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美國崛起的若幹曆史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發稿時間:2022-04-24 10:04:26  

在國際政治話語裏,所謂崛起就是一個(ge) 國家與(yu) 其他國家相比,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其實力差距迅速縮小或拉大,從(cong) 而對整個(ge) 國際秩序和世界格局產(chan) 生重大影響。大國崛起之路從(cong) 來都不是平坦的,也格外受人矚目。以美國而言,其崛起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從(cong) 1865年美國內(nei) 戰結束到“一戰”爆發這一階段,是美國崛起的起飛時期。在這一時期,美國麵臨(lin) 過種種困難和危機,可以說美國是帶著諸多的難題實現崛起的。總結美國崛起的若幹經驗,對於(yu) 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夢想但又麵對各種難題的中國而言,大有裨益。

一、美國崛起起飛階段中所遭遇到的主要難題

(一)行政效率低下與(yu) 政治腐敗美國一直宣稱其有一個(ge) 三權分立、相互製衡的完美政治製度,並以此而自豪。但實際上,美國崛起起飛階段的諸多麻煩恰恰來自於(yu) 其政治製度上的一些缺陷,其中一個(ge) 最重要的缺陷就是聯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ge) 部門之間權力劃分模糊。19世紀後期,美國聯邦政府的核心部門是國會(hui) ,聯邦行政部門的規模非常小,甚至小到不能有效履行基本職能。例如,一直到1900年,美國的聯邦政府全部雇員人數也隻有94000人,財政收入隻有4億(yi) 多美元,甚至比不上美國鐵路公司的規模。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之內(nei) ,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一直難以承擔起日益複雜的經濟和社會(hui) 管理職責,不能根據當時的經濟趨勢相應地製定對策,導致美國經濟發展中不斷產(chan) 生危機。同時,由於(yu) 權力的不平衡,美國國內(nei) 政治腐敗情形相當嚴(yan) 重。以最廉潔為(wei) 指數0、最腐敗為(wei) 指數1為(wei) 標準,19世紀70年代,即共和黨(dang) 總統格蘭(lan) 特執政期間(1868—1876年),指數創下1.03的曆史紀錄。在此期間,號稱民意機構的國會(hui) 有12名議員包括眾(zhong) 議院議長遭到收受賄賂的指控,這引起民眾(zhong) 對立法機關(guan) 強烈的不信任。除此之外,行政與(yu) 司法係統腐敗的情形也十分嚴(yan) 重。行政部門官員通過分配公共職位偷竊國庫,通過泄漏與(yu) 利用內(nei) 部信息以及在政府采購中巧取豪奪等多種辦法大肆獲取不義(yi) 之財。被稱為(wei) 社會(hui) 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的法院,也多次做出不公判決(jue) 。例如,19世紀末,由洛克菲勒家族控製的標準石油公司就多次通過重金賄賂法官來阻止競爭(zheng) 對手獲得巨額賠償(chang) 金。

(二)企業(ye) 壟斷和環境汙染嚴(yan) 重從(cong) 表麵上看,美國實行完全的市場經濟,其產(chan) 權製度對於(yu) 所有的人都給予同樣的保護,但實際上產(chan) 權的保護是非中性的,製度設計對工商業(ye) 利益集團表現出一種明顯的偏愛。例如,美國憲法第十四條憲法修正案原文是:“任何一州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chan) 。”但是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釋為(wei) 任何“法人”,從(cong) 而使公司企業(ye) 可以以“法人”身份行事,把維護產(chan) 權放在司法判決(jue) 的核心位置,強調私人經濟的發展對市場經濟的作用而忽視對公共利益的保護,造成了嚴(yan) 重的壟斷。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美國一直是世界上壟斷最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例如,國際收割機公司控製了85%的收割機市場;全國9/10的罐頭由美國罐裝食品公司出售;美國糖業(ye) 集團控製著美國全部的食糖市場。同時,商人對利潤的過度追求和缺乏有效的政府監管造成了嚴(yan) 重的環境汙染。由於(yu) 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ye) 處理它們(men) 導致的煤煙和灰塵,這些煤煙和灰塵被任意排放,特別是在毗鄰礦山的地方,礦物燃燒後產(chan) 生的有毒氣體(ti) ,直接排放進大氣與(yu) 湖泊河流。空氣和水的汙染不僅(jin) 破壞了環境,而且損害了人民的健康。

