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英國如何治理空氣汙染

發稿時間:2014-12-15 00:00:00  

  編者按:現代工業(ye) 和交通運輸業(ye) 的發展為(wei) 人類的生產(chan) 和生活帶來了便利,與(yu) 之相隨,空氣卻因為(wei) 人類的活動而變得越來越汙濁,防治大氣汙染也因此成為(wei) 人們(men) 日益關(guan) 注的話題。西方國家在防治大氣汙染方麵已經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鑒。為(wei) 此,本版特推出係列文章,梳理西方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麵的做法,希望給讀者帶來啟示。
 
  作為(wei) 世界曆史上第一個(ge) 工業(ye) 化國家,英國經曆了怎樣的城市汙染?用什麽(me) 辦法治理了汙染?它能給現在正在遭受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什麽(me) 經驗?
 
  早在16世紀,倫(lun) 敦附近薪材和木炭短缺,而人口卻連續增加,煤炭被迅速應用於(yu) 室內(nei) 取暖和室外工業(ye) 生產(chan) 。低效率的壁爐和啤酒廠、石灰窯等工廠密集排放的煙塵不但危及人體(ti) 健康,還損害了城市建築和綠色空間,引起市民不滿和抗議。愛德華一世國王和伊麗(li) 莎白女王都曾發布皇室公告,要求石灰窯和啤酒廠不再使用或減少使用煙煤。工業(ye) 革命開始後,英國迅速進入“煤煙時代”。燃煤蒸汽機的大量使用雖然迅速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但也排放了大量煤煙和煙塵。“謝菲爾德有很多低煙囪的鍛造工廠,街道本身也坐落在丘陵的斜麵,因而煙塵順著道路漂浮。孩子們(men) 滿身都是灰塵和煤煙子,每天晚上睡覺前必須洗澡。來這裏的人沒有任何選擇地吸食著煤塵,煤塵吸附在肺部侵蝕著身體(ti) 。”除了煤煙之外,隨著公共運輸係統的發展和轎車進入家庭,城市的流動汙染越來越嚴(yan) 重。大量聚集的汙染氣體(ti) 在寒冷的冬季極易形成霧霾,有些城市因為(wei) 汙染嚴(yan) 重簡直成了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1952年12月,倫(lun) 敦發生嚴(yan) 重霧霾,空氣中的汙染物質含量達到每立方米3800微克,是平常的10倍,二氧化硫濃度高達1.34ppm,導致4000人死亡(根據最新研究成果,死亡人數大概是1.2萬(wan) 人)。到了1970年代,無形汙染氣體(ti) 和跨界空氣汙染成為(wei) 英國麵臨(lin) 的嚴(yan) 重問題。隨著石油逐漸替代煤成為(wei) 主要燃料,含硫量更高的石油燃燒會(hui) 釋放出更高的硫氧化物。加上二氧化碳、氟氯烴(CFCs)和甲烷等溫室氣體(ti) 的排放,不但使英國成為(wei) 飄向斯堪的納維亞(ya) 國家的酸雨之重要來源地,也是影響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個(ge) 重要因素。
 
  雖然在不同時代,空氣汙染的表現形式、主導因素、形成機製等有所不同,但其造成的危害都是嚴(yan) 重的。無論是煤煙還是酸雨都會(hui) 造成樹木枯萎、花草死亡,綠色鄉(xiang) 村景觀不再。濃霧和霧霾出現後,城市裏的能見度很低,不僅(jin) 嚴(yan) 重影響交通,而且會(hui) 造成酗酒和犯罪行為(wei) 增多、主婦不再勤於(yu) 打掃衛生、道德水平下降等社會(hui) 問題。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空氣汙染會(hui) 直接危害人體(ti) 健康,患呼吸係統和循環係統疾病的人數大幅度增加。支氣管炎、肺病、肺結核成為(wei) 工業(ye) 汙染城市的常見病。為(wei) 了防止霧霾,人們(men) 喜歡關(guan) 閉門窗,但時間長了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如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減弱等。濃霧遮蔽陽光,導致城市居民因為(wei) 光照不足而患上軟骨症和佝僂(lou) 病。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英國的空氣汙染決(jue) 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環境問題,它同時也是技術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hui) 問題。
 
