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開啟了一個(ge) 全球反思西式民主時代的到來。深入反思、質疑和批評西式民主製度,正不可遏止地成為(wei) 世界範圍首先是西方所謂民主國家範圍內(nei) 一股強勁的思想潮流。也許,2014年因烏(wu) 克蘭(lan) 民主公投而國家動蕩分裂,泰國民選總理英拉被憲法法院裁決(jue) 下台,可以成為(wei) 全球反思西式民主的一個(ge) 重要年。人們(men) 該從(cong) 西式民主的迷思中醒來了!
現代西式民主:為(wei) 少數人利益服務的民主
在西方的主流輿論裏,西式民主製度充分體(ti) 現人民的意誌,充分維護人民的利益,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是真正的“全民民主”、“純粹民主”,自然而然具有“普世性”。事實果真如此嗎?看看曆史和現實,人們(men) 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西式民主離資本很近,但距民主本質很遙遠。
近代以來,西方新興(xing) 資產(chan) 階級借“人民主權”為(wei) 旗號,主張實行資產(chan) 階級的“民主”製度,以戰勝封建專(zhuan) 製和維護自身切身利益。然而,資產(chan) 階級一登上政治舞台中心,就急不可耐地在“民主”前附加一係列限定詞,如“代議”、“多元”、“憲政”、“程序(選舉(ju) )”等等,把“民主”變為(wei) 少數人通過“選票”來獲取向絕大多數人實行統治的一種製度安排,“人民”完全變為(wei) “選民”。這也正如盧梭批判英國代議製所說的:“英國人民自以為(wei) 是自由的,他們(men) 是大錯特錯了。他們(men) 隻有在選舉(ju) 國會(hui) 議員期間是自由的,議員一旦選出之後,他們(men) 就是奴隸,他們(men) 就等於(yu) 零了。”列寧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每隔幾年決(jue) 定一次究竟由統治階級中的什麽(me) 樣人在議會(hui) 裏鎮壓人民、壓迫人民——這就是資產(chan) 階級議會(hui) 製的真正本質,不僅(jin) 在議會(hui) 製的立憲國內(nei) 是這樣,在其中最民主的共和國內(nei) 也是這樣。”毛澤東(dong) 在1940年也曾批判過這種假民主,他說:“像現在的英、法、美等國,所謂憲政,所謂民主政治,實際上都是吃人政治。這樣的情形,在中美洲、南美洲,我們(men) 也可以看到,許多國家都掛起了共和國的招牌,實際上卻是一點民主也沒有。”“民主”成了資產(chan) 階級裝點門麵的強權話語和愚弄欺壓絕大多數窮人的迷人光環與(yu) 謊言。
剖析今日一些人認為(wei) 最民主的美國,可知其民主仍是為(wei) 資產(chan) 階級少數人服務的。在理論上,不管眾(zhong) 議院還是參議院,其議員都由所謂選舉(ju) 而出的“代議人員”組成,即便是“代議”而“眾(zhong) ”的眾(zhong) 議院,也還有由更為(wei) 少數精英組成的參議院和擁有“帝國般權力”的總統所節製。這種兩(liang) 院、三權分立的製度設計的本意不是為(wei) 了讓民主覆蓋大多數,而是為(wei) 限製民主,為(wei) 了使少數人的財產(chan) 權通過憲法得到永久性保護。正如朱維東(dong) 所分析的,在實際操作中,兩(liang) 院議員和總統的選舉(ju) 都是“錢舉(ju) ”。“錢舉(ju) ”結果必然是“錢權聯姻”。如在小布什政府大選籌款中貢獻最大的“先鋒”俱樂(le) 部,竟有43人被任命要職,其中2位擔任政府部長、19位出任歐洲各國大使;2001年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shu)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ye) 大公司都是小布什競選時的主要讚助者。2010年1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幹脆取消政治獻金限製,使美國選舉(ju) 變“錢舉(ju) ”公開行之,把原來覆蓋在程序(選舉(ju) )民主上一層薄薄的溫情麵紗撕得破碎而蕩然無存。2012年,奧巴馬、羅姆尼在總統選舉(ju) 中總共花費達60億(yi) 美元,成為(wei) 美國“史上最燒錢的大選”。可是,如此之多的錢來自哪裏?當然是來自少數幾家的壟斷資本集團從(cong) 絕大多數勞動者身上的剝削所得。
