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權:積極有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發稿時間:2025-01-13 14:30:22 來源: 《經濟日報》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2025年經濟工作,會(hui) 議亮點滿滿,傳(chuan) 遞出很多信號。本期“對話經濟學家”邀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圍繞相關(guan) 問題進行分析解讀。
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主持人:黃院長,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2024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也就是說經濟增長5%左右這個(ge) 增速是能夠達成的,您怎麽(me) 看待這5%的含金量?
黃漢權:2024年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年是我們(men) 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一路走來,中國的經濟很不平凡。一季度我們(men) 實現了5.3%的較快經濟增長,二、三季度有所波動。去年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出台一攬子增量政策以後,極大地提振了社會(hui) 信心,改變了市場預期,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我們(men) 看到,10月份、11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應該是一個(ge) 比較快的速度,2024年經濟增長將呈現“前高、中低、後揚”態勢,也就是“U”字型發展態勢,順利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在“量”增長的同時,經濟發展“質”的表現也是比較亮眼的,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量子科技等方麵的科技突破不斷取得新成果,同時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方麵,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是改革舉(ju) 措加快落地。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以後,一批重要的改革舉(ju) 措加快落地實施,如延遲退休年齡、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這些改革穩步紮實推進,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是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重要進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製造業(ye) 全麵對外開放,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服務業(ye)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製度型開放穩步推進。
四是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安全基礎不斷夯實。一方麵,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積極推進房地產(chan) 、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防範化解。另一方麵,安全的基礎不斷夯實。2024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超過1.4萬(wan) 億(yi) 斤,又創造了新紀錄。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水平也不斷提升。
五是民生有效保障和改善。就業(ye) 保持基本平穩,物價(jia) 水平總體(ti) 比較穩定,城市鄉(xiang) 村的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因此,從(cong) 這幾個(ge) 方麵來看,2024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含金量是實打實的,實現了穩中有進。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發展,以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您怎麽(me) 理解這個(ge) “新”?
黃漢權:現在大家都認識到,隨著舊動能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減弱,急需培育新動能,形成整個(ge) 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培育新動能方麵,要大力通過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特別是在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方麵,持續不斷發力。但同時應該看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是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領域,要采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實現“老樹發新枝”。
主持人:現在大家對於(yu) 經濟增速更加理性和務實,老百姓更看重我們(men) 經濟發展動力是不是更強勁,創新驅動力是不是更大,經濟發展結構是不是更協調合理,綠色發展底色是不是更濃厚,對外開放水平是不是更高,以及大家是不是有了更強的獲得感和滿足感,您怎麽(me) 看?
黃漢權:是的,我們(men) 講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是“質”和“量”的辯證統一。光有“量”沒有“質”,這種發展是粗放型的,不可持續的;隻有“質”沒有“量”,經濟增長是停滯的。隻有把“質”和“量”有效統一,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既要注重量的合理增長,保持經濟增長處於(yu) 一個(ge) 合理的水平,達到或者靠近潛在經濟增長率;也要實現質的有效提升,經濟增長動能需要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要向中高端水平升級,對外開放要向以製度型開放為(wei) 主的高水平開放邁進。我們(men) 發展的目的是惠及民生,就是要讓老百姓能夠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才能體(ti) 現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穩住樓市股市支撐經濟發展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到要“穩住樓市股市”,您覺得這六個(ge) 字意味著什麽(me) ?能不能先從(cong) 穩樓市跟我們(men) 談一談?
黃漢權:房子集聚著老百姓的財富,對很多居民來說,擁有一套住房是他們(men) 最大的願望,一輩子掙的錢,最大的花費可能就是在房子上,所以房子某種程度上也是老百姓最重要的資產(chan) 和財富。中央提出穩樓市,就是要穩住老百姓的資產(chan) 和財富,這其實是回應了廣大群眾(zhong) 的關(guan) 切。而且,房地產(chan) 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性、帶動性很強,涉及建築、鋼鐵、家電等很多行業(ye) 領域,關(guan) 係就業(ye) 、地方財政等,涉及麵很廣。所以穩住樓市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載體(ti) ,是穩經濟的重要抓手。
主持人:這個(ge) “穩”到底穩的是什麽(me) ?哪些環節是一定要穩住的?
