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教育新規出台 新學期,這些變化與你有關
發稿時間:2025-02-17 15:01:5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開學啦
近期,全國各地學校陸續開學
今年1月以來
學籍管理、保障體(ti) 育活動時間等
多項教育新規出台
新學期 新氣象
這些變化與(yu) 校園生活息息相關(guan)
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
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製定了兩(liang) 步走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到2027年,教育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
《綱要》提出,推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幼兒(er) 園招收2至3歲幼兒(er) 。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

2025年春季學期,天津、湖南、河北等多地出台新舉(ju) 措,要求確保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
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天津市所有公辦、民辦中小學將進一步優(you) 化體(ti) 育課、課間等時間安排,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ti) 育課,高中階段學校每周開設3-5節體(ti) 育課。
湖南省教育廳發布通知,自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義(yi) 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所有班級每天開設一節體(ti) 育課,保障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
河北省教育廳出台新措施,決(jue) 定自2025年春季新學期起,在全省中小學推行優(you) 化課程安排等11條措施,確保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活動時間不低於(yu) 2小時。

課間時間延長至15分鍾
近年來,中小學“課間十分鍾”消失現象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為(wei) 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去年秋季學期,北京、福建等多地已將課間時間由10分鍾延長至15分鍾,今年春季學期,又有多地宣布延長課間時間。
江蘇省教育廳印發通知,明確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省義(yi) 務教育學校落實15分鍾課間時長。
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湖南省義(yi) 務教育學校原則上落實課間時長由10分鍾改為(wei) 15分鍾,保證每天30分鍾大課間時長和兩(liang) 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課間時間內(nei) )。
從(cong) 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海南省義(yi) 務教育學校課間休息時間調整為(wei) 不少於(yu) 15分鍾,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鍾的大課間。
2025年春季學期,廣州市小學課間10分鍾調整為(wei) 15分鍾,初中下午課間10分鍾調整為(wei) 15分鍾。
學校應每學期核準一次學生學籍
日前,教育部印發修訂版《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凡在依法依規設立學校就讀的學生均須建立學籍;學校應當至少每學期核準一次學生學籍,確保人籍一致、學籍變動手續完備、學生基礎學籍信息和學籍變動信息準確;嚴(yan) 肅、及時處理檢查中發現的人籍分離、空掛學籍等問題。
《辦法》包括學籍建立與(yu) 更新、學籍變動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辦法》突出教育公平,對跨省轉學、省內(nei) 轉學等學籍變動條件進一步做了細化規範。明確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學生學籍轉接的核辦工作。同時要求,進一步簡化跨省轉學材料,實現跨省轉學“一網通辦”。
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
為(wei) 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更加重視激發學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指南》提出,根據教學需要配齊配足小學科學教師,確保科學教師具有科學類相關(guan) 學科教師資格證,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背景的碩士學位科學教師。
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鼓勵並支持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學家、理工科專(zhuan) 家擔任科學副校長。

配足補齊校園足球、籃球、排球專(zhuan) (兼)職教師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ti) 育教師隊伍建設若幹舉(ju) 措的通知》,這是首個(ge) 專(zhuan) 門針對體(ti) 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通知》提出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包括:
提出學校要按照不高於(yu) 班師比小學5:1、初中6:1、高中8:1的標準配備體(ti) 育專(zhuan) 任教師,並且針對體(ti) 育教師招聘條件做了明確要求。
完善體(ti) 育教師考核評價(jia) 機製,體(ti) 育教師享受與(yu) 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
突出對“三大球”教師隊伍的重視。明確提出配備要求,強調采取多種方式配足補齊校園足球、籃球、排球專(zhuan) (兼)職教師。

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
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為(wei) 切實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及時發現並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多地部署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上海市發布校園食品安全有關(guan) 事項提示,要求對操作區域和就餐場所,設施設備及餐用具等進行全麵清潔和消毒。對上學期留存的食品原料進行全麵清理,及時清除、銷毀超過保質期或感官異常(如腐敗變質等)的食品原料。
重慶市七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監督辦法》,要求各學校(園)每月研究部署1次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每年至少開展1次製度自查、有條件的學校應實行家長陪餐製度。非寄宿製學校不得在校內(nei) 設置食品小賣部(超市)或自動售賣機,已經設置的應逐步退出。
遼寧省九部門印發了《遼寧省關(guan) 於(yu) 加強學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梳理和盤點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重點內(nei) 容和關(guan) 鍵環節,強化kaiyun电子平台和實操指導,保障學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規範。

三種情形將不被授予學位或撤銷學位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正式實施。這是自198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以來,我國學位法律製度的首次全麵修訂,新頒布的《學位法》從(cong) 多個(ge) 方麵回應了社會(hui) 關(guan) 注和師生關(guan) 切,明確了學位授予單位不授予學位或者撤銷學位的具體(ti) 情形等。
學位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學位申請人、學位獲得者在攻讀該學位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學位評定委員會(hui) 決(jue) 議,學位授予單位不授予學位或者撤銷學位:
(一)學位論文或者實踐成果被認定為(wei) 存在代寫(xie) 、剽竊、偽(wei) 造等學術不端行為(wei) ;
(二)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學資格、畢業(ye) 證書(shu) ;
(三)攻讀期間存在依法不應當授予學位的其他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