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第一個非遺春節即將到來,會有什麽不同?

發稿時間:2024-12-09 14:23:49   來源:央視新聞  

  12月4日,春節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名冊(ce) )項目,至此中國已經有44個(ge) 項目列入了這個(ge) 名錄(名冊(ce) ),總數世界第一。緊接著又有好消息,三個(ge) 民間傳(chuan) 統營造技藝,包括黎族傳(chuan) 統紡染織繡技藝、羌年和中國木拱橋傳(chuan) 統營造技藝都從(cong) 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轉入了非遺的代表作名錄。

  進入世界非遺對於(yu) 文化項目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麽(me) ?我們(men) 現有的非遺的發展又給我們(men) 的文化、社會(hui) 和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怎麽(me) 看待批量的非遺上新?

  到底什麽(me) 是非遺,就是所有看不見、摸不著的都算,包括民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技藝等等,那麽(me) 我們(men) 怎麽(me) 來看待我們(men) 現在的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非遺卻被全世界看見了,越來越世界聞名,怎麽(me) 來看待我們(men) 的這種批量的非遺上新?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人類非遺的評審是每兩(liang) 年一次,每一次中國隻能提交一個(ge) 項目,所以這個(ge) 項目評審的過程實際上是挺複雜的,春節申遺實際上從(cong) 去年8月份就開始了,一直到今年的3月份之前提交材料,後來這次被批準,實際上春節雖然說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但是我們(men) 作為(wei) 人類非遺我們(men) 這次提交其實真正說是一個(ge) 喜事。那麽(me) 這個(ge) “1+3”的問題,“1”是個(ge) 常態,“3”是跟以前不一樣的,就是說我們(men) 有三項急需保護的名錄,通過轉入到我們(men) 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這一個(ge) 轉進來說明我們(men) 這些年來在急需保護人類非遺工作方麵作出了特別的貢獻,就是做得很有成績,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看見,所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給我們(men) 評審,讓我們(men) 轉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第一個(ge) 非遺春節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

  還有一個(ge) 多月就要過春節了,要過2025年蛇年的新春,應該說這個(ge) 春節會(hui) 是我們(men) 的第一個(ge) 非遺春節了。我們(men) 這個(ge) 春節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嗎?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春節就是大年,大年是年年過,當然年年都過得喜慶熱鬧,今年因為(wei) 是成為(wei) 人類非遺之後的第一個(ge) 春節,當然我們(men) 就過得更加熱鬧,更加紅火,更加喜慶。但如何讓我們(men) 熱鬧、喜慶、紅火實現呢?就需要我們(men) 更多的人自覺地去參與(yu) 這個(ge) 年節活動,或者各個(ge) 地方政府創造條件,讓我們(men) 年節的氛圍更加濃鬱,讓我們(men) 年節喜悅的氣氛更加熱烈,然後我們(men) 可能說既然是人類非遺之後的第一個(ge) 春節,我們(men) 是不是有更多的傳(chuan) 統熱鬧的方式,能夠讓我們(men) 進行呢,我想這是我們(men) 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可以考慮的問題。

  名錄項目中的文字表述,春節後麵為(wei) 什麽(me) 有一個(ge) 破折號?

  在這次記錄到名錄項目當中的文字的表述,在春節後麵有一個(ge) 破折號,有一個(ge) 副標題叫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為(wei) 什麽(me) 需要這樣一個(ge) 副標題再去定義(yi) 春節,這個(ge) 實踐又代表著什麽(me) 樣的含義(yi) ?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這個(ge) 副標題其實非常有內(nei) 涵,因為(wei) 它是說中國人慶祝傳(chuan) 統新年的社會(hui) 實踐,也就是說它強調的是我們(men) 中國人在過新年時候所有的行為(wei) 活動,因為(wei) 大家知道我們(men) 過年,或者叫春節也好,實際上不是一個(ge) 時間點,是個(ge) 時間段,是從(cong) 臘八到正月十五,這次申請文本也是這麽(me) 寫(xie) 的,實際上就是說這個(ge) 過程中有三段,在歲末的時候,是辭年階段,歲末跟新年之交的時候有一個(ge) 團年的階段,那麽(me) 新年到的時候我們(men) 有個(ge) 拜年的階段,這三個(ge) 階段就構成了一個(ge) 社會(hui) 實踐的活動,那麽(me) 這個(ge) 社會(hui) 實踐裏麵包含很多,包括我們(men) 的拜年,包括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的煙花,包括我們(men) 的年節氛圍的裝飾,春聯、年畫,還有燈籠,還有社火表演等等都是我們(men) 的實踐。怎麽(me) 讓我們(men) 實踐,讓我們(men) 的節日內(nei) 涵得到呈現?其實節日內(nei) 涵裏邊有好多深層的內(nei) 容,跟我們(men) 古老的文明都有關(guan) 係,但是我們(men) 有時候不自覺,但是我們(men) 在生活中傳(chuan) 承。

  全國9100多家非遺工坊,意義(yi) 是什麽(me) ?