黃漢權:我覺得穩樓市一個(ge) 重要的方麵是要穩預期,預期很重要,會(hui) 影響消費行為(wei) 。從(cong) 樓市角度講,要通過政策調整優(you) 化,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相匹配。
有句話叫“買(mai) 漲不買(mai) 跌”。近幾年,樓市處於(yu) 下行趨勢,目前價(jia) 格已經處於(yu) 較低水平,如果再形成下跌預期,或者有一些負麵因素,導致大家對未來預期看跌,那就會(hui) 使有些理性的正常的消費需求沒有被釋放出來。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穩樓市,就是通過優(you) 化房地產(chan) 政策,使房地產(chan) 的發展回歸到市場的正常軌道,讓正常的需求得到釋放。同時也是把原先各種限製性的措施調整過來,讓其回歸到經濟規律上,進而讓大家的預期和消費行為(wei) 回到常態。
主持人:您覺得2025年房地產(chan) 市場能不能做到止跌回穩?
黃漢權:從(cong) 去年10月份、11月份樓市的表現看,房地產(chan) 市場已經出現了止跌現象。一些城市新房以及二手房的帶看量還有成交量,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相較9月份環比也實現轉正。隨著2025年經濟保持向好態勢,房地產(chan) 政策不斷完善,包括降低房貸利率,降低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以及其他相關(guan) 政策逐步優(you) 化,一部分被抑製或者等待觀望的需求可能會(hui) 得到釋放,這將有利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
主持人:有人擔心,如果國家不斷加碼房地產(chan) 刺激政策,房價(jia) 會(hui) 像以前一樣馬上反彈大漲,會(hui) 不會(hui) 再出現這種現象?
黃漢權:現在房地產(chan) 的供求形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我國總人口數量對房地產(chan) 市場是一個(ge) 重要的影響因素。其次,我國人均居住麵積已達到相對較高水平,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麵積超過40平方米,這個(ge) 水平是不低的,在這種情況下,供給也會(hui) 出現變化。當然我們(men) 的需求空間還是比較大的,未來的房地產(chan) 需求空間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麵。其一,在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麵,目前我國還有1.7億(yi) 進城農(nong) 民工和隨遷家屬,長時間在城鎮就業(ye) 、生活,但尚未落戶城鎮,他們(men) 的住房需求隻有部分得到滿足,多數人的住房需求還要想辦法解決(jue) 。其二,還存在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小房子換大房子,從(cong) 老小區換到新小區,城市的更新改造,“老破小”的翻新,等等。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房地產(chan) 市場仍然具有較大潛力和空間。
從(cong) 供和求兩(liang) 方麵看,我覺得房地產(chan) 未來發展應該會(hui) 維持比較平穩的、持續的發展態勢,更多不是量的擴張,或是價(jia) 的迅猛增長,而是質方麵的不斷優(you) 化,通過改善住宅質量,使居住環境朝著更加優(you) 化合理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一攬子增量政策出台後,股市有一些好轉,但大家的信心還不是很足,2025年股市會(hui) 不會(hui) 發生改變,更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黃漢權:股市已經在改變了,自去年9月份以來,股市發生了很大變化。股市是晴雨表,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前景的綜合反映,從(cong) 這一點來說,股市的表現跟我們(men) 的經濟表現及這一輪政策不斷發力是相吻合的,充分反映了大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2025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尤其在“穩住股市”的基調下,股市的表現會(hui) 是不俗的。
但是,需要我們(men) 從(cong) 政策的角度,去細心嗬護股市發展。一方麵,完善股市各項製度,鼓勵支持長期資本進入股市,為(wei) 股市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麵,要讓經濟高質量發展紮紮實實推進,支撐股市持續向好。
主持人:我覺得這是相互支撐的,股市提振之後也會(hui) 更好地支持實體(ti) 經濟。
黃漢權:是的,股市發揮直接融資功能,去年特別是9月份以前,因為(wei) 股市非理性的低迷,導致很多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節奏放慢,對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的投資,特別是高科技、新質生產(chan) 力方麵的投資有所影響。要推動股市持續向好,使股市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和服務功能發揮出來,進而形成實體(ti) 經濟好支撐股市好、股市好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以及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放到了2025年重點任務的第一位,並且提出要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應該怎麽(me) 理解這些提法和表述?