斯蒂格利茨曾撰文指出美國民主的實質就是“1%所有,1%統治,1%享用”。他說:“美國上層1%的人現在每年拿走將近1/4的國民收入。以財富而不是收入來看,這頂尖的1%控製了40%的財富”。“當你審視這個(ge) 國家頂尖1%者掌握的巨量財富時,就不禁會(hui) 感歎我們(men) 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是一個(ge) 典型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國‘成就’。而且我們(men) 似乎還要在未來的日子裏擴大這一‘成就’,因為(wei) 它會(hui) 自我鞏固。錢能生權,權又能生更多的錢”。“事實上,所有美國參議員和大多數眾(zhong) 議員赴任時都屬於(yu) 頂尖1%者的跟班,靠頂尖1%者的錢留任,他們(men) 明白如果把這1%者服侍好,則能在卸任時得到犒賞”。“美國人民已經看到對不公政權的反抗,這種政權把巨大的財富集中到一小撮精英手中。然而在我們(men) 的民主製度下,1%的人取走將近1/4的國民收入,這樣一種不平等最終也會(hui) 讓富人後悔”。果不其然,2011年9月,美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占領華爾街”示威抗議運動,示威者呼喊著“我們(men) 代表99%”、“華爾街須為(wei) 一切危機負責”、“把金錢踢出選舉(ju) ”等口號。
西式民主下的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兩(liang) 極化社會(hui) ”還是“中產(chan) 化社會(hui) ”
今日西式民主因資產(chan) 階級而起,隨資本主義(yi) 發展而發展。在西方的民主發展史上,一直是奉精英民主即資產(chan) 階級民主為(wei) 圭臬。資產(chan) 階級為(wei) 了宣傳(chuan) 資本主義(yi) 民主的長久合理和永恒,一直在製造一個(ge) 從(cong) 未存在的“中產(chan) 階級”和“中產(chan) 化社會(hui) ”的謊言:中產(chan) 階級占主體(ti) (絕大多數)的“中產(chan) 化社會(hui) ”將給人類帶來自由、民主、平等、普遍富裕和社會(hui) 穩定。事實上,資本主義(yi) 從(cong) 誕生起,從(cong) 來沒有形成過一個(ge) “橄欖型”的“中產(chan) 化社會(hui) ”。
資本本性就是製造兩(liang) 極分化。資本主義(yi) 時代的一個(ge) 最大特點就是階級對立簡單化。資本主義(yi) “整個(ge) 社會(hui) 日益分裂為(wei) 兩(liang) 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wei) 兩(liang) 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chan) 階級和無產(chan) 階級。”資本作為(wei) 一種導致人類分裂的巨大力量,搭載全球化平台形成國際壟斷資本,在給世界人民創造從(cong) 未有過的巨大財富的同時,創造出從(cong) 未有過的兩(liang) 極分化。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新自由主義(yi) 主導全球化以來,一個(ge) 空前而持續的兩(liang) 極化世界製造在人類麵前。
西方壟斷資本由工業(ye) 資本變形升級為(wei) 金融壟斷資本,在一國內(nei) 製造兩(liang) 極分化。通過把所謂中產(chan) 階級幾代積累的房產(chan) 、汽車、有價(jia) 證券等財富過度金融化,造成財產(chan) 虛擬化,進而致使絕大多數人辛苦勞動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以金融為(wei) 渠道過渡到少數人手中。這種金融壟斷資本主義(yi) 不僅(jin) 使少數資產(chan) 階級通過金融手段消滅所謂中產(chan) 階級於(yu) 無形,而且嚴(yan) 重傷(shang) 害其推行的“民主”製度。2008年開始的這場金融危機讓這些“被中產(chan) 階級”或“自中產(chan) 階級”者充分意識到,在這個(ge) 金融私人壟斷、金融統領一切的西方社會(hui) ,“中產(chan) 階級”永遠都是水中月、鏡中花:非危機時,“中產(chan) 階級”成為(wei) 資產(chan) 階級財富積累的永動機;危機時,隨便一場周期性金融或經濟危機隨時就可把所謂“中產(chan) 階級”消失於(yu) 無影。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013年12月27日刊發的《經濟政策:25年來什麽(me) 改變了?》一文,1987年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不成比例地都落進了‘上層階級’美國人手裏”。最富有的5%美國人擁有全國72%的財富。
西方壟斷資本還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製造兩(liang) 極分化。國際壟斷資本立足科技、經濟和軍(jun) 事優(you) 勢,依托跨國公司、全球化、新自由主義(yi) ,把低端製造業(ye) 大量轉移到廣大發展中國家,以“師爺”身份到處鼓動發展中國家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利用國際分工,把剝削的虹吸管一插到底於(yu) 本不豐(feng) 腴的發展中國家甚至其他稍弱的西方國家身體(ti) ,不斷吸取新鮮血液和骨髓,以保自身的延年益壽。2008年,世界資本主義(yi) 體(ti) 係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yi) 宣傳(chuan) 的“中產(chan) 階級”人群大跨度地分化和墜落,“中產(chan) 化社會(hui) ”的謊言遂告破滅。無論是西方國家內(nei) 部,還是世界體(ti) 係中間,貧富和社會(hui) 地位的兩(liang) 極化,都在不可遏製地加劇。
