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德國是這樣反省曆史的

發稿時間:2015-03-19 00:00:00  

  二戰後的德國是怎樣反省曆史的?據筆者觀察,大致可歸納為(wei) 六點。

    一是德國曆屆領導人不分黨(dang) 派都明確承認,希特勒德國發動了侵略戰爭(zheng) ,納粹殺害了600萬(wan) 猶太人,德國對其後果“全麵承擔責任”,並向受害國人民認罪、道歉、請求寬恕。

  二是對納粹頭目繩之以法,不允許納粹骨幹擔任公職;法律規定,否認第三帝國侵略罪行或宣揚種族歧視,對猶太人進行惡意傷(shang) 害者,將受到法律懲罰;藏匿在國外的納粹罪犯一旦發現線索即進行追捕,歸案後進行審判。

  三是教育青年直麵納粹罪行和二戰侵略真相,樹立正確曆史觀。為(wei) 此,出版大量揭露、剖析第三帝國黑暗統治的書(shu) 籍,一些前法西斯集中營辟為(wei) 紀念館,並通過曆史教科書(shu) 對青年進行教育,總結德國從(cong) 魏瑪共和國走向法西斯道路的教訓。

  四是向納粹受害者特別是猶太人提供經濟賠償(chang) 或補償(chang) 。一些大公司對曾經被迫做苦役的外國人或囚犯也要進行補償(chang) ,為(wei) 此設立了特別基金。

  五是尊重戰後國際協定,承認戰後邊界,對鄰國放棄一切領土要求,包括承認奧德-尼斯河為(wei) 德波永久邊界和宣布《慕尼黑協定》無效。

  六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置身於(yu) 歐洲一體(ti) 化進程,接受其製約,以減少鄰國對德重新崛起的疑懼。

  必須指出,德國在曆史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是慘痛的曆史教訓、戰勝國的嚴(yan) 格管製以及民族前途的利益要求所共同決(jue) 定的。首先,兩(liang) 次世界大戰德國割地賠款,促使德國有識之士不懈進行反思,得出不能再從(cong) 德國發動戰爭(zheng) 的結論。第二,二戰結束後,美英法蘇四個(ge) 戰勝國對德國實行了“非納粹化”方案,打碎了德國舊的國家機器,對東(dong) 西德社會(hui) 政治製度都進行了改造。西德的《基本法》和“聯邦製”就帶有美國影響的烙印。第三,德國人在反思過程中日益認識到,不痛改前非,就不能與(yu) 鄰國和平共處,也無法在世界上立足,德意誌民族就沒有發展前途。

  還需要指出的是,德國的曆史觀也經曆了一個(ge) 從(cong) 被迫到主動自覺的過程,從(cong) 阿登納1951年在聯邦議會(hui) 確認納粹德國發動了侵略戰爭(zheng) ,德國對其後果“全麵承擔責任”,到1970年勃蘭(lan) 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雙膝下跪,就是一個(ge) 深化的過程。但理性認識上深化的標誌是1985年聯邦總統馮(feng) ·魏茨澤克在紀念二戰結束4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他要求德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德國發動侵略戰爭(zheng) 的罪行,並提議把納粹德國的“戰敗日”改為(wei) “解放日”,因為(wei) 德國人民從(cong) 此也擺脫了納粹統治,獲得“新生”。當時的輿論就指出,把“戰敗日”改為(wei) “解放日”,標誌著“立場的轉變”,是正確曆史觀的“深化”。

  曆史已經作出結論:希特勒德國打著擴展“生存空間”的口號,企圖憑借槍炮征服世界,已以徹底失敗告終。戰後德國通過“清算”二戰曆史和“戰勝”過去,不僅(jin) 提供了正確對待曆史的榜樣,而且憑借其可靠安全的優(you) 質產(chan) 品,在和平合作中拓展了市場和發展空間,重新贏得了世界的信任和尊重,並成為(wei) 歐洲一體(ti) 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作者是中國前駐德大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hui) 前會(hui) 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