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
發稿時間:2024-11-04 14:36:14 來源:《人民日報》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堅持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必須把握好“立”和“破”的承接順序和辯證關(guan) 係。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破立並舉(ju) 、先立後破,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
破是手段,立是目的。無論是完善過去的改革舉(ju) 措,還是根據實踐需要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ju) 措,都必須堅持先立後破,加強頂層設計、總體(ti) 謀劃。
比如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騰籠不是空籠,要先立後破,還要研究‘新鳥’進籠‘老鳥’去哪”。又如實現“雙碳”目標,“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家夥(huo) 先扔了”,而應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
立得住,才能破得好。“立”起基礎性、先導性作用,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立得穩、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根據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應急管理部成立並整合了11個(ge) 部門的13項職能。正式掛牌前,在人員沒有到位、辦公地點尚待確定的情況下,應急管理部就進入了“應急”狀態,建立起由部領導輪流在崗帶班的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機製。有頂層設計在先,有機製保障在後,確保了改革有條不紊進行。
“破”是為(wei) 了更好地“立”。為(wei) 改革開辟道路、清除障礙、創造條件,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堅決(jue) 破、徹底破。
新法規出台了,老規矩、老做法就不能堂而皇之存在;新業(ye) 態、新產(chan) 能成熟了,就沒有必要再固守落後產(chan) 能;打通束縛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必然需要清理和廢止有悖於(yu) 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沉屙盡去,萬(wan) 山將春。不斷破除舊觀念、舊傳(chuan) 統、舊製度,方能為(wei) 新製度、新事物的產(chan) 生和發展開拓廣闊天地。
必須認識到,製度建設是一個(ge) 動態發展變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在沒有立之前,不要急於(yu) 破,更不能“未立先破”或“隻破不立”。如果舊的製度破除了,新的製度還沒建立起來,就會(hui) 出現製度真空,讓人無所適從(cong) 。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審議《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若幹規定》,提出“要強化製度建設與(yu) 執行,統籌為(wei) 基層減負和賦能”。一方麵強調建立健全常態化長效化機製,進一步理順基層權責;一方麵下大力度整治清理基層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破立並舉(ju) ,雙管齊下,才能為(wei) 推動基層善治打下堅實基礎。
統籌破與(yu) 立,必須找準改革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把握政策調整和推進改革的時度效。既需要有謀定而後動的智慧,把握規律、尊重實際,進行充分論證和評估;也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氣,隻要是符合實際、必須做的,該幹的還是要大膽幹,該改的就要果斷改。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工作的方法論。改革挺進深水區,必須識得水性,慎之又慎。堅持破立並舉(ju) 、先立後破推進改革,才能使改革的力度、速度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接受程度更好統一起來,更好實現穩中求進、以進促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把破與(yu) 立更好地統籌起來,我們(men) 必能一步一個(ge) 腳印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