從(cong) 西式民主的迷思中醒來
2013年,土耳其、巴西、埃及等國相繼發生的社會(hui) 運動被西方主流媒體(ti) 描述為(wei) “中產(chan) 階級現象”、“中產(chan) 階級抗議”、“中產(chan) 階級起義(yi) ”、“中產(chan) 階級造反”、“中產(chan) 階級革命”。參與(yu) 社會(hui) 運動的中產(chan) 階級人群都是“被中產(chan) 階級”和“自中產(chan) 階級”,不是真實存在的中產(chan) 階級。其實,這些被膨脹為(wei) “社會(hui) 大多數”的“中產(chan) 階級”的大多數是金融壟斷資本主義(yi) 製度下的雇傭(yong) 勞動者、工人階級,當然其中包括極少部分的“新資產(chan) 階級”。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社會(hui) 的中產(chan) 階級一直在危機廢墟中苦撐度日。歐美及發展中國家無處不在、此起彼伏的抗議、起義(yi) 、造反、革命,都不是西方虛構的“中產(chan) 階級”的行動,而是以工人階級為(wei) 主體(ti) 的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行動。
馬克思認為(wei) ,“權利決(jue) 不能超出社會(hui) 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製約的社會(hui) 的文化發展”,西式民主標榜的平等權利完全是由資產(chan) 階級生產(chan) 方式所派生出來,為(wei) 資本主義(yi) 經濟服務的,“是被限製在一個(ge) 資產(chan) 階級的框框裏。”在資產(chan) 階級社會(hui) 裏,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是資本而不是具體(ti) 個(ge) 人,是資產(chan) 者而不是受資本雇傭(yong) 的勞動者。資本在勞資對立中不斷地製造小、中、大資產(chan) 階級,至於(yu) 小、中資產(chan) 階級,用不著共產(chan) 主義(yi) 去消滅,資本主義(yi) 大工業(ye) 和金融資本主義(yi) 發展就會(hui) 自動把它們(men) 消滅,而這些小、中資產(chan) 階級應該是西式民主理論中的“中產(chan) 階級”的主體(ti) 。
新自由主義(yi) 下的西式民主推行到哪裏,哪裏就災難橫禍不斷,哪裏就不斷地在煽西式民主的耳光。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球各地極力推行德先生(西式民主政治)時,卻把賽小姐(西方先進技術)金屋藏嬌,為(wei) 的是把采取西式民主製度國家的財富和資源通過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變相交由發達國家支配。這就是西式民主被大力推行的真正原因。
2008年肇始的全球金融危機致使套在西式民主身上的光環在不斷褪色,但迷思於(yu) 西式民主的一些國家和人們(men) 依然沒有完全夢醒,盡管相繼發生了埃及、利比亞(ya) 、敘利亞(ya) 、土耳其、巴西、泰國、台灣、烏(wu) 克蘭(lan) 等國家和地區的民主事件,盡管西方發動的“阿拉伯之春”已演變成“阿拉伯之冬”,盡管冰島、希臘、愛爾蘭(lan) 等西方國家先後破產(chan) 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西方國家瀕臨(lin) 破產(chan) 邊緣,也盡管美國經濟日漸衰退並出現財政懸崖而一度關(guan) 閉政府。一定意義(yi) 上講,這些國家都是因跌落進新自由主義(yi) 和“西式民主陷阱”而遭致如此的社會(hui) 動蕩不安甚至國家分裂。
全球性對西式民主的反思,其世界曆史意義(yi) 在於(yu) :使西方和非西方國家都漸漸地從(cong) 對西式民主的迷思中清醒過來。無法想象,如果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整齊劃一采取西式民主形式,人類社會(hui) 將會(hui) 怎樣。民主是曆史的、具體(ti) 的,民主必須與(yu) 本國曆史、文化、社會(hui) 、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相結合,否則很難有效運作起來。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