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完整社區?多地積極探索交出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發稿時間:2025-02-27 14:06:49 來源:央視網
接下來關(guan) 注你我身邊的社區建設話題。您知道什麽(me) 是完整社區嗎?這是我國自2023年開始在全國進行試點的一項城市更新建設內(nei) 容。簡單說,就是通過補齊社區裏的購物修補、托幼養(yang) 老、看病休閑、物業(ye) 管理等設施上的短板,讓大家的生活更便捷。
記者27日從(cong)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了解到,今年將在各地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完整社區建設覆蓋範圍,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表示,截至目前,各地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試點社區共建設改造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老年服務站、社區食堂、托兒(er) 所、幼兒(er) 園、社區衛生服務站、便民商業(ye) 網點、無障礙設施、社區公共充電樁、足球場等各類設施7577個(ge) ,累計總投資約110.6億(yi) 元,惠及居民約108.7萬(wan) 人。
今年,在總結全國106個(ge) 完整社區試點和各地3000個(ge) 樣板經驗基礎上,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將加快製定完整社區建設擴麵增效提質的行動方案,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建築節能與(yu) 科技司副司長張雁稱:“摸清社區的養(yang) 老、托育、停車、充電、活動場地等設施建設和服務的短板弱項。統籌相關(guan) 資源,吸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改造等方式,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精細化服務。”

按照要求,今年各地完整社區的建設將進一步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一老一幼”等設施建設,通過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製,來解決(jue) 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播放視頻畫中畫關(guan) 注完整社區建設:聽取居民意見 讓社區生活更便捷
目前,各地圍繞如何讓社區服務變得更完整,在積極探索經驗、方法和路徑。最近,位於(yu) 寧夏銀川的一個(ge) 社區就正在圍繞今年完整社區怎樣建設,向居民征求意見,一起跟隨記者去社區看一看。
銀川金鳳區民生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這兩(liang) 天剛剛挨家挨戶做完居民意見的調研。作為(wei) 全國106個(ge) 完整社區建設試點之一,他們(men) 小區去年剛把一個(ge) 近2000平方米的商業(ye) 空間改造成了綜合鄰裏中心,讓居民們(men) 有了公益食堂、健康服務站等便民生活設施。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多天的走訪發現,這個(ge) 小區有37棟居民樓、5200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就占25%。大家的意見主要集中在電梯和慢行步道等問題上。與(yu) 此同時,對於(yu) 有著1000多輛電動自行車的社區而言,目前僅(jin) 能提供75個(ge) 充電口,也成了大家意見集中的焦點。

經過梳理,社區把今年居民的意見反饋給了有關(guan) 部門。有關(guan) 部門表示,今年將為(wei) 社區更換42部舊電梯,對原有的1000米人行道進行修整等工作。此外,還將在社區內(nei) 增加80個(ge) 電動車充電口,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生活便利。

銀川市金鳳區民生花園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燕稱:“因為(wei) 我們(men) 完整社區就是要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按照居民最需求的、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原則,我們(men) 都會(hui) 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居民去實現。”
播放視頻畫中畫關(guan) 注完整社區建設:科學規劃“找”空間 讓居民生活更舒適
征求了居民意見之後,如何將這些需求在改造中盡可能去實現,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wei) 此,各地積極嚐試“開門編規劃”,將規劃真正地做到居民的心坎裏。
重慶北碚區這處廣場,幾年前還是個(ge) 髒亂(luan) 差的荒坡。在當地決(jue) 定對它進行改造的時候,改造的難點不在於(yu) 清運地上的垃圾,而是這塊地到底能用來幹什麽(me) ,應該怎麽(me) 規劃。

針對重慶山城地貌的特點,當地住建部門在多次走訪當地居民和周邊單位後,提出了匯集邊坡治理、閑置土地改造、緩解停車難等問題於(yu) 一身的設計方案。

因為(wei) 有了明確的規劃目標,既有建築空間的改造速度也在加快。這兩(liang) 天,在廣場的對麵,一處集便民服務、文化活動、休閑健身為(wei) 一體(ti) 的社區服務中心正在加緊建設。

據介紹,目前重慶以5個(ge) 全國完整社區試點為(wei) 抓手,因地製宜探索建設方法、創新建設模式、完善建設標準,已在590個(ge) 城市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編製了完整社區建設項目清單,截至去年年底,238個(ge) 項目已完成建設。
播放視頻畫中畫關(guan) 注完整社區建設:智能化服務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之外,今年在各地完整社區加速推進過程中,如何通過更多智能化服務來提升小區服務水平,特別是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成為(wei) 了各地積極探索的重點之一。
杭州市西湖區的翠苑一區小區建成於(yu) 上世紀80年代,居民們(men) 反映最大的問題就是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去年,經過完整社區改造後,小區雖然增加了200多個(ge) 車位,但想停車依然不容易。怎麽(me) 辦呢?

杭州市西湖區翠苑一區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項菲菲稱:“在居民回家之前,就可以點開我們(men) 翠苑未來社區的一個(ge) 小程序,上麵就能看到實時的停車情況。藍色是空餘(yu) 的車位,白色是已停放的車位。”
原來,為(wei) 了切實解決(jue) 不好停車的問題,社區將全部車位錄入數字化平台,開發了停車小程序,同時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以此大大提升小區車位的利用效率。如今,800多個(ge) 車位基本上可以動態解決(jue) 1000餘(yu) 輛車的停車需求。

在西湖區的北山街道,當地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就積極引入智慧養(yang) 老模式。
杭州市西湖區居民陳雪芬稱:“暖風一按這個(ge) 調節按鈕就可以調節,不用擔心冬天洗澡冷得哆嗦了,還裝了扶手、安全設施,為(wei) 老人帶來了安全的保障,老人的的確確心裏感到幸福感滿滿。”

在廣西,當地圍繞如何讓社區治理更加智能,正在19個(ge) 社區試點推進,在建立智慧物業(ye) 管理服務平台的基礎上,嚐試將家政保潔、養(yang) 老托育等社區到家服務整合在一起,同時他們(men) 還正在接入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業(ye) 資源,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而在江西,76個(ge) 社區正在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完善社區嵌入式服務,提高社區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是這些社區正在著力突破的一項重要工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