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出版

文章

讀圖時代更需要文字的力量

發稿時間:2011-07-27 00:00:00  

  暑期來臨(lin) ,圖書(shu) 市場也火了起來,琳琅滿目之中,也不免讓人感歎:圖片越來越精美,張張光鮮奪目,文字越來越寥寥,每每排不成陣勢。這也是人們(men) 常說的,我們(men) 進入了“讀圖時代”。

  在一個(ge) 媒介發達的時代,不少人覺得,圖片才是傳(chuan) 播的王道。高速的時代應有高速的傳(chuan) 播,文字的製作、流傳(chuan) ,自然都是越簡越好,因為(wei) 沒有人願意閱讀長篇大論。

  文字退居次席,果真是值得慶賀的事嗎?就知識的傳(chuan) 播而言,就未必正確。因為(wei) ,我們(men) 付諸報紙、雜誌、書(shu) 籍、網絡上的文字,並非僅(jin) 僅(jin) 隻是為(wei) 了傳(chuan) 遞消息,至少在潛移默化之中,它們(men) 還肩負著辨析事理、論說公道、傳(chuan) 遞知識、弘揚精神的功能,這些無疑都需要文字的積極參與(yu) 才能達成。

  每一種對方便的禮讚,都需要警惕它是否隻是懶惰的借口。圖片更多依賴於(yu) 形象思維,文字更多依賴於(yu) 邏輯思維,當人們(men) 過於(yu) 追求直觀的形象感受時,長期以來培養(yang) 形成的邏輯思維能力,會(hui) 不會(hui) 受到損害?更重要的是,人們(men) 培養(yang) 這種邏輯思維能力的意識,是不是也會(hui) 隨之被忽視、被邊緣化?

  在幾十年前,電視媒體(ti) 的流行,帶來平麵化、娛樂(le) 化趨向。對此,美國人尼爾·波茲(zi) 曼表達了自己的憂思:“我們(men) 的問題不在於(yu) 電視為(wei) 我們(men) 展示具有娛樂(le) 性的內(nei) 容,而在於(yu) 所有的內(nei) 容都以娛樂(le) 的麵目表現出來。”這種泛娛樂(le) 化的一個(ge) 表現就是拒絕思考、拒絕承擔,甚至拒絕意義(yi) ——而文字恰恰是表達思考、承載意義(yi) 的最佳載體(ti) 。人們(men) 疏遠了文字,是否正預示著泛娛樂(le) 化潮流的大行其道?

  如果文化變成一場滑稽戲,那必將帶來文化的枯萎。當人們(men) 被淹沒在平麵、繁瑣的事物之中,依賴感官的刺激,追逐簡單的娛樂(le) ,為(wei) 技術帶來的變化沾沾自喜,可能走向的卻是反麵。

  時代進步,科技發展,是好事,但是過多的“技術依賴”、感官刺激卻未必值得慶賀。一些本應保留複雜與(yu) 深刻的東(dong) 西,比如文字,在技術麵前一簡再簡,最後成為(wei) 屏幕的點綴、圖片的補白,這是令人擔憂的。因此,與(yu) 其急著為(wei) 讀圖時代振臂歡呼,不如先看看這個(ge) 潮流會(hui) 帶來什麽(me) 。畢竟,隨波逐流是很容易的,而我們(men) 更需關(guan) 注的,則是這潮流將把我們(men) 帶往何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