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空氣汙染治理的“民主環保”
發稿時間:2014-04-21 00:00:00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鄧文錢
2012年倫(lun) 敦舉(ju) 辦了號稱“史上最綠色”的奧運會(hui) ,以前霧霾沉沉的景象已經蕩然無存,倫(lun) 敦城市麵貌煥然一新,成為(wei) 世界聞名的“綠色花園城市”。英國空氣汙染治理的成功實踐,得益於(yu) 英國政府長期以來實施的“民主環保”政策,積極鼓勵多元化主體(ti) 參與(yu) 空氣汙染治理,尊重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於(yu) 環境治理的知情權、參與(yu) 權和監督權,把民主參與(yu) 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起來,以“民主環保”理念帶動城市空氣汙染治理,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環境質量。
充分利用和發揮多元化的環境治理主體(ti)
英國政府在長期的環境治理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單靠政府力量整治空氣汙染,很難從(cong) 根本扭轉城市空氣嚴(yan) 重汙染的局麵。要徹底消除長期累積的環境“頑疾”,必須充分利用政府、企業(ye) 、公眾(zhong) 、科研機構等多方社會(hui) 力量,以環境治理主體(ti) 多元化來整合社會(hui) 有效資源,增強生態環境治理的合力。
首先,擴大地方政府環境治理的自治權。從(cong) 1968年英國就對《清潔空氣法》進行修改和完善,賦予地方政府部部長更多的權限,包括出台新的鍋爐顆粒和煙塵排放限值,地方政府具有設立新煙塵控製區的權力。1974年,政府頒布了《汙染控製法》,規定和限製了油品(用於(yu) 機動車或壁爐)中硫的含量,這些措施有效地遏製了煙塵控製區的範圍。到1976年煙塵控製區的範圍達到了90%,整個(ge) 城市空氣質量有了明顯的改觀,空氣汙染和黑煙的濃度大幅度下降,在不到10年時間降幅超過了80%。到了1975年,倫(lun) 敦霧霾天氣從(cong) 以前每年幾十天減少到15天,到1980年降到了5天。
其次,重視企業(ye) 在環境治理過程中的示範作用。通過各種優(you) 惠措施激勵企業(ye) 參與(yu) 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利用靈活的政策激勵和嚴(yan) 格的懲罰機製,促使企業(ye) 自主地進行節能減排,如征收氣候變化稅、設立碳基金、建立碳排放交易製度等,這些措施充分調動了企業(ye) 在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中的積極性。一些企業(ye) 自覺承擔起環境治理的社會(hui) 責任,加大了改善空氣環境的力度。如金融服務集團野村證券是倫(lun) 敦金融區私營企業(ye) 改善空氣環境的典型代表,該集團積極參與(yu) 了城市空氣項目,合並了食品、辦公設備的投遞和垃圾的清運工作,大大地減少了垃圾車的運輸次數。在建築結構和能源利用方麵,更是領先一步,2010年該集團新樓的屋頂全部被綠色植物所覆蓋,以自然生態調節代替了空調能源消耗。辦公室內(nei) 部安裝了環保的鍋爐、節能的照明和發電係統,從(cong) 而節約了能源消耗。該集團還鼓勵公司員工騎自行車上下班,倡導綠色交通,文明出行。這些企業(ye) 自發性的環境保護行為(wei) ,為(wei) 社會(hui) 營造了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再次,成立專(zhuan) 門環境治理研究機構。為(wei) 加強對大氣環境汙染治理,倫(lun) 敦積極組織科研機構參與(yu) 大氣汙染治理課題研究,充分發動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工廠等部門廣泛地參與(yu) 環境治理保護的研究。例如,英國華倫(lun) 泉實驗室根據遍布全國1200多個(ge) 監測站進行測定,對煙塵和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進行估算,得出不同地區大氣汙染的結論,進而提出解決(jue) 環境汙染的相應對策。此外,還在一些高等院校,例如阿斯頓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威爾士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利茲(zi) 大學,對車輛尾氣、空氣汙染物等因素給農(nong) 作物和土壤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結合工廠的煙囪設計安裝、環保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程等進行比較深入研究。這些強大的科研力量和豐(feng) 富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持英國環境治理工作,加快了倫(lun) 敦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進程。
尊重社會(hui) 民眾(zhong) 對環境治理信息的知情權
