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基辛格的文明觀

發稿時間:2024-11-20 15:20:48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魏紅霞

      亨利·基辛格是20世紀世界上最著名的外交家之一。他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格局以及20世紀美國外交政策有著深刻的影響,也是冷戰期間中美關(guan) 係轉折的重要推手。他在政府任職期間,取得了包括中美破冰、美蘇軍(jun) 控協議、越南停戰和談、中東(dong) 斡旋等在內(nei) 的諸多外交成就。審視其豐(feng) 富的人生軌跡,不難發現他在國際風雲(yun) 變幻中展現出的洞見力。基辛格不僅(jin) 是一個(ge) 外交理論的踐行者,更是一個(ge) 基於(yu) 文明之上的國際關(guan) 係審視者。

  基辛格對中西文明差異性的理性認知和尊重

  基辛格在哈佛大學的學習(xi) 和工作經曆奠定了他的文明思想基礎。這一時期,基辛格開始形成對和平與(yu) 國際秩序的初步認識。康德對於(yu) 文明間和平共處的理想成為(wei) 基辛格文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他後來對待東(dong) 西方文明的差異提供了哲學依據。他的本科畢業(ye) 論文《曆史的真義(yi) 》極為(wei) 推崇康德的理念,認為(wei) “和平是人類最崇高的奮鬥目標,是對人的道德人格的終極肯定”。他在90多歲高齡出版的《世界秩序》一書(shu) 中仍然大量引用康德的觀點。同時,基辛格還受到了湯恩比、斯賓格勒等曆史學家的影響。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shu) 中批駁了西方文明中心主義(yi) 的習(xi) 慣性觀點,認為(wei) 那種把西方文明當作“全部世界事務變化的假定中心”的時代已經過去。湯恩比在其研究中強調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存在和發展,認為(wei) 人類各種文明都具有各自的基本規律,各種文明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接觸,包括同一時代文明在空間中的接觸、不同時代文明在時間裏的接觸。對這些觀點的汲取和理解造就了基辛格對不同文明的認知和尊重。

  基辛格一生出版了多部論著,其著作的核心是對中西方文明差異的深刻理解。在《大外交》一書(shu) 的開篇,基辛格提醒美國政治精英:美國不能隻依靠曆史優(you) 勢給予的實力並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塑造世界,也需要重視其他地區的曆史、文化以及安全理念的特色。在分析各種文明獨特性的基礎上,他認為(wei) 當今世界各種文明必須學會(hui) 在一個(ge) 體(ti) 係中共存。在《世界秩序》一書(shu) 中,他再次強調各種文明在不同環境中的滋長,分析世界各個(ge) 國家和地區文明形成的優(you) 勢和麵臨(lin) 的衰敗。他指出,要想讓具有不同文化、曆史和傳(chuan) 統秩序理論的各個(ge) 國家和地區能夠維護任何共同體(ti) 係的合法性,就必須采取一種既尊重人類社會(hui) 差異,又尊重人與(yu) 生俱來對自由渴望的方法。

  基辛格這種基於(yu) 對各種文明的理解和尊重,加上其獨特的外交經曆,使他不僅(jin) 能夠深刻論述國際變局的來龍去脈,而且重視各國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正如他在《大外交》一書(shu) 中所言,“各國追求本身利益之餘(yu) ,對國際社會(hui) 也會(hui) 有所貢獻,仿佛有一隻隱形的手能夠保證,各國憑自由意誌所作的選擇必能為(wei) 人類全體(ti) 帶來福祉”。

  基辛格的世界秩序觀與(yu) 中國文明觀的契合

  縱觀其一生的著述,我們(men) 可以發現,基辛格對世界秩序的看法與(yu) 中國文明觀有契合的部分。他看問題的視角是“非零和博弈”,這與(yu) 中國文明中的“和合主義(yi) ”不謀而合。也正是基於(yu) 此,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從(cong) 中國的立場看問題。這也是他極力向世界解釋中國文明的思想基礎。他通曉中國曆史,也了解中國的現實。載入世界史冊(ce) 的中美關(guan) 係破冰之行不僅(jin) 展現了基辛格的外交才能,更體(ti) 現了他對中國的理解和尊重。1971年7月9日,時任美國總統特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這是中美關(guan) 係史上的一個(ge) 重要轉折點。此次訪問為(wei) 尼克鬆總統隨後的訪華鋪平了道路,開啟了中美兩(liang) 國長達數十年的合作與(yu) 交流。基辛格在其對中國的破冰訪問以及之後對中國的上百次訪問中,充分體(ti) 現了他對中國文明的理解與(yu) 尊重。在其著作中,他更是對中華文明與(yu) 西方文明的差異進行了透徹的解析。他在《論中國》一書(shu) 中指出:“中國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哪個(ge) 國家享有如此悠久連綿不斷的文明,抑或與(yu) 其古老的戰略和政治韜略的曆史及傳(chuan) 統如此一脈相承。”“中華文明不是作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民族國家,而是作為(wei) 一種永恒的自然現象在曆史上出現。”他在《世界秩序》一書(shu) 中認為(wei) ,“在亞(ya) 洲所有關(guan) 於(yu) 世界秩序的觀念中,中國所持的觀念是最為(wei) 長久、最為(wei) 清晰、離威斯特伐利亞(ya) 的主張最遠。中國的曆史進程也最為(wei) 曲折複雜,從(cong) 古老文明到傳(chuan) 統帝國,到共產(chan) 黨(dang) 革命,再到躍居現代大國的地位。中國走過的路將對人類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他的這些論述展示了其對中國作為(wei) 古老文明國家的獨特性的深刻認識,從(cong) 而強調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與(yu) 中國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他的這種文明觀體(ti) 現了他相信不同文明之間雖有差異,但可以通過對話和合作來增進相互理解。理解與(yu) 共存、合作與(yu) 和平的信仰始終是其文明觀的核心內(nei) 涵。

