世界和平論壇提升我國國際安全話語權
發稿時間:2014-09-01 00:00:00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郭濂
近日,第三屆世界和平論壇 (World Peace Fo?rum, WPF)在北京清華大學舉(ju) 行。此次論壇是由清華大學舉(ju) 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hui) 協辦、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承辦的高級別非官方國際安全論壇,旨在“為(wei) 國際戰略家、智庫領導人提供探討國際安全問題、尋找建設性解決(jue) 方法”搭建對話平台,應對全球及地區性安全威脅,加強國際安全合作,討論我國關(guan) 切的安全議題,提高我國在國際安全問題上的話語權。
“新安全觀”引發共鳴
第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並非中國官方外交政策的傳(chuan) 聲筒,但由於(yu) 中國是論壇舉(ju) 辦地,中國在周邊及全球安全問題上的態度和理念格外引人關(guan) 注。楊潔篪在致辭中重申了中國的新安全觀,是中國新時期外交政策的重要理念。具體(ti) 來說,新安全觀的踐行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一是堅持安全問題的和平解決(jue) ,反對依靠武力解決(jue) 地區衝(chong) 突,“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二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深化國際合作,各國應本著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精神,加強溝通,共同應對全球安全領域的新挑戰;三是發揚“絲(si) 綢之路”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同各方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四是堅持以和平方式和主權原則作為(wei) 解決(jue) 地區爭(zheng) 端並行不悖的兩(liang) 條主線,加強協商,把談判作為(wei) 主要手段。楊潔篪表示,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中國將繼續發展與(yu) 世界各國的關(guan) 係:以“親(qin) 、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深化與(yu) 東(dong) 盟的合作;進一步發展與(yu) 俄羅斯的戰略協作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美國一道努力共同建設新型大國關(guan) 係;繼續將歐盟作為(wei) 重要的合作夥(huo) 伴;加強與(yu) 金磚國家的合作;中日兩(liang) 國應“相向而行”,以史為(wei) 鑒,麵向未來。
在實踐中,解決(jue) 地區安全問題需要實現從(cong) 理念到製度的跨越。參加論壇的各國人士對建立亞(ya) 洲多邊安全協商機製的目標取得共識。楊潔篪認為(wei) ,解決(jue) 安全問題需要做加法而不是減法,應該建立跨區域協商機製,加強與(yu) 地區外國家、國際組織的合作。論壇秘書(shu) 長、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指出,過去常見的解決(jue) 安全問題的方式是危機管理機製,隨著安全問題的進一步複雜化,危機管理不應該成為(wei) 全球和地區安全解決(jue) 路徑的常態,特別對於(yu) 亞(ya) 洲而言,新安全機製的建立勢在必行。
實現安全問題的合理解決(jue) ,既要加強製度建設,也要重視處理方式。在和平與(yu) 發展的世界趨勢下,全球治理的製度化建設與(yu) 協商談判的解決(jue) 手段具有內(nei) 在的邏輯一致性。和平是各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發展則是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重視國家間合作,以談判為(wei) 主要方式協商解決(jue) 共同麵臨(lin) 的安全難題,是地區安全解決(jue) 機製建設的重要原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ye) 遂在午餐會(hui) 上發言指出,發展是解決(jue) 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安全問題需要當事國協商解決(jue) ,中國堅決(jue) 反對打著“法治”的幌子侵犯他國的合法權益。中國不僅(jin) 是國際規則的維護者,也是建設性參與(yu) 者。亞(ya) 洲安全秩序的建立必須以符合各國發展的需要為(wei) 前提,中國堅持和平外交的原則不會(hui) 改變。