保護公眾(zhong) 知情權是順利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的必要前提。隻有廣大公眾(zhong) 對環境治理信息獲得比較全麵的了解,才有可能參與(yu) 到環境保護工作中。這些年英國在暢通環境信息渠道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在空氣質量檢測方麵,英國通過幾十年的環境治理實踐,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環境檢測管理係統,基本實現了從(cong) 點到麵的環境汙染檢測網絡全覆蓋,這套檢測網絡負責檢測空氣環境中各種汙染物的含量,以及這些汙染物在土壤和水中的各種沉澱情況。所有空氣環境質量數據都會(hui) 公布在官方網站上,供廣大民眾(zhong) 進行隨時查詢。
在環境檢測通報方麵,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英國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公眾(zhong) 對環境治理信息的了解。英國建立環境治理專(zhuan) 業(ye) 性的門戶網站,擴大環保理念的宣傳(chuan) 。不僅(jin) 如此,為(wei) 了方便公眾(zhong) 了解空氣質量最新情況,還開發了環境治理信息的專(zhuan) 業(ye) 係統軟件,例如GoogleEarth係統軟件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地理信息軟件,用戶隻要下載安裝軟件後,就可以很方便地瀏覽倫(lun) 敦所有監測點各種汙染物的汙染指數和趨勢變化圖。此外,倫(lun) 敦空氣環境質量網還在推特和臉譜等網站上申請了賬號,開放了具有多功能的應用軟件,為(wei) 用戶報告不同檢測點汙染物指數變化。2010年倫(lun) 敦國王學院就通過多個(ge) 手機操作平台,推出了“倫(lun) 敦空氣”手機軟件,定期向每個(ge) 用戶免費發送倫(lun) 敦空氣質量狀況,讓城市居民對整個(ge) 城市空氣質量有進一步了解。這些數據獲得是基於(yu) 倫(lun) 敦地區100多個(ge) 觀察站的數據,數據內(nei) 容包括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入肺顆粒物(PM2.5)、硫化物等不同物質成分。通過這些數據實時變化,城市居民可以很方便地了解空氣質量信息變化情況,隨時掌握每小時環境汙染的濃度和一周曲線圖。所以,作為(wei) 倫(lun) 敦居民可以很自豪地體(ti) 會(hui) 到“數據的起伏變化讓人們(men) 享受到健康環保生活”,環境信息傳(chuan) 遞不再是短時間對空氣重度汙染的反應,而成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障廣大民眾(zhong) 在環境治理方麵的參與(yu) 權
環境治理的主體(ti) 是社會(hui) 民眾(zhong) ,隻有廣大社會(hui) 民眾(zhong) 參與(yu) 到環境治理中,才能真正起到提高環境治理的效果。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環境治理的參與(yu) 不僅(jin) 指參加環境政策的討論,而且還包括公眾(zhong) 參與(yu) 空氣汙染治理的自覺行動。
首先,英國充分利用環保組織、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等部門對環境政策進行深入討論。通過廣泛地討論發生在公眾(zhong) 身邊的環境治理問題,讓廣大民眾(zhong) 能夠參與(yu) 到環境保護政策製定過程中,充分地了解政策出台的前因後果,對環境政策變化帶來不同的影響進行適當平衡,最終經過大家充分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和結論,這樣程序上的公開透明可以保證環境決(jue) 策過程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凡是涉及重大環境保護政策出台,都要通過政府、民眾(zhong) 、專(zhuan) 業(ye) 研究機構、環保組織等多方麵的充分討論。例如倫(lun) 敦國王學院、倫(lun) 敦蓋伊醫院與(yu) 倫(lun) 敦聖托馬斯醫院聯合組織了健康保險基金會(hui) ,就討論過關(guan) 於(yu) “如何減低空氣汙染對個(ge) 人影響”等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引起城市居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關(guan) 注,從(cong) 而帶動倫(lun) 敦居民樹立起環保意識。
其次,保障公眾(zhong) 參與(yu) 環境治理的權利。英國非常重視公眾(zhong) 在參與(yu) 環境治理方麵的作用,從(cong) 加入《奧胡斯公約》後,從(cong) 環境信息公開、環境決(jue) 策參與(yu) 、環境糾紛法律訴訟等方麵推動公眾(zhong) 參與(yu) 。在環境評價(jia) 製度中,強製公眾(zhong) 參與(yu) 環境治理的評價(jia) ,以便了解公眾(zhong) 對政府環保工作的滿意度。在環境治理中,規定地方政府要充分考慮到居民對環境治理的想法和意見,從(cong) 而增強環境治理措施的科學性。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有助於(yu) 政府環境治理決(jue) 策的公開性、規範性和有效性,從(cong) 而增強整個(ge) 社會(hui) 環境治理的公平正義(yi) 性,提高政府在民眾(zhong) 中的公信力。通過環境決(jue) 策過程的民主化,保障公眾(zhong) 在重大環境決(jue) 策項目中的權利和地位,有助於(yu) 擴大環境訴訟主體(ti) 的範圍,將公眾(zhong) 對環境權益的訴求納入規範有序的管理之中。
