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企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發稿時間:2024-12-30 14:14: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記者 周 雷
近日,財政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企業(ye) 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
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和ESG(環境、社會(hui) 、公司治理)建設正逐步融入國家治理體(ti) 係的總體(ti) 框架。去年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探索開展環境、社會(hui) 和公司治理評價(jia) 。今年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強調,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ye) 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履行社會(hui) 責任,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ye) 。
當前,我國企業(ye) 在ESG實踐中進行了怎樣的探索?下一步該如何更好推進可持續發展?
積極探索成效凸顯
今年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ESG概念20周年。“ESG在全球範圍內(nei) 蓬勃興(xing) 起,正深刻改變著企業(ye) 的發展模式與(yu) 價(jia) 值取向,已成為(wei) 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企業(ye) 改革與(yu) 發展研究會(hui) 會(hui) 長彭華崗表示,在中國,從(cong) ESG理念引入到實踐落地生根,政府、企業(ye) 開展了積極探索。近年來,出台了一係列監管政策,也湧現出一大批先行企業(ye)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近日,在北京舉(ju) 行的2024企業(ye) ESG可持續發展大會(hui) 上,主辦方中國企業(ye) 改革與(yu) 發展研究會(hui) 、半月談雜誌社正式發布2024中國企業(ye) ESG優(you) 秀案例,眾(zhong) 多企業(ye) 分享他們(men) 的創新實踐。
“中國華能勇擔轉型發展的急先鋒,著力打造低碳化、智慧化、多元化的能源電力供應新格局,不斷提升保供能力。”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董事、總經理張文峰表示,“十四五”時期以來,公司新能源裝機從(cong) 3000萬(wan) 千瓦躍升至9000萬(wan) 千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實現曆史性突破。
綠色是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的底色。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馬雲(yun) 雙表示,中國中車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致力成為(wei) 綠色製造的領跑者、綠色生活的創造者、綠色發展的先行者。
中國中車深入貫徹落實“雙碳”目標戰略,明確2035年實現企業(ye) 運營碳中和、2050年實現全價(jia) 值鏈碳中和的總目標,實施中車“雙碳”行動計劃。公司努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譜係化的軌道交通裝備產(chan) 品遍及116個(ge) 國家和地區,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顯著的風電、光伏、儲(chu) 能、氫能技術和裝備,為(wei) 中國及全球提供綠色清潔能源解決(jue) 方案。
作為(wei) 一家以供應鏈為(wei) 基礎的技術與(yu) 服務企業(ye) ,京東(dong) 多年來持續深化ESG治理,致力於(yu) 以更智能、更綠色的供應鏈,服務更優(you) 質、更綠色的經濟發展。
京東(dong) 集團高級副總裁、政企業(ye) 務總裁王培暖表示,京東(dong) 聚焦供應鏈全鏈條的綠色倉(cang) 儲(chu) 、運輸包裝和科技等,推動多項創新,成為(wei) 行業(ye) 減碳降碳的重要標杆。2023年,京東(dong) 物流總計投入1703萬(wan) 個(ge) 循環中轉袋,預計節省一次性編織袋2.9億(yi) 個(ge) 。此外,從(cong) 2015年開始,京東(dong) 對用於(yu) 包裝箱的膠帶進行瘦身管理,每年可節省使用膠帶5億(yi) 米以上。
信披監管更趨嚴(yan) 格
隨著全球對ESG問題的日益重視,加強企業(ye) 可持續信息披露成為(wei) 大勢所趨。
2021年以來,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hui) 成立,“可持續相關(guan) 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氣候相關(guan) 披露”兩(liang) 項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發布,引起國際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
為(wei) 穩步推進我國可持續披露準則體(ti) 係建設、規範企業(ye) 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有關(guan) 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企業(ye) 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簡稱《基本準則》),與(yu) “可持續相關(guan) 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在信息質量特征、披露要素和相關(guan) 披露要求上總體(ti) 保持銜接。