(三)社會(hui) 道德嚴(yan) 重滑坡19世紀後期,美國傳(chuan) 統的自由主義(yi) 思想與(yu) 達爾文主義(yi) 相結合,導致個(ge) 人主義(yi) 至上的思想泛濫,社會(hui) 道德滑坡情況嚴(yan) 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把財富作為(wei) 衡量一個(ge) 人在社會(hui) 中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標準,這種情形使當時美國人的精神世界完全為(wei) 貪婪所左右。一個(ge) 突出的表現是,由於(yu) 對食品、藥品的生產(chan) 和銷售沒有任何監管,食品和藥品安全構成了一大社會(hui) 問題。例如貪得無厭的生產(chan) 商和銷售商經常銷售結核病奶牛生產(chan) 的奶、低質量的奶,在牛奶中摻水、鹽、蘇打水等,在髒牛奶上覆蓋一層好牛奶,用沒有消毒的、敞開的容器運送牛奶等。作家厄普頓·辛克萊在《屠宰場》裏描寫(xie) 屠場老板唯利是圖,把腐爛發臭的肉當作好肉製成罐頭銷售,雖然是小說,卻被公眾(zhong) 廣泛認為(wei) 是事實。

(四)外交的摩擦不斷,處於(yu) 相對孤立的狀態從(cong) 美國內(nei) 戰結束之後到“一戰”之前,美國在世界上處於(yu) 一種相對孤立的狀態。一方麵,傳(chuan) 統的孤立主義(yi) 政策,使美國不願介入外部事務;另一方麵,國力快速上升引起了美國和歐洲老牌強國的摩擦。1910年,美國的工業(ye) 產(chan) 值已經相當於(yu) 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總和。美國的工業(ye) 化發展導致出口商品急劇增加,影響了歐洲強國的商業(ye) 利益。在強盛國力的支持下,美國在美洲極力尋求獨大地位也引起了歐洲老牌強國的不滿。因而,美國當時和英國、法國、德國等世界主要強國的關(guan) 係都十分緊張,1889年美國和德國圍繞薩摩亞(ya) 島嶼以及1895年美國和英國圍繞委內(nei) 瑞拉邊界劃分問題,都曾經走到了戰爭(zheng) 的邊緣。歐洲社會(hui) 中“美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美國和周邊國家也是矛盾重重,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至理名言是:“有一則家喻戶曉的格言這樣說,‘話說得客氣些,手裏再提著大棒,事情一定好辦得多’。”羅斯福的含義(yi) 是,歐洲無權幹涉美洲的內(nei) 政,但是美國可以依照自己的邏輯任意幹涉美洲各國事務。美國對周邊國家的頤指氣使導致周邊國家對美國的疑懼加深,美國同周邊國家關(guan) 係緊張。

二、美國麵對崛起困境采取的改革措施

麵對國內(nei) 外諸多難題,美國公眾(zhong) 感到迷茫,為(wei) 何美國崛起過程中產(chan) 生的是社會(hui) 不穩定而不是穩定?理想與(yu) 現實之間為(wei) 何出現了如此強烈的反差?現實中的種種問題使美國政府和公眾(zhong) 清醒意識到,國家快速崛起必然會(hui) 帶來種種不適應,因而需要必要的改革,否則必然會(hui) 讓人們(men) 逐步喪(sang) 失對國家政治經濟製度的信心。從(cong) 19世紀末開始,美國國內(nei) 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進步主義(yi) 運動,社會(hui) 各階層形成廣泛的共識,必須消除那些容易滋生極端主義(yi) 的社會(hui) 、經濟條件,必須通過完善政治、經濟和社會(hui) 製度來逐步解決(jue) 和克服美國崛起過程中的種種危機。

