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美式民主:“驢象”之間的抹黑與金錢
發稿時間:2016-10-09 10:19:47
5月3日,美國總統預選之戰的結局驟然明朗:特朗普鎖定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希拉裏也已基本鎖定民主黨(dang) 總統候選人提名。
倘若不出意外,美國下一任總統將在特朗普和希拉裏之間產(chan) 生。
透視這場美國總統預選之戰,不難發現,其中充斥著抹黑、謊言與(yu) 金錢。
“不管你持什麽(me) 觀點,美國民主的健康都是值得擔憂的。特朗普等投機取巧者為(wei) 爭(zheng) 奪總統這個(ge) 角色鬥得不可開交。” 英國《金融時報》美國問題專(zhuan) 欄作家愛德華·盧斯不久前一針見血地指出。
2016年4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hui) 山,示威者打扮成待售的“山姆大叔”和“自由女神”參加反對“金錢政治”的抗議示威。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抹黑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其小說《競選州長》中描繪了候選人不擇手段抹黑對手的種種招數。
正在進行的美國大選,似乎可以稱為(wei) 馬克·吐溫小說的現實版。
就在3日舉(ju) 行的印第安納州預選前兩(liang) 天,特朗普與(yu) 另一名共和黨(dang) 總統提名爭(zheng) 奪者、得克薩斯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zi) 在競選造勢中相互對罵:
——特朗普援引小報報道稱,克魯茲(zi) 父親(qin) 與(yu) “肯尼迪遇刺案”有牽連,還說克魯茲(zi) “精神越來越錯亂(luan) ”;
——克魯茲(zi) 則指名道姓罵特朗普是“女人的連環殺手”“病態的撒謊者、自戀狂”,並稱“在所有方麵,特朗普都在欺騙選民,把選民當笨蛋”。
今年3月,一張“豔照”成為(wei) 美國輿論關(guan) 注的話題。一個(ge) 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找出模特出身的特朗普夫人多年前為(wei) 時尚雜誌拍攝的這張照片,用它來製作反對特朗普競選的廣告,上麵寫(xie) 著:“這就是你所選的下任第一夫人,不想這樣的話,周二就投票給克魯茲(zi) 吧。”
特朗普隨即發起反擊,在個(ge) 人推特上發布了一張把他夫人和克魯茲(zi) 夫人的照片拚在一起對比的圖片,前者“形象靚麗(li) ”而後者“形象不佳”,以此來醜(chou) 化克魯茲(zi) 夫人。
此事後來進一步發酵。美國媒體(ti) 爆料稱,克魯茲(zi) 可能有“多個(ge) 情人”,其夫人還曾因此抑鬱。對此,克魯茲(zi) 夫婦予以否認。
4月5日,克魯茲(zi) 贏得威斯康星州預選後,特朗普團隊發表聲明說:“克魯茲(zi) 比傀儡還傀儡,他是一個(ge) 特洛伊木馬,受共和黨(dang) 大佬操縱,試圖從(cong) 特朗普手中偷走提名。”
事實上,今年美國總統競選“希拉裏對陣特朗普”態勢4月中旬就隱然形成。從(cong) 那時起,雙方口水戰日趨激烈,他們(men) 互稱對方是個(ge) “災難”。支持希拉裏的最大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日前宣布,將發布廣告片,揭露特朗普的“騙子”麵目,片名是《特朗普:銷售的藝術》。
而在4月26日拿下東(dong) 北五州預選後,特朗普在慶祝講話中也沒忘記攻擊希拉裏。他指責希拉裏打女人牌,宣稱如果希拉裏是男人,她連5%的票都拿不到。
其實,多少年來,美國選舉(ju) 的進程一直是一個(ge) 競選人相互攻擊、互曝醜(chou) 聞的過程。翻找舊賬者有之,散布謠言者有之,拿桃色新聞說事者有之,拿健康和家人說事者亦有之。
為(wei) 了登上總統寶座這一權力的頂峰,他們(men) 不惜使出渾身解數,把對手踩到腳下。
狂言
讓-雅克·盧梭曾說:“人民永遠不會(hui) 腐化,但有時會(hui) 被蒙騙。”
在這次美國總統預選中,一些總統競選者就口無遮攔,大放厥詞。
許下看似美好但難以實現的政策承諾,畫下一個(ge) 大餅給選民充饑,以贏得他們(men) 的選票,這是美國總統競選人的慣用手法。
“我們(men) 將沿著墨西哥打造一個(ge) 強大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邊界……我們(men) 將建造一堵牆。”2月9日晚,特朗普對選民發表演講時如是說。特朗普在不同場合多次聲稱要在美墨邊境修一道“美麗(li) 的牆”,以杜絕被他稱為(wei) “毒犯”和“強奸犯”的非法移民從(cong) 墨西哥進入美國。
2016年2月1日,特朗普在美國艾奧瓦州錫達拉皮茲(zi) 參加競選活動。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在今年美國總統預選中,特朗普成了口出狂言的代表。他聲稱要“禁止穆斯林入境”,並遣返1100萬(wan) 非法移民和他們(men) 的子女。他還主張廢除美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並對外國商品征稅,以奪回被其他國家搶走的工作機會(hui) 。
在此次美國總統預選中,民主黨(dang) 競選人桑德斯無疑是除特朗普之外的另一個(ge) “異類”。他提出了幻想式的醫療政策和財政政策,還誓言要廢除美國國內(nei) 稅務局和聯邦儲(chu) 備係統。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hui) 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裏夫斯發表文章說:“特朗普的想法很瘋狂,而桑德斯的想法很不中用。”
