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區

文章

創新協同機製 推進協同發展

發稿時間:2025-02-27 11:24:4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記者 萬(wan) 秀斌 張誌鋒 邵玉姿

  一個(ge) “窗口”,連通三地。

  登錄河北省經營主體(ti) 跨區域遷移“一窗通”平台,上傳(chuan) 材料,僅(jin) 15分鍾,北京中啟標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怡明就完成了公司遷往石家莊的準遷申請,兩(liang) 天後拿到新的營業(ye) 執照。

  公司遷移,原先要“兩(liang) 地申請、多次往返”,如今“一地申請、隻跑一次”。便捷的背後是京津冀協同機製不斷完善:三地政務服務管理部門深化對接、協同推進,共同推動1053個(ge) 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202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時強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並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時強調:“要破除製約協同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ti) 製機製障礙,構建促進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製度保障。”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十年,河北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深化、做實協同工作機製為(wei) 抓手,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打破壁壘,構建常態化協同機製

  “水麵上漂著枯樹枝等垃圾雜物,我先拍照記錄”“我通知屬地河長,聯係環衛部門盡快清理”……

  老龍河武廊交界處的一座公路橋邊,來自河北廊坊市、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三地河(湖)長辦的多名工作人員,正在對交界段河湖開展聯合巡查。

  巡查過後,三地河(湖)長辦召開聯席會(hui) 議,進一步細化河道上下遊、左右岸聯防聯治工作舉(ju) 措。2024年,廊坊市分別與(yu) 通州區、武清區簽訂《建立跨界河流“聯席聯巡聯防聯控”機製合作協議》,構建協同治理體(ti) 係,交界河道治理難題迎刃而解。

  “要事有統籌、任務有督辦、落實有專(zhuan) 班”,河北與(yu) 京津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持續破解製約協同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ti) 製機製障礙,建立健全京津冀黨(dang) 政主要領導、副省(市)長、聯合辦、專(zhuan) 題工作組四個(ge) 層麵工作機製。

  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大廳,從(cong) 北京來到雄安的程雙來無須重新考試,通過直接認定,完成了北京的二級建造師執業(ye) 資格在河北省的注冊(ce) ,拿到了新證書(shu) 。

  除了推出209項資質資格互信互認,雄安新區加快推進京雄政務服務事項同標、數據同享、水平同質,實現192項事項京雄同城化辦理,與(yu) 北京市級及12個(ge) 區建立互聯互辦機製,3500餘(yu) 項北京市區兩(liang) 級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雲(yun) 窗口”在雄安新區跨區域通辦。

  “原本還想著辦事少不了要跑回北京,沒想到,現在‘離開北京,仍在北京’,特別方便。”程雙來說。

  “雄安新區全方位強化製度支撐,形成‘北京+雄安’月度會(hui) 商機製,不斷推動辦理事項與(yu) 北京統一,服務質效與(yu) 北京持平。”雄安新區營商環境局局長高立春說。

  創新協同,助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生產(chan) 、組裝、調試,保定市滿城區,京投裝備河北京車智能製造基地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作業(ye) 繁忙。製造基地總經理錢兆勇介紹,迄今基地已交付18種車型、1000餘(yu) 輛車輛。

  北京研發,河北轉化。京投裝備河北京車智能製造基地成立以來,由京投裝備技術研究院研發的18種車型,全部在保定實現轉化。“我們(men) 還搭建雙向人才培養(yang) 機製,北京設計人員到保定掛職,了解生產(chan) 製造流程,保定工藝人員借調到北京學習(xi) 設計原理,培養(yang) 更多複合型人才。”錢兆勇說。

  打通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通道,河北持續拓展“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模式,加快推進京津優(you) 質科技成果在當地轉化,2024年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1092.2億(yi) 元、同比增長34.8%。

  創新機製釋放創新活力。2024年5月,在天津舉(ju) 行的2024年京津冀黨(dang) 政主要領導座談會(hui) ,通過了推動6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圖譜落地的行動方案,其中河北牽頭抓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產(chan) 業(ye) 鏈建設。