(一)在政治領域,美國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製度改革

三權分立相互製衡的框架依舊存在,但是聯邦行政部門的權力開始日益集中,大規模的社會(hui) 與(yu) 經濟變革正在擴大美國生活的範圍,導致了不和諧的經濟混亂(luan) 和激烈的政治衝(chong) 突。這些變化要求美國聯邦行政部門做出更快和更有效的反應,進行有效的管製。沒有政府管製就沒有市場經濟,有效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有效的監管之上的。美國聯邦行政部門的財政預算和人員規模開始顯著增加。與(yu) 1900年相比,1914年服務於(yu) 聯邦行政部門的人員已達到292000人,增加了2倍多,聯邦財政收支從(cong) 4億(yi) 多美元增加到7億(yi) 多美元。聯邦立法部門的改革更加強調議員的代表性,聯邦參議員從(cong) 各州議會(hui) 選舉(ju) 改為(wei) 各州選民直選,眾(zhong) 議員的選區也作了調整。國會(hui) 內(nei) 部也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諸如降低議長的權力,加強常設委員會(hui) 等,目的是使社會(hui) 中各種不同利益集團的聲音都能在國會(hui) 得到傾(qing) 聽,其利益訴求都能夠得到表達。

美國通過健全法律和司法體(ti) 係、加強監督執行法律規章的獨立機構來防止腐敗。國會(hui) 相繼通過了諸如禁止公司向聯邦公職候選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競選經費公開法(1910年)等一係列防止腐敗的法律,建立了司法部公共廉潔處、聯邦調查局和獨立檢察官等起訴公共腐敗行為(wei) 的聯邦刑事機構,來保證政府遵循高度透明性、強烈責任感和權力限製原則,以此抑製腐敗。至1914年前後,美國腐敗指數已經降低到0.16的最低水平。

(二)在經濟領域,美國聯邦政府意識到,絕不能允許任何一個(ge) 團體(ti) 控製其他所有人的命運

必須對貪婪的資本主義(yi) 及其對國家自然資源的掠奪進行“刹車”。如同美國總統威爾遜所言:“我們(men) 的任務不是為(wei) 了任何單個(ge) 利益,而是為(wei) 了作為(wei) 整體(ti) 的國家利益服務。”聯邦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充當公正裁判的角色,根據普遍的民意傾(qing) 向在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相互衝(chong) 突中采取適度的平衡規範原則,最突出的舉(ju) 措就是美國開始認真執行反托拉斯法。1890年美國通過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最初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1890—1900年間,法院隻受理了17起反壟斷案件。但是隨著社會(hui) 呼聲日益強烈,聯邦政府開始強化反壟斷法的實施。1901—1912年間,美國發起了94起反壟斷案件調查。依據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北方證劵公司等一批壟斷企業(ye) 被拆散。《食品和藥物純淨法案》和《肉類產(chan) 品監督法案》等涉及民眾(zhong) 生命與(yu) 健康的法律相繼出台。環境保護越來越受重視。美國最高法院對於(yu) 許多案件的判決(jue) 開始顧及社會(hui) 的呼聲,在維護私人產(chan) 權和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權利方麵尋求平衡,並努力使其判決(jue) 適應現代的需要,目的是為(wei) 了創造一個(ge) 更公平的競爭(zheng) 環境,使政府能夠更有效地處理時代問題。

