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人類文明新形態中的數字文明

發稿時間:2025-02-11 10:31:0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龔群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催生了一係列以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為(wei) 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改變人類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的經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正在重塑人類社會(hui) 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hui) 治理等各領域和全過程,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和前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向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致的賀信中指出:“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wei) 人類謀進步的曆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you) 化數字社會(hui) 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築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數字文明”概念的明確提出,是在當今世界數字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對數字經濟重大作用的深刻把握。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表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2023年我國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3.9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達42.8%,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66.45%,較上年增長3.7萬(wan) 億(yi) 元,增幅擴張步入相對穩定區間,數字經濟有效支撐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對於(yu) 當代人類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作用以及社會(hui) 經濟形態的深刻改變,足以用一種“文明”來概括,它表明一個(ge) 以數字為(wei) 符號的文明時代的到來。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正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列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如何理解當代中國語境下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與(yu) 數字文明兩(liang) 者的關(guan) 係?要回答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需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的文明觀展開討論。

  文明與(yu) 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

  馬克思主義(yi) 的文明觀認為(wei) ,人類社會(hui) 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發展。工具的變革作為(we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推動人類社會(hui) 從(cong) 一種文明形態轉變為(wei) 另一種文明形態。從(cong) 手工工場到工廠再到現代化大工廠的生產(chan) ,機器代替手工勞動,人類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進入高速發展的曆史時期。人類的前三次工業(ye) 革命(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標誌都是使用工具的進步和革命,即對人力的解放。以對人的智能的解放為(wei) 起點的智能革命,誕生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標誌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正在深刻改變著人類社會(hui) 的各個(ge) 方麵。

  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人類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進步與(yu) 發展,與(yu) 人的主體(ti) 性的進步與(yu) 發展、人類經濟形態的進步與(yu) 發展、人類交往關(guan) 係的進步與(yu) 發展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人類主體(ti) 的進步與(yu) 發展,是從(cong) 擺脫對人的依賴關(guan) 係到擺脫對物的依賴關(guan) 係,而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相對應的社會(hui) 文明形態也從(cong) 奴隸製文明、封建製文明、資本主義(yi) 文明發展到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社會(hui) 文明形態的改變不僅(jin) 意味著社會(hui) 階級關(guan) 係和交往關(guan) 係的變化,而且意味著人的生存狀態的改變。唯物史觀視域下的文明觀,既堅持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動力觀,同時強調人的發展以及人的狀況的改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核心要素。建立在現代工業(ye) 發達的生產(chan) 力之上的資本主義(yi) 文明,創造了人類空前巨大的社會(hui) 財富。然而,資本主義(yi) 文明是在資本對雇傭(yong) 勞動的奴役與(yu) 剝削的基礎上建立的,並且將作為(wei) 主體(ti) 的人與(yu) 自然客體(ti) 對立起來,以對自然的征服為(wei) 前提,從(cong) 而造成了空前的生態危機。因此,雖然從(cong) 文明的曆史形態比較而言,資本主義(yi) 文明擺脫了以往文明形態中的人對人的依賴,轉變為(wei) 人對物的依賴,有了曆史的進步和更多的自由,但仍然沒有擺脫資本對人的奴役。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提倡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克服了資本對人的奴役以及資本主義(yi) 文明條件下人的內(nei) 在困境,追求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和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堅持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追求的價(jia) 值目標,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文明觀的核心觀點,即人類文明進步與(yu) 發展的核心要義(yi) 是人的進步發展。因此,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人類文明動態發展的維度上,超越了以往人類曆史上的諸多文明形態,尤其是資本主義(yi) 的文明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與(yu) 數字文明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在特殊性中蘊含著普遍性,蘊含著對於(yu) 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意義(yi) 的文明特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全麵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hui) 主義(yi)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在這一進程中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追求現代化和人類文明意義(yi) 上的體(ti) 現,同時也是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體(ti) 現。例如,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沒有和平,人類的現代化發展就會(hui) 受到挫折,人民的幸福就得不到保障,而全人類的和平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追求。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體(ti) 現了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全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數字經濟雖然目前在我國GDP所占比重還沒有超過一半,但數字文明是對全麵數字經濟生活到來的一種預見表達。2016年9月,在G20杭州峰會(hui) 上製定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yu) 合作倡議》中,給出共識性較高的“數字經濟”的定義(yi) ,即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wei) 重要載體(ti) 、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wei) 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you) 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係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可分為(wei) 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指的是與(yu) 信息技術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則泛指所有其他生產(chan) 領域、教育領域、生活領域以及社會(hui) 治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數字產(chan) 業(ye) 化,已經在經濟領域裏發揮其作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巨大作用,而產(chan) 業(ye) 數字化,也日益廣泛和深入地融入人類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hui) 生活的眾(zhong) 多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大語言模型的運用,以及人工智能從(cong) 可執行單項式任務發展為(wei) 可執行多項式任務,意味著人工智能正快速向通用型發展。一個(ge) 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也就意味著一個(ge) 全新的數字文明時代的到來。