黃漢權:內(nei) 需不足是製約我們(men) 經濟發展的一個(ge) 主要矛盾,尤其是在2025年,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可能更加嚴(yan) 峻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把擴大內(nei) 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國內(nei) 需求就是兩(liang) 個(ge) 方麵,一個(ge) 是消費,一個(ge) 是投資。就消費而言,要提高大家消費的意願和能力。一方麵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比如,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提高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還有支持企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另一方麵,就是在社會(hui) 保障方麵,提高福利待遇水平。通過提高收入和完善保障,解決(jue) 居民的消費能力不足問題。
同時,要通過打造消費場景提高消費能級。除了傳(chuan) 統的商品消費,現在服務消費、綠色消費以及一些新型消費,發展是比較快的。我們(men) 應該順應這種新消費的發展趨勢,不斷創造好的消費場景,讓老百姓有更好的消費體(ti) 驗和更好的消費場所,來滿足消費需求。
主持人:穩住樓市股市在提高居民消費方麵會(hui) 起到多大的作用?
黃漢權:我覺得穩住樓市股市和提高居民收入是正相關(guan) 的。居民消費一般取決(jue) 於(yu) 三個(ge) 方麵。第一,取決(jue) 於(yu) 居民收入的增長,收入增長越快,收入越多,消費能力也就越強。第二,取決(jue) 於(yu) 居民的財富和資產(chan) 。這是居民收入積累下來的存量,財富和資產(chan) 越多,居民家底越厚,消費的底氣也就越足。第三,取決(jue) 於(yu) 對未來的預期,如果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如收入、就業(ye) 這些方麵是很看好的,那現在消費的意願就會(hui) 增強。所以想要提高消費,就要從(cong) 這三個(ge) 方麵下功夫。剛才提到的穩樓市、穩股市,都是提高居民財富和資產(chan) 的一個(ge) 重要方麵。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還提到要“實施提振消費專(zhuan) 項行動”,可不可以解讀一下?
黃漢權:實施提振消費專(zhuan) 項行動,相當於(yu) 把提振消費的要求,鼓勵支持消費的各種舉(ju) 措、各種辦法,通過一項一項的行動落地落細、落到實處。比如,對於(yu) 中低收入群體(ti) ,他們(men) 的邊際消費傾(qing) 向很高,通過提高收入,可以增加他們(men) 的消費能力;對於(yu) 中高收入人群,他們(men) 想消費,但是缺少心動的爆品,需要通過產(chan) 業(ye) 升級、科技創新,向市場多提供一些能夠吸引他們(men) 的高質量產(chan) 品,使其消費需求得到滿足。類似這些方麵,我覺得都可以在實施提振消費專(zhuan) 項行動裏進行細化。
適度寬鬆不是“大放水”
主持人:時隔多年之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再次被提出。有觀點認為(wei) 這是國家要“大放水”,請您從(cong) 專(zhuan) 業(ye) 的角度給我們(men) 解釋一下,為(wei) 什麽(me) 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黃漢權:貨幣政策的基調有五個(ge) 檔,依次是從(cong) 緊、適度從(cong) 緊、穩健、適度寬鬆、寬鬆。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覺得是合適的,是根據我們(men) 現在的情況變化進行的適時調整。
第一,是擴大內(nei) 需的需要。要擴大內(nei) 需,除了財政政策,必須還要有貨幣政策協調配合。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yu)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相匹配。第二,從(cong) 整個(ge) 國際環境看,美國、歐洲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入了新一輪的降息周期,為(wei) 我們(men) 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帶來了寬鬆的國際環境,讓我們(men) 的政策能跟其他國家貨幣政策保持同步基調。第三,考慮到我們(men) 現在整體(ti) 物價(jia) 水平偏低,而實際利率還處於(yu) 相對偏高的狀態,通過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yu) 推動利率水平下降,降低社會(hui) 融資成本。特別是現在一些行業(ye) 企業(ye) ,麵臨(lin) 經營困難,這將有利於(yu) 降低他們(men) 的利息支出等資金成本。因此,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yu) 為(wei) 經濟持續向好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支持,也能向社會(hui) 釋放穩增長的強烈信號。
主持人:現在還有人把適度寬鬆的貨幣kaiyun电子平台為(wei) 新版的“N萬(wan) 億(yi) ”經濟刺激政策,您怎麽(me) 看這個(ge) 觀點?