(三)在道德層麵,自由主義(yi) 思想雖仍是美國的底色,但是美國社會(hui) 各界逐漸認識到,民主需要包含一個(ge) 社會(hui) 的維度

美國哲學家杜威認為(wei) :“自由總是一個(ge) 社會(hui) 問題,而不是一個(ge) 個(ge) 人問題。”政治學家克羅利認為(wei) :“真正有益的和標準化的民主目的是要讓民主組織機構能夠代表個(ge) 人成就和社會(hui) 進步的共同利益,而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自由或權利平等。”過度地忠實於(yu) 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yi) 已經嚴(yan) 重地損害了美國的民主。放任自由的自由主義(yi) 信念逐漸被一種新的信念所取代,即為(wei) 了在一個(ge) 非常複雜的工業(ye) 社會(hui) 中保證人民的自由和維護民主製度,必須對自由主義(yi) 進行調整和修正,民主社會(hui) 應該為(wei) 所有人而運行,在堅持自由主義(yi) 的同時,每個(ge) 人都應該意識到大家是互相聯係在一起的,每個(ge) 人都應該有一點對他人的社會(hui) 責任。因此,在公共對話和政策製定中,必須在個(ge) 人自由和社會(hui) 責任之間進行平衡,需要用社會(hui) 責任意識來平衡個(ge) 人主義(yi) 。這種自由才是真實的自由。

(四)在外部事務處理方麵,美國認識到,避免同世界主導性大國發生直接衝(chong) 突是十分重要的

“美西戰爭(zheng) ”之後,美國對外行為(wei) 保持了相當的克製。美國外交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拓展本國的商業(ye) 利益上。根據自身核心利益的需要,美國將國防建設的重心放在海軍(jun) 建設上。從(cong) 1904年開始,除個(ge) 別年份之外,美國海軍(jun) 的財政開支一直超過陸軍(jun) 。對於(yu) 當時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矛盾,美國盡力避免直接介入。在處理與(yu) 周邊國家的外交事務時,美國也開始調整政策,通過加強貿易往來、直接投資的方式來促進同周邊國家的經濟聯係,以減輕周邊國家的疑慮,使美洲逐漸變成美國穩固的戰略基礎和支撐,保證美國的崛起始終在相對較為(wei) 充裕的安全環境下進行。

三、美國的崛起經驗對中國的啟示

當今中國正在朝著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方向前進,同時也麵臨(lin) 著一些現實的嚴(yan) 峻問題。這使一些國人產(chan) 生了疑問,中國夢能夠順利實現嗎?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美國崛起的若幹曆史經驗獲得啟迪。正如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裏所說:“我們(men) 把視線轉向美國,並不是為(wei) 了亦步亦趨地仿效它所建立的製度,而是為(wei) 了更好地學習(xi) 適用於(yu) 我們(men) 的東(dong) 西。”

(一)必須堅定地明確和維持一種社會(hui) 廣泛認可的價(jia) 值觀,以最大限度地達成社會(hui) 共識

崛起的大國必須具有足以凝聚本國人民的意識形態,否則崛起難以維係和持續。美國在崛起過程中一直堅持自由主義(yi) 意識形態,因為(wei) 這是美國民眾(zhong) 所廣泛接受和認可的思想,是美國價(jia) 值觀的核心,它對於(yu) 美國的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在經濟和社會(hui) 結構

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都不可能保持不變,都會(hui) 發生一些問題,因而需要不時進行自我調整。美國進步主義(yi) 運動興(xing) 起的重要原因就在於(yu) 此。但是進步主義(yi) 運動從(cong) 來沒有懷疑過美國的基本價(jia) 值觀。同樣的原因,中國也必須具有為(wei) 社會(hui) 廣泛接受和認可的價(jia) 值觀才能促成中國社會(hui) 與(yu) 經濟的順利發展。在當下的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仍然是被我國最多數的民眾(zhong) 所接受和認可的價(jia) 值觀。因此,我們(men) 必須堅定地維護自身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隻有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體(ti) 係上才能建立起廣泛的社會(hui) 共識,才能使舉(ju) 國上下始終保持有效的戰略定力。