安全議題的多元化表達
從(cong) 全球層麵來看,各國麵臨(lin) 共同的安全挑戰,而具體(ti) 到安全議題上,各國往往從(cong) 自己的實際利益出發,對安全領域的緊迫性存在不同理解,這種差異性也體(ti) 現在不同國家參會(hui) 人員的關(guan) 切中。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zi) 認為(wei) ,恐怖主義(yi) 是當前國際社會(hui) 麵臨(lin) 的最緊迫的問題,美軍(jun) 撤離阿富汗後留下了地區安全真空,恐怖組織ISIS成為(wei) 影響伊拉克穩定的一股力量,中東(dong) 、非洲地區都麵臨(lin) 恐怖主義(yi) 的威脅,迫切需要各國加強合作,提高領導力。俄羅斯聯邦前國家安全會(hui) 議秘書(shu) 伊萬(wan) 諾夫表示,核武器擴散十分危險,對所有國家構成威脅,要求各國盡快開啟新一輪多方會(hui) 談。歐盟前共同外交與(yu) 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則認為(wei) ,全球環境變化問題最具挑戰,它影響範圍之廣,涉及人口之多,使之成為(wei) 當前人類無法回避的問題。對此,閻學通教授表示,國家利益是影響各國安全認知的主要原因,各國在利益層麵不可避免存在衝(chong) 突,這導致不同國家對自身麵臨(lin) 的安全問題存在不同理解。世界和平論壇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允許各國專(zhuan) 家根據本國麵臨(lin) 的具體(ti) 情況,提出各自的安全關(guan) 注點,在多邊對話機製下尋求以協商談判解決(jue) 安全問題的可能性。
“修昔底德陷阱”不會(hui) 重演
伴隨著經濟實力的上升,特別是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後,中國的經濟地位與(yu) 政治、軍(jun) 事實力之間存在嚴(yan) 重的不平衡現象。中國已經崛起為(wei) 世界經濟大國,但在全球事務中承擔的責任有限。在西方和周邊國家的眼中,中國的崛起將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這一推斷難免使人聯想起曆史上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崛起中的大國挑戰既有霸權國,必然導致戰爭(zheng) 。在討論中,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表示出對中國的擔憂,認為(wei) 中國近期的舉(ju) 動讓美國越來越失去熱情並懷疑中國是否在采取行動推動新型大國關(guan) 係的發展。美國前國務卿、著名學者亨利·基辛格在視頻演講中持不同觀點,他一方麵承認崛起大國挑戰既有霸權國是大國曆史的悲劇,另一方麵對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guan) 係表示期待。他認為(wei) ,構建國際共同體(ti) 事關(guan) 每個(ge) 國家的利益,中美雙方需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坦率討論分歧,做出非軍(jun) 事競爭(zheng) 的承諾,建立兩(liang) 種社會(hui) 的溝通,以確保觀點之爭(zheng) 不至於(yu) 上升為(wei) 製度性對抗。此次論壇較前兩(liang) 屆相比,把“互信”“責任”提到主題層麵,顯然是對中國外交新理念的折射。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可以成為(wei) 維持世界平衡、穩定的因素。中國應積極承擔與(yu) 自身大國地位相稱的國際責任,通過和平、合作的平等協商方式建立、鞏固國家間的相互信任,為(wei) 解決(jue) 全球和地區安全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外,中國應該正確看待自身經濟實力在全球所處的地位。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盡管美國、歐洲受到極大衝(chong) 擊,但經濟基本麵得以保留。美國經濟總量仍排全球第一,幾乎超中國一倍。美國經濟在觸底後迎來新一輪反彈,美元仍是世界金融體(ti) 係的支柱,貨幣霸權地位並未動搖。因此,二戰後建立的以發達國家為(wei) 中心的國際經濟格局並未發生根本變化。麵對世界經濟的新一輪挑戰,中國需要保持冷靜頭腦,穩步參與(yu) 國際經濟秩序的製度化進程,推進國家經濟要素的全球總體(ti) 配置,積極實施海外投資戰略,促進產(chan) 業(ye) 鏈的全球分布,為(wei) 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注入動力,為(wei) 世界繁榮做出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