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語言能力四大特點
發稿時間:2014-06-19 00:00:00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第603期 作者:文秋芳
國防語言能力是一個(ge) 國家運用語言處理一切與(yu) 國防相關(guan) 事務的能力。為(wei) 提升國防語言能力,近年來美國國防部先後頒布了兩(liang) 個(ge) 語言發展戰略文件。一個(ge) 是2005年1月頒布的《國防語言變革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另一個(ge) 是2011年2月頒布的《國防部語言技能、區域知識和文化能力的戰略規劃:2011—2016》(以下簡稱《戰略規劃》)。這兩(liang) 個(ge) 文件是美國國防部語言戰略的重要裏程碑。
概括來說,美國國防語言能力有四大特點。
一是擁有係統的語言戰略規劃。
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隨後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對美國國防語言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國防部亟待解決外語人才短缺的嚴重問題。為應對反恐戰爭帶來外語人才緊缺,2005年1月國防部頒發了《路線圖》。隨後海軍、空軍、陸軍與海軍陸戰隊根據自身的特點與需求,相繼頒布了各自的語言戰略規劃:《美國海軍語言技能、區域知識與文化意識》、《空軍文化、區域與語言飛行計劃》、《陸軍文化與外語戰略》、《海軍陸戰隊區域、文化與語言戰略:2010—2015》。
自《路線圖》執行以來,經過多方努力,國防部外語人才短缺的問題已經得到明顯緩解。美國軍隊能夠操說的語言或方言達到360種之多,同時國防部擁有一個跨軍種的語言備戰指數係統。為了確保國防語言能力的持續發展,政府不僅每年投入巨額經費用於提高部隊外語能力,2011年又製定了未來5年發展國防語言能力的新《戰略規劃》。《戰略規劃》的目標聚焦於製度、標準和機製的建設,解決的問題帶有全局性和戰略性。
二是語言資源管理機構完善。
美國國防部為語言能力的發展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機構。目前,國防部的各軍種、聯合參謀部、作戰司令部和國防部各機構都設立了高級語言官的職位,他們是不同層級管理機構中的重要成員。
圖中展示了管理機構之間的層級關係。根據該圖,最上層領導是國防部人事與戰備次長。第二個層次是由國防部人事與戰備次長任命的國防部高級語言官,實際負責與國防部語言相關的各項事務。第三個層次有兩個平行機構:國防語言辦公室和國防語言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委會”)。前者是常設機構,落實國防部高級語言官提出的各項任務;後者是非常設機構,其成員為各軍種、聯合參謀部、作戰司令部和國防部各機構的高級語言官。此外,國防部審計次長、政策次長與情報次長也要指派相關人員參加“指委會”工作。其職責是提供高層指導,推進語言能力發展的各項行動,發展國防部未來的語言能力。第四個層次為國防語言行動小組,也是非常設機構,成員來自“指委會”代表所在單位,協助“指委會”完成國防語言辦公室分派的具體任務。
三是對語言資源的掌控程度高。
美國國防部目前擁有一個跨軍種的語言備戰指數係統。該係統可對外語能力進行供需分析,發現全軍在外語資源上的差距。高層領導可以通過此係統進行風險評估、考查降低風險的措施,對未來作出更好的決策。同時它也是一個搜索工具,能夠快捷地找到所需外語人才。例如,在2010年海地、智利、土耳其地震中,此係統不僅提供了部隊的語言資源狀況,還列出了會說震區語言的人員名單、語言水平及所在單位。此外,從2006年開始,美國國防部每年根據需求情況公布戰略語言目錄,以指導國防部著重發展近期與長期所需關鍵語言的能力。
四是充分開發和利用地方高校資源。
為提高美國政府及軍方人員的語言能力,為維護國家的安全服務,美國國防部在馬裏蘭大學投資建立高級語言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美國唯一的一個運用國家資源,應對國防部、情報部門語言需要的國家級語言研究實驗室,現有154名全職雇員。過去5年間該中心為國防部提交了上百份研究報告,並完成了若幹能夠直接滿足軍事情報和部隊作戰需要的與語言相關的科研項目。
此外,他們還采用多種形式,讓各類高校協助國防部完成軍方後備語言人才的培養。例如,2010年已將這一內容列入相關法案,授權國防部在高校設立語言培訓中心,同時還為預備役軍官設立全麵的外語課程,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加速提高國防部軍事和文職人員的基礎外語能力。
應該說,美國國防語言戰略對我國有一定啟示意義。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我國軍隊的職能和使命,除了保家衛國、捍衛主權外,還承擔從搶險救災到反恐維穩,從海外維和到遠洋護航,從國際軍事交流到聯合軍演,從軍事情報到軍工貿易等多重任務。同時,傳統戰爭主要憑借武器精良、戰技高超取勝,而現代戰爭總是以基於語言的信息戰和心理戰為序幕和基礎。因此,軍隊使命與職責範圍的變化對我國軍隊語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
(作者係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