(二)要堅持與(yu) 時俱進的有效製度改革,使國家製度能夠適應社會(hui) 和經濟的發展變化

美國依靠比當時世界主要強國更廣泛、更深入的製度改革實現了國家的迅速崛起。當下中國迅猛的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說明,我國的製度是適合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製度。然而,沒有一種製度是完美無缺的,當前中國所麵臨(lin) 的種種問題反映了我們(men) 製度層麵還存在種種缺陷,需要進行有效的改革。

首先,要明確政府在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中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麵,行政部門要簡政放權,能夠由市場決(jue) 定的堅決(jue) 由市場來主導,不該政府管的堅決(jue) 不管,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另一方麵,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也要求政府對市場監管要更加有效,所以政府的監管必須非常嚴(yan) 格和細膩,特別是在涉及民生的食品、藥品和環境保護等問題上,需要根據社會(hui) 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來確定政府相應的人員和財政規模。

其次,立法部門要吸收社會(hui) 不同階層的代表加入。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是公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護、公民的精神得到充分抒發的過程,需要一個(ge) 完備的法律體(ti) 係來充分保障。一部法律的出台必須體(ti) 現社會(hui) 各階層最廣泛的共同利益,所以立法機關(guan) 代表的廣泛性在多元化的社會(hui) 中是必須的。

再次,司法製度的完善是極為(wei) 重要的。從(cong) 美國崛起的經驗看,司法製度的重要作用在於(yu) ,在維護私人產(chan) 權與(yu) 維護公共利益方麵保持平衡。一方麵,必須通過有效維護財產(chan) 權利和契約權利來給個(ge) 人以更多的釋放能量的機會(hui) 以保證國家經濟活力的持續,這是一個(ge) 國家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根源,美國的崛起同一大批富有創新意識的企業(ye) 家的興(xing) 起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麵,司法製度要維護社會(hui) 大眾(zhong) 普遍認可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權利。公平的判決(jue) 有利於(yu) 緩和社會(hui) 的急躁情緒,保持社會(hui) 的平和與(yu) 穩定。為(wei) 此,憲法必須取代普通法成為(wei) 國家權力和個(ge) 人權利合法性的最後仲裁者。

(三)在外交領域,國家要堅持適當的韜光養(yang) 晦和奮發有為(wei) 相結合的政策

崛起國家實力上升迅猛時總是不可避免地會(hui) 激起霸權國家的防範與(yu) 遏製,這在美國崛起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與(yu) 此同時,崛起國家內(nei) 部的諸多矛盾也降低了國內(nei) 民眾(zhong) 對自身實力的認識,因而對於(yu) 國家在國際社會(hui) 中如何發揮重要作用,很難在國內(nei) 達成廣泛共識。因此,國家對於(yu) 自身戰略目標的排序要有輕重緩急之分。要堅定地、毫不含糊地維護自身核心利益,並且采取有效措施來強化自身的國防實力。同時,要盡力避免挑戰和質疑區域外強國的核心利益。在國內(nei) 共識增加和國力日益增強的前提下,逐步擴大自身在國際社會(hui) 中所承擔的責任,從(cong) 而順其自然地、從(cong) 容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一個(ge) 國家的崛起模式並不意味著就是另一個(ge) 國家的崛起模式。但是,縱覽美國崛起曆程,有一個(ge) 重要的啟示卻是具有普遍意義(yi) 的,那就是在美國崛起過程中無論麵臨(lin) 多少艱難險阻,美國政府與(yu) 民眾(zhong) 始終對其自身價(jia) 值觀、發展模式和國家基本製度充滿自信。正是依靠這種自信,美國克服與(yu) 戰勝了種種危機與(yu) 困難,成功實現了自身的崛起夢想。所以,對於(yu) 當前正在期盼實現中國夢的國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懷疑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成功道路,始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隻要我們(men) 堅定這三個(ge) 自信,中國夢的實現將是曆史的必然。

(作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