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縣:實行“三融”並舉 發展“歸雁”經濟
發稿時間:2025-01-24 14:58:03 來源:平江縣委改革辦
近年來,平江縣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把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作為(wei) 興(xing) 產(chan) 業(ye) 、促增收的重要抓手,2023年,平江獲評湖南省農(nong) 村創業(ye) 典型縣。2024年9月,平江縣在全國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現場會(hui) 上作交流發言。
一、實施背景
近年來,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激發了全社會(hui) 創新創業(ye) 創造活力,助推了脫貧攻堅,加快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了城鎮化建設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穩定擴大就業(ye) 效果逐步顯現。但同時,隨著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的增多,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製約了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2024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ti) 學習(xi) 中強調,要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政策。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堅持外出就業(ye) 和就地就近就業(ye) 並重,多措並舉(ju) 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引導外出人才返鄉(xiang) 、城市人才下鄉(xiang) 創業(ye) 。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防止因失業(ye) 導致規模性返貧。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明確提出“統籌城鄉(xiang) 就業(ye) 政策體(ti) 係,同步推進戶籍、用人、檔案等服務改革,優(you) 化創業(ye) 促進就業(ye) 政策環境,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ye) 形態”。近三年來,平江縣通過加強聯絡、整合資源、優(you) 化服務,實現了在外務工人員由“孔雀東(dong) 南飛”到“群雁爭(zheng) 相歸”的轉變,吸引返鄉(xiang) 創業(ye) 6.8萬(wan) 人,新增市場主體(ti) 2.26萬(wan) 家,帶動就業(ye) 23萬(wan) 餘(yu) 人,人均年增收1.3萬(wan) 元。
二、做法成效
(一)政企融通,吸引“鴻雁”返巢。做好鄉(xiang) 情文章,讓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回得來、留得住。一是常態化聯絡。每逢“三節”通過書(shu) 信、電話等方式,宣傳(chuan) 家鄉(xiang) 變化、增進政企感情;每季度寄送《平江風情》專(zhuan) 刊,讓寓外鄉(xiang) 友及時了解平江工作動態;今年來,縣鄉(xiang) 兩(liang) 級主要負責人外出聯絡鄉(xiang) 友230餘(yu) 次。二是精準化招引。持續開展“迎老鄉(xiang) 、回故鄉(xiang) 、建家鄉(xiang) ”活動,組建異地商會(hui) (聯絡處)24個(ge) ,及時更新寓外鄉(xiang) 友信息庫,掌握創業(ye) 意願等信息;每年定期更新平江投資項目信息庫,2023年來“點對點”推送信息318條,引進鄉(xiang) 友項目96個(ge) 、總投資192億(yi) 元。三是多樣化激勵。先後下發《平江縣促進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創新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關(guan) 於(yu) 評選平江縣第二屆“傑出平商”實施方案》,打造舒適的創業(ye) 空間,降低創業(ye) 門檻,同時對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的傑出鄉(xiang) 友,給予政治地位、榮譽激勵,先後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等8位院士專(zhuan) 家擔任縣政府顧問、483位鄉(xiang) 友擔任榮譽村支部書(shu) 記;評選表彰“傑出平商”105人,推選省市縣“兩(liang) 代表一委員”102人;編寫(xie) 出版《平江鄉(xiang) 友典型報告文學集》等書(shu) 籍,大力弘揚他們(men) 的奮鬥故事和反哺精神。
(二)資源融匯,激勵“頭雁”爭(zheng) 鳴。集中優(you) 勢資源,全力支持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一是強化要素保障“搭舞台”。抓好“五好”園區建設,“量身定製”標準廠房81萬(wan) 平方米,讓初創者“拎包入駐”;2023年以來,新入駐園區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58家。常態組織銀企洽談,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累計授信36億(yi) 元、發放貸款24億(yi) 元。深化校企合作,與(yu) 中南大學、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等5所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2個(ge) ,幫助企業(ye) 引進和培養(yang) 高端、緊缺人才800餘(yu) 名。