再次,鼓勵公眾(zhong) 成為(wei) 空氣汙染治理的踐行者。英國在長期治理空氣汙染過程中認識到,要從(cong) 根本上治理空氣汙染,必須從(cong) 居民的生活觀念和生產(chan) 生活方式著手,隻有從(cong) 思想改變過去那種高耗能、高汙染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減少轎車的尾氣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從(cong) 發展理念上,英國重視綠色環保低碳的發展理念,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shu) ——我們(men) 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就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環保理念,計劃到2050年建成低碳社會(hui) 。在英國社會(hui) 從(cong) 上層領導到平民百姓都融入了低碳生活理念,倫(lun) 敦市長鮑裏斯 約翰遜所倡導的環保理念對城市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以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市長為(wei) 倫(lun) 敦市民所熟悉,現在他所推崇的倫(lun) 敦自行車租賃項目為(wei) 越來越多的倫(lun) 敦人所認同。
最後,倡導綠色交通方式出行。英國鼓勵公民利用公共交通、步行騎自行車等綠色交通方式,以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從(cong) 而達到降低機動車二氧化碳的排放。在道路規劃方麵,建立了公交專(zhuan) 用車道,設立1000英裏長的自行車線路圖和林蔭步道網,發展新型節能、無汙染的公交車輛。為(wei) 了減少汽車尾氣對環境汙染,英國1993年要求所有出售的新車加裝催化器,減少對碳氧化物的排放。2003年倫(lun) 敦通過收取交通堵塞費的手段限製私家車進入市區。到2008年,倫(lun) 敦針對大排量汽車進城費已經上升到每天25英鎊,這項措施有力地遏製了大量私車進城的勢頭,倫(lun) 敦計劃今後20年使倫(lun) 敦私車流量減少9%。
鼓勵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環境治理過程的監督
“民主環保”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廣大民眾(zhong) 對環保政策的監督,隻有將空氣汙染治理過程置於(yu) 新聞媒體(ti) 和廣大公眾(zhong) 的監督之下,才能使空氣汙染行為(wei) 得到有效的遏製。
首先,英國重視媒體(ti) 對環保政策的揭露和批評,強化對汙染現象監督的高壓態勢。英國社會(hui) 媒體(ti) 雖然需要政府的一定政策支持,但是這些媒體(ti) 在民眾(zhong) 之間卻有深厚的自治傳(chuan) 統和強大的社會(hui) 根基,如果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麵不力,或者稍有疏失,主流媒體(ti) 不會(hui) 為(wei) 政府粉飾遮掩,而是開展大膽的批評。2012年7月,《星期日泰晤士報》就引述了環保組織“清潔倫(lun) 敦空氣”的調查報告,質疑倫(lun) 敦市政府在檢測點大撒化學溶劑,借以美化空氣汙染指數。英國社會(hui) 獲取環保信息的渠道也很暢通,英國公民可以通過《自由信息法》,向相關(guan) 政府環保機構索取相關(guan) 數據,而政府不得以任何借口給予拒絕,這從(cong) 法律和製度層麵保障公民獲得環境治理信息的知情權,也為(wei) 公眾(zhong) 監督政府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國政府開設了“英國空氣質量檔案”網站,民間組織與(yu) 研究機構成立的“空氣檢測網絡”,這些門戶網站可以發布倫(lun) 敦地區的空氣質量數據,政府對此不能以任何理由指責民間檢測的“非法”“違規”,而應該對這種正當行為(wei) 給予保護。
其次,英國成立了規範的公眾(zhong) 谘詢製度。英國政府為(wei) 了保障環保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建立了公眾(zhong) 環境政策谘詢製度。英國社會(hui) 上下各階層非常重視環保法案的立法。比如英國《氣候變化法案》草案就是一個(ge) 例子,為(wei) 了保障這項法案能夠順利通過,時任首相布萊爾親(qin) 自撰寫(xie) 前言,主要包括建立氣候變化委員會(hui) ,為(wei) 英國2050年的溫室氣體(ti) 排放出謀劃策,給政府在排汙交易方麵更大的權力,建立地方政府溫室氣體(ti) 排放報告的透明機製,這些內(nei) 容在實施之前必須接受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監督,盡管有時候還受到媒體(ti) 和公眾(zhong) 比較苛刻的批評,但是英國的公眾(zhong) 谘詢製度對政府環境治理進行有效的監督,保障公共環境治理政策的公開透明,從(cong) 而增強環境治理政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