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或頒“限薪令”抑製明星高片酬
發稿時間:2014-11-14 00:00:00
11日,微信公共賬號“娛樂(le) oncall”爆料稱廣電總局或將於(yu) 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對演員片酬進行限製,此政策在總局已進入內(nei) 部征求意見階段。
11日,某微信公眾(zhong) 賬號爆料稱,廣電總局或將於(yu) 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引發網絡熱議。針對傳(chuan) 言,記者采訪了多家衛視。浙江衛視和山東(dong) 衛視均表示沒有接到通知,對傳(chuan) 言內(nei) 容不確定真假。浙江衛視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一般情況下,廣電總局出台類似的政策會(hui) 提前約談一些代表,廣泛征求各方麵意見,但是目前沒有聽到任何關(guan) 於(yu) ‘限薪令’的通知,之前也沒有聽到業(ye) 內(nei) 討論,因此可信度不高。”山東(dong) 衛視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cong) 電視台和製片方來說,肯定希望明星片酬能降到一個(ge) 正常水平。至於(yu) 廣電總局是不是要下正式通知,現在還不好說,也沒有聽到類似傳(chuan) 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明星限薪令”可信度幾乎為(wei) 零,爆料者根本不懂廣電機構的職責。廣電總局的政策隻能製約廣電係統及播出平台,演員的演出管理則屬於(yu) 文化部,不可能出台這樣的政策限製演員的薪酬。
記者隨後登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在信息公開一欄中,記者查閱了廣電總局對於(yu) 影視管理的具體(ti) 職責,“負責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chan) 業(ye) 發展,製定發展規劃、產(chan) 業(ye) 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體(ti) 製機製改革。依法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並未提及演員的管理。
高片酬已成業(ye) 內(nei) “公害”
雖然網絡流傳(chuan) 的“限薪令”可信度不高,不過影視公司對“限薪令”都非常期待。小馬奔騰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如果真有“限薪令”,那對片方來說是個(ge) 好事。目前一部劇雖然投資動輒上億(yi) ,但是除去演員片酬留給其他環節的投資有時還不到三成,嚴(yan) 重影響了電視劇質量。可以說,目前雷劇狗血劇越來越多,演員的高片酬是主要原因之一。明年“一劇兩(liang) 星”實施後,片方麵臨(lin) 著更大壓力,如果演員片酬還是居高不下,無疑是雪上加霜。
著名導演陳家林去年在濟南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當麵痛斥演員的天價(jia) 片酬,稱很多明星單集片酬達六七十萬(wan) ,一部戲片酬高達1500萬(wan) 到2000萬(wan) ,占據大半製作費,嚴(yan) 重影響電視劇製作質量,也讓他對國產(chan) 劇的未來非常擔心。導演鄭曉龍透露,《甄嬛傳(chuan) 》的成功就和演員自降片酬有關(guan) 。“有幾個(ge) 演員是衝(chong) 著好本子來的,相比市場價(jia) 格,他們(men) 主動降了不少片酬,所以就能騰出更多的錢用在製作上,最後《甄嬛傳(chuan) 》出來大家都說拍得很美、很精致。如果演員片酬不降,那用在製作上的錢就會(hui) 很緊張,很難拍出這樣的效果。”
行業(ye) 規範高片酬才會(hui) 降溫
著名導演鄭曉龍說,目前國內(nei) 電視劇行業(ye) 是明星製為(wei) 上,很多製片方投資很盲目,挖煤的、搞房地產(chan) 的、做衣服的,幹什麽(me) 的都進來了,既不懂劇本,也不懂創作,更不懂市場。別人說用演員能賺錢,他就花錢去弄演員,自然而然會(hui) 推高演員片酬。這種情況下,明星處於(yu) 強勢地位,隻要明星能給投資者帶來實際效益,就會(hui) 有人搶著用。另外,很多劇組和投資方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在劇本上、製作上真正地下工夫,隻能靠演員吸引眼球,演員在有多個(ge) 選擇的情況下,高片酬成為(wei) 一個(ge) 無法改變的事實。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除“限薪令”外,整個(ge) 行業(ye) 的規範發展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明星天價(jia) 片酬,“一劇兩(liang) 星”是個(ge) 有益嚐試。“一劇兩(liang) 星”正式實施後,對於(yu) 電視台來說,購劇成本壓力陡然加大,自然會(hui) 要求製片方控製成本,隻要片方麵臨(lin) 資金壓力,就會(hui) 形成統一降薪的環境。降低演員天價(jia) 片酬需要整個(ge) 行業(ye) 的調整,不是一兩(liang) 家公司能做到的。此外,整個(ge) 行業(ye) 慢慢擠出泡沫,走精品化路線,就會(hui) 逐漸讓前幾年紛紛湧入的熱錢流出,熱錢退出也會(hui) 抑製明星的天價(jia) 片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