  數字經濟不僅(jin) 激發了巨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而且正在改變人們(men) 的社會(hui) 生活狀態,進而我們(men) 可以從(cong) 文明的意義(yi) 上來看待數字經濟形態。文明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或人的生存方式,數字化經濟必然帶來數字化的生存,從(cong) 而使得數字化生存成為(wei) 一類文明生存狀態。因而必須在本體(ti) 論、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意義(yi) 上,擴展我們(men) 對人的認識,即人不僅(jin) 是生理性、精神性、具身性存在,也是數字化的符號性存在。因此,我們(men) 不僅(jin) 要從(cong) 現實社會(hui) 關(guan) 係來把握人和人的實踐活動,而且要從(cong) 數字集合體(ti) 存在的意義(yi) 上來認識人的存在。

  在全球性的數字經濟浪潮中,西方發達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以美國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在資本主義(yi) 文明的背景下,西方數字經濟的發展被人們(men) 認為(wei) 西方經濟已進入數字資本主義(yi) 時代。數字資本主義(yi) 並沒有改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揭示的資本貪婪、壓榨勞動者、唯利是圖的本性,而資本逐利的本性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就更為(wei) 顯著。資本在數字經濟中的超額利潤表明,數字霸權也就是資本霸權。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發展數字經濟,同樣應當看到資本所具有的巨大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曆史地、發展地、辯證地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hui) 存在的各類資本及其作用。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下,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chan) 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發揮資本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積極作用”。為(wei) 了克服資本的消極麵,激活資本的積極麵,在利用資本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我們(men) 應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公平正義(yi)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cong) 而發展和創造服務於(yu) 人民的數字經濟和數字文明。

  數字文明建構與(yu) 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人類文明新形態下的數字文明,體(ti) 現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追求和價(jia) 值目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這既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隻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hui) 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數字文明強調人民是數字經濟的主體(ti) ,人民的利益與(yu) 需要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因此,以開放的心態包容和接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不斷鞏固具有中華文明底蘊的中華民族文化主體(ti) 性,是人類文明新形態下的數字文明建構與(yu) 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

  人類文明新形態下的數字文明,是實現馬克思主義(yi) 的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理想的現實環節。從(cong) 人類文明的曆史發展來看,文明成就最終都體(ti) 現在人的發展上,人是現代化轉型的建設主體(ti) ,同時也是受益主體(ti) 。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生態,從(cong) 根本上看,是為(wei) 了人更好地生存與(yu) 發展。數字經濟拓展了人的存在空間,即不僅(jin) 是在物理空間的存在,而且是在虛擬空間的存在,給了人類生存更大的自由度。要從(cong) 根本上克服資本的勞動關(guan) 係給人帶來的異化與(yu) 人性的扭曲,為(wei) 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提供物質技術上的支持,離不開數字文明的發展。不過,人的數字化也帶來相應的社會(hui) 難題與(yu) 哲學問題,如:現實中的個(ge) 人權利如何延展到數據性存在?數字文明時代如何把握人的概念?人不僅(jin) 是生命的主體(ti) ,社會(hui) 行動的主體(ti) ,而且是數據主體(ti) ,這需要我們(men) 以數據性存在重思人與(yu) 社會(hui) 以及人與(yu) 人的社會(hui) 關(guan) 係,從(cong) 數據意義(yi) 上擴展人存在的意義(yi) 。

  人類文明新形態下的數字文明,體(ti) 現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追求數字文明,不是追求數字霸權,而是以數字經濟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國人民。在追求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men) 黨(dang) 強調尊重世界各國的民族文化傳(chuan) 統,堅持和而不同、美美與(yu) 共,反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提倡文明交流互鑒,倡導營造一個(ge) 公平正義(yi) 的國際環境。因此,我們(men) 要堅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順應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潮流,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讓數字經濟和數字文明造福於(yu) 全人類。

  (作者:龔群,係教育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dong) 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