  全國現在已經有9100多家的非遺工坊,它的意義(yi) 是更偏向於(yu) 技藝的傳(chuan) 承,還是說去促進經濟和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非遺工坊是我們(men) 國家這些年來在非遺保護過程中一個(ge) 推廣性的措施,實際上它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扶貧都有關(guan) 係,就是說我們(men) 怎麽(me) 把傳(chuan) 統的技藝,傳(chuan) 統的產(chan) 品,把它調動起來,組織我們(men) 農(nong) 村的勞動力,特別是婦女來加入工坊裏邊去,來改善他們(men) 的生活條件,來增加他們(men) 的收入。其實剛才講了有非常多的工坊,而且取得很好的成效,我覺得這樣一個(ge) 措施是有針對性的。因為(wei) 非遺工坊它的內(nei) 容大部分是依托地方特色的產(chan) 業(ye) ,特種的技藝,特別的風土物產(chan) ,然後把它加工出來,把它品牌化,把它推向市場。然後可以活化我們(men) 鄉(xiang) 村的非遺,也是豐(feng) 富了我們(men) 的生活,應該說是非常好的一個(ge) 措施,很有成績的一個(ge) 方式。

  當然在這個(ge) 過程中可能我們(men) 在未來就是怎麽(me) 讓這種非遺工坊能夠持續地變成鄉(xiang) 村的生產(chan) 的經濟發展的一個(ge) 補充,怎麽(me)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讓它起到一個(ge) 社會(hui) 組織和文化的浸潤的作用。非遺畢竟是文化產(chan) 品,文化產(chan) 品除了經濟的功能之外,文化的效應以及在社會(hui) 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應該有更多發揮。

  怎樣讓更多年輕人接觸非遺傳(chuan) 承?

  現在對於(yu) 非遺傳(chuan) 承來說,可能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yu) 怎麽(me) 讓更多的年輕人進來,怎麽(me) 讓更多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進來去做更好的學習(xi) 或者是規劃,或者運營等等,怎麽(me) 來形成這樣的一種凝聚的效應?要破局的話,點應該在哪裏?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年輕人這些年來實際上對非遺對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興(xing) 趣是越來越強的,就是包括像李子柒這個(ge) 現象,千萬(wan) 人點讚。很多年輕人也在把古老的非遺當作時尚,形成一種風氣,帶動了年輕人對非遺的興(xing) 趣。當然如果說讓年輕人興(xing) 趣轉化為(wei) 一個(ge) 職業(ye) 選擇,這可能需要社會(hui) 方方麵麵的條件的關(guan) 照,或者說保護,或者提供便利,比如說要做一個(ge) 新的產(chan) 業(ye) ,把非遺某一項內(nei) 容作為(wei) 他的一個(ge) 品牌來做的時候,我們(men) 是不是在他第一批啟動資金的時候,給他有支持,或者說稅收方麵是不是有獎勵,或者有優(you) 惠。

  還有一些年輕的手工藝人,他們(men) 不像一些成名的大師,產(chan) 品可以賣得很高的價(jia) 格,生活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說年輕的學徒工,他們(men) 要去做這手藝,可能自己生活的溫飽問題,或者生活的基本條件都很難保障。這個(ge) 時候是不是我們(men) 有一些貸款、稅收,相關(guan) 的獎勵政策、支持政策,去支持年輕人,在一定時間給他扶持,讓他形成他的產(chan) 業(ye) ,然後形成一個(ge) 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我想這第一次的支持非常重要,還有持久的政策環境,相關(guan) 政府部門應該給他一個(ge) 支持,讓他有寬鬆的條件,然後把他的熱情和精神投入非遺傳(chuan) 承裏麵去,這可能對年輕人來講是更大的問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