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郭爽:美國的新鮮空氣是怎麽得來的?

發稿時間:2012-06-29 00:00: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郭爽

  核心提示:從(cong) “殺人塵”入侵到贏得藍天,美國的政府官員和專(zhuan) 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雲(yun) 開霧散”需多管齊下,科學標準、立法保障、民眾(zhong) 監督……一個(ge) 都不能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3年7月,美國西岸加利福尼亞(ya) 州南部城市洛杉磯遭到襲擊。不過,這並非是一次外敵入侵,“煙霧”才是罪魁禍首。資料照片顯示,當時的洛杉磯市中心已被煙霧“占領”。二戰後,美國其他多個(ge) 城市也相繼陷入重大空氣汙染事件。被稱為(wei) “殺人塵”的空氣汙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

  幾十年過去,盡管洛杉磯仍被當地一些環保組織列為(wei) 美國空氣汙染最嚴(yan) 重的地區,但如今,一年中的多數時間,從(cong) 洛杉磯市中心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上“好萊塢”的標誌,從(cong) 格裏菲斯山上的天文台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城風貌,在洛杉磯郊區生活的孩子則可以時常數著星星入睡……

  從(cong) “殺人塵”入侵到贏得藍天,美國的政府官員和專(zhuan) 家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雲(yun) 開霧散”需多管齊下,科學標準、立法保障、民眾(zhong) 監督……一個(ge) 都不能少。

  “洛杉磯煙霧”曾困擾美國多年

  隨著石油的發現與(yu) 開采,洛杉磯開始大力發展飛機製造業(ye) 、軍(jun) 事工業(ye) 等現代工業(ye) ,至上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僅(jin) 汽車擁有量就從(cong) 30年前的250萬(wan) 輛激增到400多萬(wan) 輛。相關(guan) 報道表明,工業(ye) 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劇烈增長,使自1943年以來,洛杉磯每年5月至10月間經常出現連續幾日煙霧不散的嚴(yan) 重汙染現象。這些煙霧,被稱作“洛杉磯煙霧”。

  研究發現,“洛杉磯煙霧”屬於(yu) 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造成。光化學煙霧中除氮氧化物等汙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類物質等,也有細顆粒物,對人體(ti) 呼吸係統有直接影響。

  1979年9月17日,洛杉磯空氣中的臭氧含量超過了0.35ppm(百萬(wan) 分率),臨(lin) 界“危險點”。洛杉磯成為(wei) 美國最早陷入空氣汙染的城市之一。

  1989年秋天,美國《洛杉磯時報》在頭版登載了一幅洛杉磯市郊高樓大廈輪廓線的照片,煙霧籠罩了整個(ge) 洛杉磯市中心,能見度已降至三個(ge) 街區。當時的報道說,洛杉磯市一年中的不少時間都被淺黃色的煙霧所籠罩。洛杉磯成為(wei) 美國最早的“霧都”。

  事實上,二戰後,匹茲(zi) 堡等美國多個(ge) 城市和工業(ye) 地區都曾發生過重大空氣汙染事件,這些事件讓公眾(zhong) 意識到關(guan) 於(yu) 空氣汙染及其對公眾(zhong) 健康的影響。

  製定多項法律打下治理基礎

  隨著科學進步,以及人們(men) 對汙染源和排放物,以及空氣汙染對公眾(zhong) 健康和環境影響的認識的增加,美國通過一係列清潔法案,提出了空氣汙染控製政策,並使美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地控製了空氣汙染。

  據了解,自1980年後,美國經濟增長超過兩(liang) 倍,人口增長超過36%,但包括細顆粒在內(nei) 的6種汙染物減少了67%,全美空氣質量均有明顯提高。

  南加州政府聯合會(hui) 負責空氣質量問題的官員喬(qiao) 納森·納德勒說,上世紀50年代後,美國聯邦政府針對空氣汙染問題頒布多項立法和修正案,這是美國控製空氣質量過程的基礎環節。

  1955年,美國出台了第一部空氣汙染治理法案《空氣汙染控製法》。8年後,也就是1963年,美國國會(hui) 通過了《潔淨空氣法》,這部法案成為(wei) 美國最重要的空氣汙染控製法案,該法案首次指出空氣汙染是跨地區的全國性問題,美國此後開始根據該法案頒布全國空氣質量標準。

  此後的幾十年間,該法案又經過了數次修改,其中1970年《潔淨空氣法》加強了對汽車排放廢氣的控製,成為(wei) 美國空氣質量管理的基礎。美國環保署表示,這項法律在實施後的20年間,使因空氣汙染造成的死亡事件減少了20萬(wan) 例。

  1990年,該法案經過了再次修改。修正後的《潔淨空氣法》規定了更嚴(yan) 格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並對189種有毒汙染物製定了新的控製標準。

  治理“殺人塵”從(cong) 汽車入手

  作為(wei) 最早遭受“殺人塵”襲擊的地區之一,加州,特別是洛杉磯地區為(wei) 解決(jue) 空氣汙染問題做出了許多創造性的努力,也因此成為(wei) 美國戰勝空氣汙染的重要實驗基地。不過,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

  自《潔淨空氣法》頒布以來,尤其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洛杉磯市采取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控製辦法。首先,在洛杉磯市出售的汽車必須是“清潔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後出售的汽車全部安裝“行駛診斷係統”,即時監測機動車的工作狀態,讓超標車輛及時脫離排汙狀態和接受維修。而且,加州通過了嚴(yan) 於(yu) 聯邦的《汙染防治法》,引導並促使美國和外國汽車生產(chan) 廠商改進汽車的排放性能。

