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木梓彬:美國醫保費用入不敷出的啟示

發稿時間:2012-09-24 00:00: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木梓彬

  美國國會(hui) 預算辦公室9月20日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16年美國《健保改革法》全麵生效之後,占美國人口總數2%、共計約600萬(wan) 的美國人將因未購買(mai) 健康保險而須繳納總額約70億(yi) 美元罰款;此後六年內(nei) ,平均每年會(hui) 有80億(yi) 美元的該項罰款進入美國財政收入。一些企業(ye) 今年以來也降低了企業(ye) 醫保保費繳納比例,紛紛把醫保成本轉嫁至雇員身上。沉重的醫保費用支出,已成為(wei) 壓在美國政府和企業(ye) 以及民眾(zhong) 頭上的一座大山。

  奧巴馬上任以來著手實施的醫療改革措施,旨在控製醫療成本,降低相關(guan) 費用支出,但從(cong) 實際情況看,醫保支出的絕大部分資金花費在重病患者。

  為(wei) 緩解醫保支出壓力,奧巴馬總統任期內(nei) 完成的全民健保法,強製所有非老齡人口購買(mai) 健康保險,希望通過此項措施增加保費收入。按照該法案“可負擔健保”條款規定,違反者將按其家庭收入的2.5%接受罰款。實際上,美國未購買(mai) 健康保險的非老齡人口約有3000萬(wan) ,其中非法移民和因收入過低而豁免於(yu) 罰款的人口約有1800萬(wan) ,剩餘(yu) 的1200萬(wan) 人中,約一半人將因身體(ti) 殘疾或宗教信仰豁免於(yu) 處罰,將被罰款的人口隻相當全部未購買(mai) 健康保險人口的五分之一。此項罰款相對於(yu) 政府巨額健保支出,不過是杯水車薪。

  美國國會(hui) 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健保項目開支在2020年將達到4.6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經濟總量中每5美元就有1美元支出在人口健保中。屆時,美國人均健保項目開支將達到13710美元,而2011年美國人均健保花費為(wei) 8650美元,意味著十年內(nei) 美國政府用在健保項目上的支出將以平均每年近6%的速度增長,這一增速將導致《健保改革法》無法持續。

  迅速增長的健保費用支出不僅(jin) 讓美國政府不堪重負,大多數企業(ye) 在經濟低迷利潤下降的情況下,將企業(ye) 醫保保費視為(wei) 沉重的負擔而變相逃避。美國愷撒家庭基金會(hui) 和健康研究教育信托基金調查報告顯示,截至8月末,美國企業(ye) 醫保保費繳納數額為(wei) 1.57萬(wan) 美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今年以來,美國民眾(zhong) 收入平均增速為(wei) 1.7%,美國通脹平均值為(wei) 2%左右,醫保保費增速大大超過了工資和通脹的增長水平。但是,此增長水平遠低於(yu) 往年企業(ye) 保費平均增速。以2011年為(wei) 例,美國企業(ye) 的醫保保費同比增長了9%。在醫保支出逐年增長的情況下,企業(ye) 保費平均增速下降,意味著企業(ye) 雇主將更多的醫保成本轉嫁到了員工身上,醫保成本已經開始蠶食美國中產(chan) 階級的個(ge) 人收入,對其家庭生活造成一定負麵影響。

  一直以來,在控製醫療費用過快上漲問題上美國兩(liang) 黨(dang) 都有共識,隻是主張的操作手段不同。奧巴馬政府希望成立獨立醫保費用谘詢委員會(hui) ,通過更嚴(yan) 格的管理體(ti) 製提高醫療體(ti) 係的效率並控製醫療費用。以羅姆尼為(wei) 首的共和黨(dang) 則希望通過市場競爭(zheng) 提高醫療體(ti) 係效率,共和黨(dang) 控製的國會(hui) 預算辦公室計劃大幅削減聯邦醫療保險支出的同時,提出了“私有化聯邦醫療保險”的建議:即在2021年以後退休的人員,將得不到政府提供的“按服務收費”的聯邦醫療保險項目,而是改為(wei) 政府向退休人員發放醫療券、退休人員憑券購買(mai) 商業(ye) 醫療保險解決(jue) 個(ge) 人醫療保健。此提議在美國政界引起廣泛爭(zheng) 議。

  聯邦醫療保險是美國政府為(wei)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符合殘障等特定條件的人提供的醫療保險,保險費用由聯邦政府通過工資稅征收。雖然此項保險隻覆蓋4000多萬(wan) 人口,但是美國最大的社會(hui) 醫療保險項目。“私有化聯邦醫療保險”的結果,很可能是醫療券的增長跟不上醫療費用的增長,導致一部分老年人因買(mai) 不起商業(ye) 醫療保險而被迫退出醫療保障體(ti) 係。因此,在不能有效控製醫保費用過快增長的情況下,無論是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操作起來都難以服眾(zhong) 。

  今年以來,一些發達經濟體(ti) 國家采取了延長退休年齡,增加勞動收入的辦法延緩醫保費用激增的壓力。或者通過增加稅收的辦法增加社保收入,比如日本國會(hui) 已批準從(cong) 2014年4月起,將國內(nei) 消費稅由目前的5%上調至8%,所增稅收用於(yu) 彌補社保基金缺口。實際上,一些發達經濟體(ti) 國家“剛性福利”的社會(hui) 現狀已很難扭轉,如果不注重“節流”而隻是設法“開源”,政策再多也隻能是隔靴搔癢。

  近年來,我國醫療體(ti) 製改革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在推進大病醫保與(yu) 新農(nong) 合大病保障的銜接上,可能同樣麵臨(lin) 資金缺口。建立與(yu) 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籌資機製,擴大商業(ye) 保險在醫保領域的市場化運作規模,同時有效地控製醫保費用過快增長,才能避免發達經濟體(ti) 國家醫保費用入不敷出的現象在我國發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