  基辛格在退出政府工作之後,仍然關(guan) 注中國的發展和中美關(guan) 係的起起伏伏,在其人生的最後幾個(ge) 月依然為(wei) 中美關(guan) 係的理性發展奔走呼籲。他不止一次地強調,中美合作對於(yu) 世界的和平與(yu) 發展至關(guan) 重要。與(yu) 其說基辛格因其對中美破冰的貢獻而懷有中國情結,不如說他留於(yu) 世間的核心思想是他對中華文明的欣賞、理解和尊重。

  基辛格的文明觀對未來中美關(guan) 係及世界秩序的啟示

  尊重文化多樣性。基辛格對中國文明有著深刻理解和尊重,這充分體(ti) 現在他與(yu) 中國長期的交往過程以及其著作對中華文明的闡述內(nei) 容中。他認為(wei) ,中美兩(liang) 國若要長久和平共處,關(guan) 鍵在於(yu) 認識到彼此文化背景的差異,並努力在這些差異中找尋共識。相互尊重文化傳(chuan) 統、承認對方價(jia) 值觀念是構建兩(liang) 國信任的基礎,這種尊重文明多樣性的態度就像一座橋梁,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互鑒與(yu) 和諧共存。這也是基辛格在晚年仍不斷闡述和強調中美合作對於(yu)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重要性的深層原因之一,因為(wei) 隻有基於(yu) 文明尊重之上的合作,才是堅實且可持續的,才能讓兩(liang) 國在麵對各種複雜國際形勢時保持友好關(guan) 係,為(wei) 世界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而且,他始終堅信,盡管中美關(guan) 係曆經波折,但中美之間的和平與(yu) 合作符合兩(liang) 國和世界的利益,文化層麵的相互尊重與(yu) 包容是維係這種和平合作關(guan) 係的重要紐帶。

  以對話促進理解。基辛格一生致力於(yu) 通過對話解決(jue) 國際爭(zheng) 端,特別是中美關(guan) 係中的問題,這源於(yu) 他開放包容的文明觀。他認為(wei) 不同文明在交流初期可能存在誤解,但通過對話,不同文明之間可以相互學習(xi) 、增進理解。他說,至關(guan) 重要的是,我們(men) 要相互學習(xi) ,“我們(men) 不應該以脫鉤的方式開展下一步工作”。基辛格倡導對話與(yu) 合作,這對中美關(guan) 係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他主張雙方應積極尋求對話機會(hui) ,而不是簡單地走向對抗,這一原則對於(yu) 當前中美兩(liang) 國處理雙邊關(guan) 係仍然具有重大意義(yi) 。通過建設性的對話來化解分歧,有利於(yu) 雙方關(guan) 係的改善和國際環境的和諧。

  聚焦共同挑戰。基辛格認為(wei) ,中美兩(liang) 國在很多全球性挑戰方麵有著共同利益。這背後是他文明觀的映射。在麵對氣候變化、疾病防控、人工智能發展等問題時,他看到的是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責任共擔。他呼籲中美加強對話與(yu) 合作,是希望不同文明在共同挑戰麵前發揮各自智慧,共同製定規範,這是對文明多樣性價(jia) 值在國際事務中運用的深刻理解。今天,在麵對諸多全球性議題時,中美兩(liang) 國更應超越分歧,加強合作,共同為(wei) 解決(jue) 這些挑戰貢獻力量,這有利於(yu) 各自國家利益和世界的穩定發展。

  倡導包容性國際秩序。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書(shu) 中呼籲“采取既尊重人類社會(hui) 多種多樣的特點,又尊重人類與(yu) 生俱來的對自由的共同渴望”。他認為(wei) 一個(ge) 健康的國際秩序應該是包容性的,允許不同文明和製度共存,這種思想貫穿他參與(yu) 製定的各項政策之中,包括推動中美建交,體(ti) 現出他對國際秩序長期戰略穩定的追求。這種包容性國際秩序的思想給我們(men) 帶來了深刻啟示。在國際事務中,不能因一時的本國利益優(you) 先而忽視國際社會(hui) 的整體(ti) 利益和多元價(jia) 值,應遵循包容原則,否則會(hui) 損害各國的長遠發展。隻有尊重不同文明和製度,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才有利於(yu) 國際秩序的穩定與(yu) 繁榮。

  基辛格是一個(ge) 時代的縮影,是一種外交方式的象征。我們(men) 紀念基辛格,是因為(wei) 對未來世界和平有著美好的願景,他對世界各種文明的尊重應繼續啟迪我們(men) 尋求中美未來和平相處與(yu) 合作共贏之道。

  (作者係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yu) 世界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