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黨(dang) 建設

文章

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發稿時間:2025-01-22 15:40:1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劉  偉(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能不能駕馭好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從(cong) 根本上講取決(jue) 於(yu) 黨(dang)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去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進一步深化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強調“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關(guan) 鍵時刻、重要節點,黨(dang) 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jue) 策部署,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這是全黨(dang) 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識,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men) 在困難和挑戰麵前做好經濟工作的決(jue) 心和信心。

  我國經濟發展實踐中形成的規律性認識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是執政黨(dang) ,抓好經濟工作責無旁貸、義(yi) 不容辭。”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從(cong) 我國經濟發展實踐中形成的一條重要規律性認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充分證明,在關(guan) 鍵時刻、重要節點,正是因為(wei)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及時研判形勢、科學決(jue) 策部署,才確保了我國經濟戰勝風險挑戰,行穩致遠。

  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麵對這場世紀疫情,一些國家選擇“躺平”應對,給全球經濟蒙上陰影。我們(men) 黨(dang) 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依托強大綜合國力,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在最短時間集中最大力量阻斷疫情傳(chuan) 播。同時,穩妥有序放開經濟和社會(hui) 活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複工複產(chan) ,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hui) 運行秩序,努力將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衝(chong) 擊和影響降到最低。到當年4月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複工率超過99%,中小微企業(ye) 複工率達到88.4%,重大項目複工率超過95%。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才使我國經濟在世界各國中率先複蘇,2020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長2.2%。比較來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當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為(wei) -2.7%,其中美國經濟增速為(wei) -2.2%,日本經濟增速為(wei) -4.2%,歐元區經濟增速為(wei) -6.1%,我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

  又如,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向外看,國際環境更加嚴(yan) 峻複雜,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個(ge) 別國家對我國遏製打壓持續加碼;向內(nei) 看,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經濟工作進行係統部署,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判經濟形勢,把握經濟總體(ti) 態勢,及時調整經濟政策。2024年二季度後期特別是進入三季度,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市場預期走弱,海內(nei) 外憂慮情緒有所蔓延。當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果斷部署,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從(cong) 加力提效實施宏觀政策、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加大助企幫扶力度、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努力提振資本市場五個(ge) 方麵,釋放出穩住經濟發展大局、延續長期向好大勢的強烈信號。這一攬子增量政策兼具問題導向與(yu) 目標導向,兼顧短期效果與(yu) 長遠布局,使社會(hui) 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

  總的來看,新時代以來,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充分證明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實踐中,我們(men) 黨(dang) 也不斷提煉和總結這一規律性認識,近年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此作出深刻闡述。比如,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麵對國內(nei) 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麵,“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yu) 我們(men) 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黨(dang) 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曆史關(guan) 頭,重大考驗麵前,黨(dang) 中央的判斷力、決(jue) 策力、行動力具有決(jue) 定性作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在黨(dang) 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這是被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反複證明了的重要結論,是我們(men) 黨(dang) 對做好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的重要深化。

  從(cong) 高質量發展的角度深入把握這一規律性認識的科學內(nei) 涵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是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完成這一中心任務,必須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這一規律性認識放在高質量發展中去理解,才能更深入地把握這一規律性認識的科學內(nei) 涵。

  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是高質量發展的製度保障。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將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和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納入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標誌著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從(cong) 生產(chan) 資料的歸屬關(guan) 係、生產(chan) 成果的分配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等方麵,為(wei) 黨(dang) 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創造了製度依據。同時,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也離不開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是由生產(chan) 力與(yu) 生產(chan) 關(guan) 係、經濟基礎與(yu) 上層建築的辯證關(guan) 係決(jue) 定的。作為(wei) 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製度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是根據我國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的;作為(wei)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生產(chan) 關(guan) 係總和的經濟基礎,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的鞏固和完善需要發揮上層建築的積極能動作用。在我國,發揮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推動黨(dang) 領導經濟工作的體(ti) 製機製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有力保障了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宏觀經濟治理不斷完善、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極大激發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做到科學治理、統籌協調。高質量發展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方麵麵的總要求,要求堅持係統觀念,協調好各方麵利益,做到統籌兼顧、係統優(you) 化、突出重點、協調推進、穩中求進、先立後破。這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從(cong) 宏觀經濟治理看,推動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需要麵對不同主體(ti) 利益多元化、治理目標多重性、政策工具多樣性等。隻有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增強政策取向一致性,提高宏觀經濟治理效能,在保持總量均衡的同時推進結構升級與(yu) 質效向好。從(cong) 經濟結構調整看,不平衡不充分是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隻有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提高城鄉(xiang) 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推動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統籌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實踐表明,實現科學治理、加強統籌協調,隻能也必須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需要破解,必須以經濟體(ti) 製改革為(wei) 牽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推動解決(jue) 。經濟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特別是要根據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要求,通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以不斷做強做優(you) 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為(wei) 例,把數據作為(wei) 新型生產(chan) 要素納入生產(chan) 函數,在製度建設方麵要求對生產(chan) 資料所有製、收入分配製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在資源配置方麵需要市場機製調節、企業(ye) 等微觀主體(ti) 不斷創新,在宏觀經濟治理方麵要求國家戰略規劃體(ti) 製、財政政策機製、貨幣政策機製等進行完善優(you) 化,等等。這些都要求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隻有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對經濟體(ti) 製改革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作出有力部署,才能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堅持幹字當頭,確保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

  去年底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幹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wei) ,確保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既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又正視困難、保持清醒,切實增強抓落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主動性。

  提高做好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各級領導幹部要善於(yu) 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hui) 問題,善於(yu) 從(cong) 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進經濟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堅持科學決(jue) 策,不斷提高認識和掌握客觀經濟規律的水平,提高駕馭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能力,更好回答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要堅持與(yu) 時俱進,特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的要求,全方位提升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不斷提升做好經濟工作的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jue) 經濟問題。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必須堅持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推動完成反壟斷法修改、推動《公平競爭(zheng) 審查條例》落地見效等,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完善市場準入製度的意見》等,不斷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改變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來管理經濟的辦法,改變用超越法律法規的手段和政策來抓企業(ye) 、上項目推動發展的辦法,改變采取陳舊的計劃手段、強製手段完成任務的辦法。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深層次問題,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

  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黨(dang) 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最終需要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運行中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水平的高低,直接關(guan) 係黨(dang) 中央對經濟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效率和水平。為(wei) 此,要按照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的部署要求,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ju) 措的協調配合,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更好激發全社會(hui) 內(nei) 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