“《基本準則》的發布,拉開了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ti) 係建設的序幕,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yi) 。”財政部會(hui) 計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ti) 係建設的總體(ti) 目標是,到2027年,企業(ye) 可持續披露基本準則、氣候相關(guan) 披露準則及應用指南相繼出台;到2030年,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ti) 係基本建成。
在國務院國資委積極推動下,中央企業(ye) ESG建設提速。《中央企業(ye) 上市公司環境、社會(hui) 及治理(ESG)藍皮書(shu) (2024)》顯示,中央企業(ye) 上市公司持續加強ESG管理體(ti) 係建設,夯實ESG治理根基。在管理體(ti) 係方麵,近六成在董事會(hui) 層麵設立了ESG領導機構,四成將ESG績效納入管理薪酬考核範疇,近九成明確ESG工作主管部門處室。
在信息披露方麵,截至今年9月底,央企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率達99.6%,其中82家央企集團控股上市公司ESG報告覆蓋率達100%。93.9%的央企上市公司ESG報告與(yu) 年度財務報告同步披露。
多年來,中國國際經濟谘詢有限公司持續為(wei) 政府和企業(ye) 提供ESG及低碳發展方麵的谘詢服務。“ESG信息披露是提升企業(ye) 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有效手段。但是,不能把ESG可持續發展工作簡單地理解為(wei) 一次信息披露和一個(ge) 文字報告,這是一個(ge) 完整的工作體(ti) 係,是過程和結果的有機統一。”中國國際經濟谘詢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執行董事、總經理薄偉(wei) 康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表示,當前,主管與(yu) 監管部門均紛紛出台ESG相關(guan) 政策製度,對企業(ye) 信息披露提出更為(wei) 嚴(yan) 格的要求。企業(ye) 應將ESG理念內(nei) 嵌至每一個(ge) 流程環節,同時加強ESG風險管理,從(cong) 而更好地製定相關(guan) 管理機製與(yu) 措施,使ESG真正成為(wei) 優(you) 化提升生產(chan) 經營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
協同創新形成體(ti) 係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下,ESG已成為(wei) 廣大企業(ye) 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道必答題。但是,企業(ye) ESG工作也麵臨(lin) 信披新規加速推出、供應鏈ESG審查、部分企業(ye) 基礎較為(wei) 薄弱等挑戰和問題。
有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推動我國企業(ye) ESG發展,一方麵要強調高標準,為(wei) 企業(ye) 樹立明確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麵也要鼓勵企業(ye) 從(cong) 最擅長的領域做起,循序漸進地推進實踐。企業(ye) 應深入挖掘自身優(you) 勢,並以此作為(wei) 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抓手。
“企業(ye) 是ESG發展和實踐的主體(ti) ,一把手作為(wei) 核心決(jue) 策者,對於(yu) ESG理念的深刻理解與(yu) 高度認同是確保ESG戰略有效實施的關(guan) 鍵。”彭華崗強調,企業(ye) 負責人要深刻認識ESG工作對於(yu) 推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yi) ,親(qin) 自組織推動ESG工作。從(cong) 頂層設計出發,將ESG融入企業(ye) 戰略、願景、使命、經營管理和企業(ye) 文化,在董事會(hui) 層麵建立ESG工作的決(jue) 策和領導機製。建立健全ESG工作組織和製度體(ti) 係,找準ESG重要議題,識別和優(you) 先開展能夠精準反映國家發展戰略、行業(ye) 發展趨勢、利益相關(guan) 方關(guan) 切、自身發展要求的關(guan) 鍵議題。打造並持續迭代升級ESG品牌項目,要充分調動企業(ye) 資源,促進跨部門協作,使ESG成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麵對挑戰,世界一流企業(ye) 和中國ESG先鋒企業(ye) 通過設立ESG專(zhuan) 責部門、完善ESG全流程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經費保障等手段積極擁抱ESG。我們(men) 應該看到,更多中國企業(ye) 的ESG現狀是沒有一級部門,沒有專(zhuan) 門處室,沒有專(zhuan) 職人員,大部分由基層主管兼職推進。”中國社科院教授、責任雲(yun) 研究院院長、鯨牛科技CEO鍾宏武提出,應站在科技前沿解決(jue) ESG難題。
為(wei) 促進中國ESG“快車”提質增效,中國企業(ye) 改革與(yu) 發展研究會(hui) 、責任雲(yun) 研究院、浩鯨科技依托高質量數據集的構建,結合專(zhuan) 業(ye) 級的知識引擎以及海量ESG領域知識的深度訓練,推出中國首個(ge) ESG專(zhuan) 業(ye) 大模型——鯨牛ESG。鯨牛ESG已構建鯨牛博士、鯨牛大師、鯨牛管家三大產(chan) 品體(ti) 係,將為(wei) ESG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事實上,ESG不僅(jin) 是企業(ye) 的獨立實踐,也需要投資機構、監管機構、中介機構、高校和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社會(hui) 團體(ti) 、媒體(ti) 共同推動。新華通訊社黨(dang) 組成員徐玉長表示,新華社將為(wei) 企業(ye) ESG可持續發展做好傳(chuan) 播工作,搭建專(zhuan) 業(ye) 交流平台,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
“我們(men) 要積極發揮各自優(you) 勢,調動各方麵資源,加強ESG理論研究,推動標準建設,創新產(chan) 品服務,加大投資力度,提升意識能力,共同探索ESG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彭華崗說。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