  對愈演愈烈的空氣汙染問題,整個(ge) 社會(hui) 包括學術界的認識都經曆了一個(ge) 發展過程。起初,人們(men) 對空氣汙染不僅(jin) 不太介意,反而認為(wei) 煙塵有益身體(ti) 健康,工廠的高爐和煙囪是工業(ye) 化和進步的標誌。有學者承認城市環境問題是隨工業(ye) 化和城市化而來的副產(chan) 品,但不承認工業(ye) 化和城市化本身有問題,而是認為(wei) 在快速的工業(ye) 化和城市化進程中,舊的機製尚未完全根除,新的城市規劃也未完全做好,因此解決(jue) 城市環境問題隻能通過放慢城市化進程來達成,尤其是要限製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在規劃好之後開始有序發展。但是,在英國的上升時期,限製城市化進程是行不通的,也是違背人口自由流動的基本權利的。於(yu) 是科學家就把重點放在能源的更新換代上,尤其是鼓勵在室內(nei) 使用無煙煤,替代高硫煤。但是,這一設想的實現需要以豐(feng) 富的無煙煤供應和相對低廉的價(jia) 格為(wei) 前提條件,而這兩(liang) 個(ge) 條件在英國幾乎都有問題。在二戰之後,石油和天然氣大量投入使用,恰好這時英國在北海發現油田和天然氣田,雖然英國存在著嚴(yan) 重的、對煤的路徑依賴,但焦炭生產(chan) 最終在1975年停產(chan) 。石油和天然氣這種相對於(yu) 煤還算比較清潔的能源的使用,為(wei) 治理英國的大氣汙染提供了契機。通過加高煙囪來降低本地區汙染程度的做法擴大了汙染傳(chuan) 播的範圍,形成跨界空氣汙染和酸雨問題,也增加了全球溫室氣體(ti) 濃度。其實科學家早已開始探索全球變暖問題,隻是到了1987年以後才成為(wei) 大眾(zhong) 關(guan) 注的話題,引起政治家的注意。麵對長距離的汙染轉移和全球環境問題,需要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合作才能有效遏製和治理。
 
  嚴(yan) 重的空氣汙染對不同社會(hui) 階層都形成威脅,在下層發起抗議的同時,在中產(chan) 階級推動下,上層也不得不采取對策,有所行動。在工業(ye) 汙染開始的時候,由於(yu) 汙染源容易辨認,民間團體(ti) 和相關(guan) 機構采取的對策主要是要求汙染企業(ye) 搬出城市核心區,或禁止使用某種容易引發汙染的燃料。但是,這種簡單的做法對關(guan) 係到每個(ge) 家庭日常生活的室內(nei) 取暖和煮飯是不起作用的。於(yu) 是,英國科學家和政治家就倡導企業(ye) 家使用“最可行的方法”防止汙染氣體(ti) 的排放,其實就是通過安裝在技術和經濟上都可行的設備來去除汙染物質。但是,在科學的減排方法尚未建立之前,“最可行的方法”往往成為(wei) 企業(ye) 家不作為(wei) 或小作為(wei) 的托詞,因為(wei) 企業(ye) 家經常以生產(chan) 可以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促進經濟繁榮,而加裝減排設施會(hui) 影響經濟效益等來為(wei) 自己辯護。後來,隨著技術的改進和批量化生產(chan) ,減排設施的成本大大降低,但又遇到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英式壁爐不僅(jin) 浪費能源,而且汙染嚴(yan) 重,中央供暖係統無疑是可替代的良好選擇,但是,因為(wei) 壁爐和英國人的宗教文化傳(chuan) 統等有機結合,“英國人發現他們(men) 突然沒有了撥火的爐子,便會(hui) 倍感失落”。因此即使壁爐問題多多,但英國人寧願付出更多金錢和健康代價(jia) 也頑固維持自己的傳(chuan) 統。不過,這種狀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改變,因為(wei) 隨著新居住區的建設和能源由煤向石油和天然氣的轉化,傳(chuan) 統的壁爐逐漸被更為(wei) 清潔便宜的集中供暖所取代。
 
  與(yu) 此同時,英國發揚自己法製的傳(chuan) 統,製定了一係列遏止空氣汙染和淨化空氣的法律。當然,治理大氣汙染法製化的進程與(yu) 人們(men) 對大氣汙染認識的進步幾乎是同步的。1821年頒布了《煙塵防止法》,鼓勵在合理條件下對煙塵造成的公害進行起訴,但其涉及範圍很小,不包括燃煤機車和鍋爐等。後來頒布的《製堿業(ye) 管製法》等擴大了需要治理的汙染源的範圍。但是,到了普通法法院,法官會(hui) 根據自己對普通法的實用主義(yi) 解釋,按“社會(hui) ——成本平衡”的原則優(you) 先考慮可以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和促進經濟繁榮的工業(ye) 界的利益,削弱公害受害者要求保護環境的權利。盡管此法規定比較寬鬆、執行也不嚴(yan) 格,但它畢竟邁出了英國用法製治理環境汙染的第一步。1866年製定《環境衛生法》,1875年製定《公共衛生法案》,1926年通過了《公共衛生(煙害防治)法》。這些法律或者賦予地方政府必要時整治工業(ye) 煙塵危害的權利,或者確定了空氣汙染和身體(ti) 損害之間的科學關(guan) 係,並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健康損害的賠償(chang) 和懲罰原則。從(cong) 這些法律的名稱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空氣汙染在當時主要被看成是一個(ge) 危害人體(ti) 健康的問題,顯然這還是從(cong) 保障人身安全的角度來治理空氣汙染的。1952年的倫(lun) 敦霧霾之後,立法者開始從(cong) 環境是一個(ge) 整體(ti) 的角度考慮空氣汙染問題,製定了《清潔空氣法》,改變了在英國重視水汙染治理忽視空氣汙染治理的情況,體(ti) 現了恢複良好空氣質量的成本比繼續汙染要低得多的認識。通過實施這個(ge) 法案,輔之以能源換代和技術升級,英國的工業(ye) 煙塵排放大大減少。進入全球環境問題時代,英國加入了各種世界環境組織,簽署多種國際環保公約和議定書(shu) ,在國際環境治理合作中解決(jue) 英國和全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環境問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