  壩上草原,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熱潮湧動。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智能機械臂擺動,自動化生產(chan) 線有序運轉,平均每90秒下線一輛新車;京西智控(張家口)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液壓集成全主動式減震器生產(chan) 線投產(chan) 運營,其自主研發的磁流變減震器拿到145項專(zhuan) 利……入駐汽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近百家,張家口南山汽車產(chan) 業(ye) 基地加速構建集整車製造、零部件生產(chan) 等融合的集群化發展格局。

  渤海之濱,機器人產(chan) 業(ye) 鏈持續延展。唐山機器人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孵化中心,英萊科技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塊可匹配40多種焊接機器人的傳(chuan) 感器進行智能識別焊縫測試,該傳(chuan) 感器應用了公司近60項專(zhuan) 利技術;百川機器人共享製造工廠,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郵電大學等12家京津研發團隊來到這裏,開展樣品試製、試生產(chan) ……24個(ge) 省級以上機器人研發平台帶動,唐山已形成集研發、生產(chan) 、服務於(yu) 一體(ti) 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集群。

  深化跨區域鏈長製,製定產(chan) 業(ye) 鏈圖譜。河北堅持“一鏈一策”,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開展“車路雲(yun) 一體(ti) 化自動駕駛基礎係統”築基工程揭榜,聚焦機器人產(chan) 業(ye) 建立三地招商部門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招商機製……2024年,京津冀三地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到71.47萬(wan) 輛,其中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到35.67萬(wan) 輛;機器人產(chan) 量達到3.3萬(wan) 台(套),同比增長近一倍。

  “三地將進一步深化產(chan) 業(ye) 合作,在對接、服務京津中加快推進自身產(chan) 業(ye) 發展。”河北省工信廳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張欣表示。

  一卡通行,推動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2024年12月30日上午,京蔚高速全線建成通車,徹底打通了北京通向河北的“西大門”,再一次拉近京冀兩(liang) 地距離。“以前去北京至少要3個(ge) 小時,現在2個(ge) 小時。”高速通到“家門口”,在北京求學、家住蔚縣的趙子微喜不自禁。

  這是一條協同的“路”。“攻克兩(liang) 地交界處——小龍門隧道建設時,京冀兩(liang) 地以‘相擁式共建’的方式化解了多處溶洞裂隙等建設難題,確保全線如期通車。”河北高速集團建設管理部副部長柴飛說,京冀兩(liang) 地交通運輸部門建設時實行“一周一會(hui) ”,召開協調會(hui) 40餘(yu) 次。

  機製形成合力,三地高速公路網越織越密,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逐漸形成,推動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手持社會(hui) 保障卡,廊坊市廣陽區居民劉廷仁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就醫更方便了。“無須備案,出示河北社保卡就能在北京的醫院住院看病,出院時還能直接進行醫保報銷結算。”劉廷仁說,去年他先後兩(liang) 次在北京住院做手術,花了20多萬(wan) 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了10多萬(wan) 元,大病保險報銷了4萬(wan) 多元。

  對北京市民王瑩瑩來說,社會(hui) 保障卡讓她的探館之旅更便利了。從(cong) 北京坐高鐵1小時直達石家莊,王瑩瑩刷北京電子社會(hui) 保障卡,坐上了石家莊地鐵1號線,在博物院站下車後,再次憑卡進入河北博物院遊玩,“一卡通行,社保卡的功能越來越豐(feng) 富了。”

  2024年9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協同立法,出台推進京津冀社會(hui) 保障卡一卡通規定,加強區域協作,拓展應用場景,優(you) 化服務保障,推動一卡多用、跨省通用。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實現25項人社服務事項、6.4萬(wan) 多家醫療機構、3900多條交通線路、193家旅遊景區、23家博物館、171家圖書(shu) 館等“一卡通”應用。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十年,已邁向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以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為(wei) 統領,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為(wei) 動力,三地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