黃漢權:我覺得不能等同於(yu) 或者看成是“N萬(wan) 億(yi) ”經濟刺激政策的再現。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從(cong) 總量和結構上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在總量上,要求創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使整個(ge) 社會(hui) 的融資規模、貨幣發行量和經濟增長以及物價(jia) 水平的預期目標相匹配。在結構上,強調通過降準降息來降低整個(ge) 社會(hui) 的融資成本,為(wei) 企業(ye) 和居民提供更加合理的資金供給。還強調要優(you) 化金融工具,推動資金更多地向實體(ti) 經濟流動,特別是向新質生產(chan) 力、產(chan) 業(ye) 升級、新型城鎮化以及民生改善等領域匯聚,從(cong) 而實現補短板、強弱項、增後勁。
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什麽(me) 是標誌性改革呢?
黃漢權:我理解的標誌性改革,應該是起到戰略性和全局性影響的改革。這些改革能夠迅速讓老百姓可感可及,同時也能夠對整個(ge) 經濟發展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比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給民營企業(ye) 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其中一個(ge) 重要的改革,就是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從(cong) 法治層麵對民營經濟發展作出權威性的製度安排,這有利於(yu) 讓民營企業(ye) 吃上“定心丸”,也能夠穩定民營企業(ye) 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
又比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這涉及要素自由順暢流動。現在,我們(men) 麵臨(lin) 地方保護和市場壁壘。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指導各個(ge) 地方打破行業(ye) 封鎖、地方保護和市場壁壘,推動商品、要素、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ye) 、不同所有製之間自由順暢流動,激發各個(ge) 方麵的動力和活力,確保各類經營主體(ti) 能夠公平地獲得生產(chan) 要素,實現要素的高效配置及優(you) 化組合,進而推動整個(ge) 經濟效率的提高。
再比如,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現在地方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特別是麵臨(lin) 化債(zhai) 壓力。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一方麵,通過擴大中央事權,增加中央支出,為(wei) 地方減負。另一方麵,通過擴大地方稅源,增加地方財力,使地方財力與(yu) 支出更好匹配,增強地方的財政能力,從(cong) 而推動其有更多精力和能力用於(yu) 發展經濟,更好落實國家提出的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提高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的能力。
雙側(ce) 發力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還提出,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您認為(wei) 什麽(me) 叫“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為(wei) 什麽(me) 要特意強調這一點?
