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絮語

文章

堅持“三個更加注重”謀劃推進改革

發稿時間:2024-11-29 15:06: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曹江秋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明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強調“更加注重係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三個(ge) 更加注重”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改革事業(ye) 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對長期改革實踐探索的經驗總結,也是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更高要求。

  堅持整體(ti) 謀劃,更加注重係統集成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而全麵的社會(hui) 變革,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多個(ge) 領域,各領域之間相互製約,改革目標相互聯係,改革舉(ju) 措相互影響。要堅持係統集成的方向、細化係統集成的方式方法,整體(ti) 謀劃、係統布局,發揮各項改革措施的聯動效應和整體(ti) 效能,使各方麵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增強改革協同性。要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打通體(ti) 製機製壁壘,增強改革的適配性,打破自家“一畝(mu) 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能各行其是、相互掣肘,更不能從(cong) 部門、地域、行業(ye) 局部利益出發搞變通、搞選擇性執行。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不是推進一個(ge) 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ge) 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各項改革舉(ju) 措關(guan) 聯度高、協同性強,貫徹落實中既不能單打獨鬥、單兵突進,又不能打亂(luan) 仗、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堅持立足實際和科學理性原則,先立後破、不立不破,準確把握改革的戰略重點,既抓改革方案協同,也抓改革落實協同,更抓改革效果協同,明確改革舉(ju) 措的先後順序、節奏時機,促進各項改革舉(ju) 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保持政策連續性。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抓緊推進中央已有明確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特別是一些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幹出實效,努力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將改革推向縱深。其他方麵要把準備工作先做充分,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爭(zheng) 取主動,運用係統觀念來謀劃和推進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更加注重突出重點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進入“啃硬骨頭”的深水區,涉及問題之多、領域之廣、矛盾之深前所未有。麵對改革的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又抓關(guan) 鍵主體(ti) 、關(guan) 鍵環節,既抓主要矛盾,又抓矛盾的主要方麵,在整體(ti) 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整體(ti) 躍升,實現整體(ti) 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

  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舉(ju) 措大多涉及體(ti) 製、機製、製度層麵的內(nei) 容,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ju) 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提出的新舉(ju) 措。要扭住體(ti) 製機製改革這個(ge) 重點,找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發力點,不斷健全已有製度,推進製度創新、填補製度空白,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製度保障。

  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決(jue) 定》提出的重大改革舉(ju) 措瞄準的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最需要、經濟社會(hui) 發展最緊迫的問題,直指當前改革發展中最需要解決(jue) 的卡點堵點,是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比如,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決(jue) 定》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ti) 製機製一體(ti) 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要牢牢把握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這個(ge) 重點,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完善相關(guan) 製度安排,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

  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經濟體(ti) 製改革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對其他方麵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chuan) 導作用,重大經濟體(ti) 製改革的進度決(jue) 定著其他很多方麵體(ti) 製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經濟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決(jue) 定》強調,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you) 化和效益最大化。當前,製約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不少仍然集中在經濟領域,牽住經濟體(ti) 製改革這個(ge) “牛鼻子”,就能更好促進其他領域深層次矛盾的化解。要抓住經濟體(ti) 製改革這個(ge) 有力抓手,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帶動其他方麵改革相應推進,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增強社會(hui) 活力,推動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生產(chan) 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堅持人民至上,更加注重改革實效

  《決(jue) 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ge) 主題,重點部署了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ju) 措。要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檢驗改革,抓好責任落實、精心組織實施,把《決(jue) 定》的“大寫(xie) 意”轉化為(wei) “工筆畫”“施工圖”,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科學製定改革方案。準確把握《決(jue) 定》提出的各項改革任務的根本目的和本質要求,堅持因地製宜、因時製宜,研究製定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落實方案,既加強政策措施銜接,又創造性開展工作,使改革舉(ju) 措精準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明確各項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實施主體(ti) 和責任,推動責任主體(ti) 知責明責、守責盡責、各負其責。

  大興(xing) 調查研究。製定和落實改革方案,要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聚焦改革發展的痛點難點,深入實踐、了解實際,“身入”基層,“心到”基層,融入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中,了解人民群眾(zhong) 的所困、所思、所感,聽真話、察真情,找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積極回應百姓關(guan) 切。把頂層設計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不同地區因地製宜探索,創造和推廣一批能夠產(chan) 生改革實效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

  加強改革實效評估。探索完善改革成效評估與(yu) 檢查監督機製,建立完善多元評價(jia) 體(ti) 係,優(you) 化改革實踐核心評估標準,梳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項,有針對性地一項一項推動解決(jue) ,確保改革取得實效。及時總結基層實踐、提煉典型做法,發揮示範效應。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