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治建設

文章

善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推進改革
——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

發稿時間:2024-11-04 14:36:49   來源:經濟日報  

  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麵麵的關(guan) 係。在日前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闡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其中,“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被擺在首位,強調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

  “法治”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一個(ge) 關(guan) 鍵詞。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把“堅持全麵依法治國”作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旗幟鮮明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足見法治分量之重,對於(yu) 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作用、意義(yi) 之深。重視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有助於(yu) 更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改革與(yu) 法治,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一個(ge) 重“破”,一個(ge) 重“立”,相輔相成、相伴而生。法治的實現離不開改革推動,改革的深化也需要依靠法治護航。二者協調統一,才能確保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這些年,從(cong) 出台民法典到公布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從(c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到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我國立法決(jue) 策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立法授權允許更多試點地區先行先試,法治保障服務改革發展成效更加顯著。實踐證明,堅持改革決(jue) 策和立法決(jue) 策相統一、相銜接,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能夠增強改革的穿透力,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激發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成為(wei) 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鮮明特色。

  改革向前一步,法治就要跟進一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求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麵納入法治軌道。既要確保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經濟社會(hui) 發展到哪裏,立法就跟進到哪裏;也不能讓一些過時的法律條款成為(wei) 改革的“絆馬索”,對不適應發展要求的現行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或廢止。隻有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把大膽試、大膽闖和加強頂層設計協調起來,才能不因保守而縮手縮腳,不因冒進而蠻幹亂(luan) 幹,推動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定型。

  在整個(ge) 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將“凡屬重大改革要於(yu) 法有據”“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等理念更好付諸實踐,平等保護全體(ti) 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厚植法治社會(hui) 土壤,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築牢改革為(wei) 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法治之基。

  一個(ge) 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ge) 法治國家。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超大規模發展中國家,全麵依法治國關(guan) 乎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人民幸福安康、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行至民族複興(xing) 關(guan) 鍵節點,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改革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啃下改革攻堅“硬骨頭”,涉過利益調整“深水區”,就要更加堅定地把全麵依法治國紮實推向前進,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讓法治體(ti) 係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健全,改革步伐在法治推動下更加堅實,為(wei) 強國偉(wei) 業(ye) 提供更堅強保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