黃漢權:“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本身是一種競爭(zheng) ,但是過度的、惡性的競爭(zheng) 。所謂的惡性競爭(zheng) ,最突出的一個(ge) 表現形式是價(jia) 格戰,以比成本更低的價(jia) 格銷售產(chan) 品。我們(men) 常說,良性競爭(zheng) 有利於(yu) 企業(ye) 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完善、工藝流程優(you) 化等方式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優(you) 化服務,贏得消費者芳心。而惡性競爭(zheng) 則會(hui) 導致很多企業(ye) 不惜代價(jia) 降低價(jia) 格,使行業(ye) 增收不增利,增產(chan) 不增收,甚至出現虧(kui) 損。不僅(jin) 不利於(yu) 行業(ye) 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還會(hui) 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對消費者來說,短期因為(wei) 價(jia) 格低廉覺得撿到了便宜,但這種低價(jia) 競爭(zheng) 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沒有一個(ge) 企業(ye) 能夠承擔長時間虧(kui) 損,時間久了,為(wei) 了彌補損失,企業(ye) 就可能降低產(chan) 品質量,或者在某些方麵做手腳,導致消費者到頭來還是吃虧(kui) 的。
其實,“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背後反映的是供求失衡。因為(wei) 結構性矛盾,導致供大於(yu) 求,使得整個(ge) 市場存在過度競爭(zheng) 。正是注意到這個(ge) 問題,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
我覺得需要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發力整治,一個(ge) 是從(cong) 供給側(ce) ,還有一個(ge) 是從(cong) 需求側(ce) ,也就是雙側(ce) 都要發力。既然是供求失衡,那就在供給上想辦法把過多的供給降下來;在需求方麵,通過擴大內(nei) 需來提高需求,這樣的話兩(liang) 者就能夠平衡了。
在供給方麵,有三個(ge) 重要的發力點。第一,在政府層麵,要規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行為(wei) 。有些行業(ye) 之所以一哄而上,出現產(chan) 能過度擴張,是因為(wei) 地方政府對產(chan) 業(ye) 給予不當的幹預,比如不合理補貼,導致產(chan) 業(ye) 超出其正常水平擴張。通過取消各種不當的幹預,讓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資,從(cong) 以前過度注重土地、稅收、獎勵等補貼行為(wei) ,轉向依靠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完善基礎設施等優(you) 化營商環境方麵。
第二,對目前已經存在“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的行業(ye) ,要實施產(chan) 能出清機製。過去一些行業(ye) 也出現過產(chan) 能過剩問題,現在要學習(xi) 借鑒當時去產(chan) 能的經驗做法及教訓,對“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行業(ye) 進行產(chan) 能出清。通過改革的辦法,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如提高質量、能耗等標準,倒逼低效落後的產(chan) 能退出市場,讓產(chan) 能回歸到一個(ge) 合理水平。
第三,鼓勵支持企業(ye) 聚焦主責主業(ye) ,深耕細分市場,實現錯位競爭(zheng) 和差異化發展,避免在一個(ge) 賽道過度地同質化競爭(zheng) 。
主持人: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何意義(yi) ?
黃漢權: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因為(wei) “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是地方政府對產(chan) 業(ye) 不規範的幹預和不合理的補貼造成的,如果把背後的這些因素都給鏟除了,我覺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會(hui) 有更大的起色。
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主持人:現在外部環境的挑戰不斷加大,內(nei) 部經濟運行遇到困難,國外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不絕於(yu) 耳,內(nei) 部也有一些悲觀情緒。我們(men) 怎麽(me) 看待這種不同的聲音或者是質疑?
黃漢權:對中國經濟唱衰的論調,不是現在才有,不同的時期都存在,隻是出現的方式或者論調的內(nei) 容不一樣。但中國經濟都這麽(me) 發展過來了,不僅(jin) 沒有出現大問題,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體(ti) 量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高。這些各種各樣的對中國經濟的雜音和論調屬於(yu) 斷章取義(yi) ,甚至某種程度上是故意歪曲,是經不起推敲的。
舉(ju) 個(ge) 例子,中國房地產(chan) 的一些大企業(ye) 曾出現爆雷事件,因而有一些論調說中國房地產(chan) 崩潰論。但我們(men) 看到,隨著政策不斷調整完善,整個(ge) 房地產(chan) 市場2024年10月份、11月份的交易數據顯示出止跌跡象,表明中國房地產(chan) 崩潰論並不存在。
再有就是中國債(zhai) 務危機論。拿數據說話,2023年末,我國政府負債(zhai) 率是67.5%。跟西方發達國家比,債(zhai) 務水平較低,屬於(yu) 相對安全的水平。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的債(zhai) 務水平不高,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的發行、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發行。這些債(zhai) 券能夠發行,說明我們(men) 仍有舉(ju) 債(zhai) 空間,債(zhai) 務的水平是安全可控的。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所謂的中國債(zhai) 務危機論也是站不住腳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