“如今,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政策規劃和他們(men) 獲得多大的政治支持,似乎已經沒有關(guan) 係。如果非要扯上關(guan) 係的話,那也是反向的關(guan) 係,特朗普提供了政策從(cong) 政治出發的最生動的例子,”裏夫斯說。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說,桑德斯在許多重大問題尤其是金融改革上,隻是簡單地喊口號,而沒有做認真的思考,他的政治變革理論完全不現實。
為(wei) 討好選民、贏得選舉(ju) 而隨意承諾,背後是美國選舉(ju) 中根深蒂固的“謊言文化”。比如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ju) 中,共和黨(dang) 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被人曝光慣於(yu) 信口開河,在30周內(nei) 共撒了533個(ge) 謊。
而此次大選中,在“郵件門”問題上一直死不認錯的希拉裏麵對輿論的追究最終承認“那是一個(ge) 錯誤”,並稱“對此我感到抱歉,我對此負責”,令其誠信遭受質疑。
對此,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國際問題專(zhuan) 家葉海林指出,美國大選現在好像是在比誰說話更吸引眼球,而不是誰更有辦法。大選時什麽(me) 都可以說,選後什麽(me) 都不辦。很多問題在選舉(ju) 時顯得很嚴(yan) 重,但選後卻無人過問。
美國《赫芬頓郵報》在一篇評論裏這樣評價(jia) 美國大選中的謊言現象:“或許,這就是擔任帝國總統一職的新標準——要的不是坦誠,而是謊言。”
金錢
“金錢是政治的母乳。”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議會(hui) 領袖、民主黨(dang) 人士傑西·昂魯這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因其犀利而精準,流傳(chuan) 甚廣,用其描述美國的競選再恰當不過了。
“我真的很有錢。”億(yi) 萬(wan) 富豪特朗普的這句“口頭禪”,一語道破美國總統競選的天機。
2016年4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hui) 山,參加反對“金錢政治”的示威者舉(ju) 著寫(xie) 有“金錢滾開”的標語牌。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在美國,有錢不一定能當上總統,但沒錢是肯定當不上總統的。錢從(cong) 哪裏來?要麽(me) 自己擁有,要麽(me) 就去籌款。
在這次總統競選中,特朗普自己很有錢,其他總統競選人則忙於(yu) 籌錢。籌款本事就像一道篩子,先過濾一批沒這個(ge) 本事的競選者,即便他們(men) 的政策主張受到多數美國人歡迎。
籌款之需,為(wei) 特殊利益集團和富人階層利用財富操縱美國政治打開了方便之門。在美國選舉(ju) 中,雖然很少發生直接受賄的事件,但由於(yu) 法律護航,金錢對權力施加影響、權力為(wei) 大企業(ye) 有償(chang) 服務的行為(wei) 已被合法化。
《華盛頓郵報》4月15日發布報告說,截至今年2月底,美國大企業(ye) 和富人階層已向“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捐款6億(yi) 美元,其中41%來自50個(ge) 超級富豪家族。
2009年,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被合法化。此後,企業(ye) 雖然不能為(wei) 競選人基金輸入大筆資金,但卻可以向所謂的獨立組織一擲千金,這些組織也有權為(wei) 競選人開展競選活動。競選人一旦競選成功,日後便會(hui) 對為(wei) 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捐款者“報之以李”。
俄羅斯《政治雜誌》主編彼得·阿科波夫指出,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對總統及國會(hui) 選舉(ju) 的影響力非常大,但它得到合法化這一事實本身,便意味著美國政治體(ti) 係已陷入危機。
阿科波夫強調,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hui) 的存在引起了普通美國人的不滿,而政治精英打算公開違背民意,不會(hui) 關(guan) 注國家福祉。
“美國政治裏錢潮湧動,這些資金百分之百合法,卻產(chan) 生了根本性的腐化效果。”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本傑明·佩吉這一看法與(yu) 阿科波夫的觀點產(chan) 生了強烈共鳴。
美國前總統卡特曾道出肺腑之言:“美國是一個(ge) 寡頭而非民主國家。美國民主是虛偽(wei) 的,不管控製國家和媒體(ti) 的寡頭向它注入了多少資金……令美國成為(wei) 偉(wei) 大國家的政治體(ti) 係事實上已被摧毀。如今,隻有政治行賄沒有止境的寡頭才能決(jue) 定推舉(ju) 誰當總統候選人、讓誰當選。州長、參議員、眾(zhong) 議員也是如此。”
據預測,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ju) 費用有望突破50億(yi) 美元,輕鬆打破2012年創下的20億(yi) 美元紀錄,成為(wei) 美國史上最貴的選舉(ju) 。
為(wei) 尋回失落的“民主”,4月11日,數千名抗議者從(cong) 賓夕法尼亞(ya) 州費城出發,徒步跋涉220餘(yu) 公裏,向首都華盛頓進發。此後,在這場被稱為(wei) “民主之春”的抗議活動中,示威者們(men) 要求“國會(hui) 立即采取行動,結束金錢政治的腐敗行為(wei) ,確保選舉(ju) 公正自由,讓每一位美國人都能發出平等的聲音”。示威者中,有人手持標語:“將巨額獻金清掃出政治。”
結果,超過400名示威者遭到逮捕。
至此,人們(men) 已經不難看清,在美式民主的麵紗下,美國政治到底是何種麵目。(記者包爾文、趙卓昀、劉讚、閆亮、徐劍梅、何險峰、徐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