  在洛杉磯,雖然多數人仍然使用私人汽車作為(wei) 代步工具,公共交通隻處於(yu) 次要地位,但洛杉磯市采取了包括增加停車收費等多種方式,鼓勵多人合乘一輛汽車,減少公路上的實際行駛量和尾氣排放。政府還通過低息貸款和補貼的方式鼓勵人們(men) 嚐試使用清潔燃料的汽車。

  此外,加州是美國第一個(ge) 在燃料泵上裝配橡皮套的州,套內(nei) 的填充裝置,可以減少汽油蒸氣逸入大氣。同時,加州在替代清潔燃料的研究方麵也處於(yu) 領先地位。據了解,加州是世界上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置最多的地方。

  各州都有空氣達標詳細計劃

  加州理工學院空氣汙染問題專(zhuan) 家邁克爾·霍夫曼教授對本報記者說,在美國空氣汙染最嚴(yan) 重的時期,不少沒有吸煙等不良生活習(xi) 慣的人都會(hui) 患上嚴(yan) 重肺部疾病,而針對PM2.5等空氣汙染物的相關(guan) 研究和標準製定,是美國治理空氣汙染的科學保障。

  美國環保署新聞發言人內(nei) 斯塔·瓊斯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顆粒汙染物(PM)對公眾(zhong) 健康影響巨大,從(cong) 1997年開始,美國將顆粒物細分為(wei) 細顆粒物和粗顆粒物分別監測,並設立了一套專(zhuan) 門針對空氣中直徑小於(yu) 或等於(yu) 2.5微米的顆粒物(即PM2.5)含量的新標準,因為(wei) PM2.5屬於(yu) 可吸入肺的顆粒物,對人體(ti) 健康影響尤其大。

  根據《潔淨空氣法》,環保署須定期審查空氣質量監測標準。2006年,美國環保署針對PM2.5標準進行了最新一次修訂,規定全美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ang) 村,任一地區、任一24小時周期內(nei) ,PM2.5最高濃度由先前的每立方米65微克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而年平均濃度標準則是每立方米小於(yu) 等於(yu) 15微克。直徑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間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標準為(wei) 24小時周期內(nei) 每立方米150微克。

  在此基礎上,聯邦各州實施各自的治理計劃,是美國空氣汙染控製的重要步驟。環保署發言人瓊斯說,根據環保署製定的多項標準和政策,美國各州必須定期提交空氣質量“達標”的詳細實施計劃。如果沒有提交計劃,或者沒有有效執行計劃,環保署將會(hui) 采取強製性措施,確保達到空氣質量標準。

  為(wei) 幫助公眾(zhong) 了解相關(guan) 信息,環保署還在官方網站上實時公布空氣質量指數,從(cong) 表示“良好”的綠色到表示“危險”的暗紅色,網站通過6種顏色表示空氣汙染情況。從(cong) 地圖上看,美國目前絕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質量均為(wei) 綠色。其中夏威夷州的火奴魯魯市和新墨西哥州的聖菲-埃斯帕尼奧拉市則是美國空氣最潔淨的城市,這兩(liang) 個(ge) 城市的煙霧和可吸入顆粒物等汙染物水平在一年365天中從(cong) 不超標。

  治理空氣汙染是場持久戰

  從(cong) 洛杉磯煙霧,到如今的大多數藍天,加利福尼亞(ya) 州已經基本打贏了這場“藍天保衛戰”。但是美國肺健康協會(hui) 最近發表年度報告稱,洛杉磯地區的臭氧水平常年超標,仍是美國最嚴(yan) 重的臭氧汙染區。該協會(hui) 提供的數據顯示,由於(yu) 長期呼吸被臭氧汙染的空氣,洛杉磯地區大約有100萬(wan) 成年人和30萬(wan) 兒(er) 童患哮喘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6億(yi) 美元。

  2011年7月,美國環保署因為(wei) 未采取切實措施限製洛杉磯地區的臭氧排放,而被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hui) 等數家環保組織告上了法庭。訴狀中說,美環保署對洛杉磯的臭氧排放“聽之任之”,沒有在法定期限內(nei) 確定洛杉磯的臭氧排放水平是否對公眾(zhong) 身體(ti) 造成傷(shang) 害。

  根據《潔淨空氣法》,洛杉磯等嚴(yan) 重汙染地區必須在2011年5月前將臭氧排放控製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nei) ,而洛杉磯地區的臭氧排放是否達標,將由美環保署確定。但環保署一直沒有對此表態。當地環保組織稱,由於(yu) 環保署沒有確定洛杉磯的臭氧水平已超標,所以當地政府沒有采取更嚴(yan) 格的控製措施。

  根據規定,如果美環保署確定洛杉磯的臭氧水平超標,當地政府必須要在1年內(nei) 提交降低臭氧排放的計劃。這意味著洛杉磯地區將實行更嚴(yan) 格的環保措施,以限製汽車、輪船和煉油廠等的汙染排放。

  美國肺健康協會(hui) 發布的年度空氣質量報告說,加利福尼亞(ya) 州仍是美國空氣汙染最嚴(yan) 重地區之一,該州許多城市位於(yu) 美國空氣汙染嚴(yan) 重城市榜單的前列。報告稱,盡管經過多年治理,但美國多個(ge) 地區的空氣汙染依然嚴(yan) 峻,對公眾(zhong) 健康造成威脅。

  對此,相關(guan) 學者認為(wei) ,政府仍應繼續加大對空氣汙染的治理力度,通過采取降低能源消耗和控製汙染物排放等措施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徹底打贏“藍天保衛戰”尚需時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