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強大“弱實力”
發稿時間:2013-07-22 00:00:00 來源:聯合早報網 作者:約瑟夫·奈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上個(ge) 月在加州舉(ju) 行“莊園峰會(hui) ”時,朝鮮是會(hui) 談中一個(ge) 重要話題。這一話題並不新鮮,但習(xi) 奧談話的調子卻是。
20多年前,國際原子能機構逮到朝鮮違反核安全保障協定,並對鈈元素進行再加工。朝鮮於2003年宣布退出後來同克林頓政府達成的框架協議後,便驅逐了原子能機構調查員,並退出了核不擴散條約。到目前為止,平壤已進行了三次核試驗和多次導彈試驗。
在這20年間,美國和中國官員在公私場合,多次討論朝鮮的行為。中國一直說它不希望朝鮮發展核武器,但又稱對朝鮮政權影響力有限,盡管它是朝鮮食品和燃料的主要供應者。結果,中美照本宣科地聲稱去核化是兩國的共同目標,除此之外再無建樹。
中國是真心實意地希望有一個無核的朝鮮半島,但核問題卻不是它的首要關注。它也要防止朝鮮政權倒台,並因此引起中朝邊境混亂——這不但事關難民潮,還關係到韓國或美國軍隊進入朝鮮的可能。
在這兩個目標間疲於奔命的中國,極為重視維持金氏王朝。這一選擇造成了一種矛盾——朝鮮贏得了對中國出乎意料的強大影響力。
朝鮮具有我所謂的“弱實力”。在一些談判裏,弱勢和崩潰的危險可以成為實力之源。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如果你欠銀行1000美元,那麽你要看銀行的臉色;但如果你欠銀行10億美元,那你就可能同銀行討價還價。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就是在朝鮮身上風險暴露過大的銀行家。
中國試圖說服朝鮮效仿其市場經濟模式。然而,金氏政權卻害怕經濟自由化,最終會激發對政治自由的要求。因此,中國對金氏政權的影響力十分有限。一名中國官員曾經漏嘴告訴我:“朝鮮綁架了我們的對外政策。”
平壤肆無忌憚地大打“弱”牌,擴充其實力。朝鮮領導人知道,如果爆發全麵軍事衝突,軍事實力超強的韓國和美國將取得勝利。但是,朝鮮在韓國首爾以北區區48公裏的非軍事地帶,部署了1萬5000多門火箭炮。它知道這可以給韓國帶來嚴重的經濟破壞,而在這方麵,朝鮮相對來說是沒什麽可損失的。
長久以來,朝鮮一直熱衷於展現其冒險的意願。它在2010年擊沉一艘韓國軍艦並炮擊韓國島嶼,引發了一場危機。今年春天,它又進行了一次核試驗和數次導彈試驗,並數次發表戰爭宣言。
現在,中國似乎開始失去了耐心。中國對缺少經驗的朝鮮新領袖金正恩,不像對其父金正日那樣有信心。中國領導人還開始認識到朝鮮對中國構成的威脅。
朝鮮進行更多核試驗,可能增加韓國和日本要求核武器的呼聲。此外,如果朝鮮政權在今春的激烈言辭後,繼之以類似2010年的挑釁行動,韓國可能會強烈反應,中國也可能被卷入其中。
改變的跡象頗耐人尋味。習近平和奧巴馬就朝鮮進行了“直率”的討論,接著又在未先和其正式盟友朝鮮會晤的情況下,與韓國總統樸槿惠舉行了峰會。之後,兩名高級朝鮮官員訪問北京,並因為朝鮮的行為而受到了批評。
相比之下,習近平和樸槿惠發表了聯合聲明,宣稱如實貫徹聯合國安理會製裁朝鮮的決議案,和2005年規定朝鮮用核武器計劃,換取經濟和外交好處的多邊協定是十分重要的。中韓領導人也呼籲重啟自2009年便中止的六方會談。
下來會有什麽發展還不確定。朝鮮的語氣和行為已經有所緩和,但金氏政權並沒有表現出願意放棄其視為安全和地位關鍵保障的核武器計劃。從長期看,經濟和社會變化,可能有助於改變這一局麵。然而,如果推動朝鮮改革過急,金氏政權可能崩潰,卻依然是中國的困境。
麵臨如此前景,美國和韓國可以采取步驟,向中國保證,它們不會利用此局麵向中國邊境派遣軍隊。過去,當美國建議就政權崩潰問題的應急計劃進行秘密談判時,中國總是擔心觸怒或削弱朝鮮。但中國要想走出困境,下一步或許應該是找出討論這一應急計劃的方式。
作者Joseph S.Nye是哈佛大學教授。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