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從荷蘭溫室技術看生態創新

發稿時間:2014-12-25 00:00:00  

  人們(men) 常用“小國大業(ye) ”來形象地描述荷蘭(lan) 的經濟特征。荷蘭(lan) 本土麵積僅(jin) 4萬(wan) 多平方公裏,但其農(nong) 牧產(chan) 品卻以優(you) 質、高產(chan) 聞名,鮮花和種子的出口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生態技術成為(wei) 荷蘭(lan) 現代農(nong) 業(ye) 的核心。

  荷蘭(lan) “寸土寸金”,冬季漫長,發展農(nong) 牧業(ye) 有諸多不利因素。不過荷蘭(lan) 人的勤勞和聰慧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先天不足”。荷蘭(lan) 的一位部長曾這樣形容荷蘭(lan) 人:從(cong) 荷蘭(lan) 商店裏買(mai) 回來的襯衫都是卷著袖子的,回家穿上就可以直接下地幹活。而更重要的是,勤勞的荷蘭(lan) 人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並通過創新給農(nong) 業(ye) 貼上生態的標簽,頗具特色的荷蘭(lan) 溫室產(chan) 業(ye) 就是對這一概念的最好詮釋。

  荷蘭(lan) 的溫室建築麵積約有1.1億(yi) 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溫室麵積的1/4,主要用於(yu) 種植鮮花和蔬菜,年產(chan) 值高達12億(yi) 美元,是荷蘭(lan) 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筆者發現,荷蘭(lan) 的溫室基本上是由計算機自動控製的,灌溉用水需要進行再收集、處理,反複使用,水的計量單位精確到了“滴”,真正做到了“不浪費一滴水”。為(wei) 了使產(chan) 品更有競爭(zheng) 力,很多溫室企業(ye) 將營業(ye) 額的15%投入到新產(chan) 品的研發中,即使經濟不景氣也不減少投入。這使得荷蘭(lan) 保持了溫室的生態創新優(you) 勢,並多次獲得歐盟設立的創新獎項。

  荷蘭(lan) 溫室可謂是農(nong) 業(ye) 生態創新理念的先行者。如今,不僅(jin) 僅(jin) 是荷蘭(lan) ,法國、德國、捷克等很多歐洲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態標簽,生態的理念也不局限於(yu) 農(nong) 業(ye) ,而是滲透到了各行各業(ye) 中。以工業(ye) 基礎很好的德國來說,政府一直鼓勵並資助企業(ye) 向節能環保模式發展,引導企業(ye) 實現“好的增長”。不少德國企業(ye) 遵循“智慧方案,更智慧的商業(ye) ”理念,通過更多的關(guan) 注和資金投入,確保有質量的增長。

  歐盟成員國注重生態創新的意識,離不開歐盟的倡導和鼓勵。為(wei) 了節能減排、營造生態創新環境,歐盟通過了多項立法,並建立多種激勵機製和約束機製,旨在生產(chan) 高品質產(chan) 品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有看得見的實惠、有得當的獎勵措施,人們(men) 更願意做。

  丹麥有學者認為(wei) ,大自然賦予了人類很多可再生能源,關(guan) 鍵是要智慧地使用,將其轉化成清潔可利用的動力。的確,我們(men) 每天對著太陽、潮汐、風等可再生的能源,卻常常眼睜睜看著它們(men) 白白流逝,這已經不完全是技術層麵的問題。除了意願,更要有智慧的行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