在全國開辦首個(ge) 辣條專(zhuan) 業(ye) 班,培養(yang) 輸送專(zhuan) 業(ye) 人才200多人。全麵深化縣域金融服務,設立應急轉貸基金,建立降費貼息配套優(you) 惠政策,創新推出契合中小微企業(ye) 、農(nong) 戶的信貸產(chan) 品,破解返鄉(xiang) 創業(ye) 貸款難、融資難等問題。二是暢通循環渠道“強引擎”。依托“四好農(nong) 村路”全國示範縣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大力推進“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讓原料、產(chan) 品能夠快速進出,有力助推了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電商業(ye) 務發展。2023年以來,電商眾(zhong) 創空間新入駐企業(ye) 58家,帶動1.36萬(wan) 個(ge) 市場主體(ti) 拓展電商業(ye) 務,完成電商交易額130億(yi) 元、增長5.3%,幫助了12萬(wan) 餘(yu) 人就業(ye) 。三是依托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育龍頭”。持續放大“中國辣味休閑食品之都”“中國雲(yun) 母製品之都”“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效應,支持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做大做強。2023年,全縣共有休閑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461家,總產(chan) 值達400多億(yi) 元,其中勁仔食品5年內(nei) 成功上市,麻辣王子2023年產(chan) 值突破10億(yi) 元、增長46.7%,兩(liang) 家企業(ye) 年納稅均超過1億(yi) 元;雲(yun) 母紙年銷售量占全國65%的份額;16家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或3A級景區。
(三)服務融合,促進“群雁”齊飛。強化惠企服務,努力營造良好的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環境。一是全過程幫扶。推行“一站式”代辦服務,行政審批效率提速65%以上;頂格落實各級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近三年依法依規為(wei) 返鄉(xiang) 企業(ye) 減、免稅費4.18億(yi) 元;持續開展“三送三解三優(you) ”等行動,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解決(jue) 難題2900多個(ge) 。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高標準建設公共實訓基地,2023年來提供技能訓練等服務超6000人次;組織開展各類招聘會(hui) 50場,吸引7900餘(yu) 人返鄉(xiang) 就業(ye) 。二是全鏈條培育。以積極創建國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為(wei) 契機,支持休閑食品、茶葉、油茶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打造集原材料供應、產(chan) 品加工、銷售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和市場,2023年實現茶葉綜合產(chan) 值23.3億(yi) 元;油茶林種植麵積達75萬(wan) 畝(mu) ,年綜合產(chan) 值達26億(yi) 元;辣條年產(chan) 值220億(yi) 元,占到全國1/3以上的份額,並遠銷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三是全方位推介。通過舉(ju) 辦重大節會(hui) ,積極對接中央、省、市媒體(ti) ,重點推介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產(chan) 品,鼓勵企業(ye) 創建品牌,提升知名度,“平江高山茶”“平江麵筋”“平江醬幹”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平江白術”“平江煙茶”獲評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大幅提升,鄉(xiang) 友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底氣越來越足。
三、經驗啟示
平江縣以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為(wei) 抓手,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穩增長、穩就業(ye) 、促發展、惠民生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生動的實踐帶給我們(men) 如下啟示:
(一)用心用情,引入發展活力。平江縣以鄉(xiang) 情、鄉(xiang) 愁為(wei) 紐帶,以龍頭企業(ye) 、領軍(jun) 人才為(wei) 支撐,紮實推進引老鄉(xiang) 、回故鄉(xiang) 、建家鄉(xiang) ,使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成為(wei) 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勁動能。
(二)聚智聚力,共添發展動力。深入分析,以縣域縣情的優(you) 勢資源為(wei) 基礎,以市場為(wei) 導向,發展有特色、有附加值、帶動性強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深化聯動精準招商,實現“引進一個(ge) 、帶動一批”。
(三)統合統籌,匯聚發展合力。針對痛點、難點問題,加強統籌,在惠企服務上下功夫,不斷在支持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過程中強化“先富帶後富”體(ti) 製機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