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就業優先政策 健全社會保障體係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問題
發稿時間:2024-09-25 08:57:49 來源:新華社 作者:記者薑琳、韓佳諾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青年就業(ye) 如何促進?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怎麽(me) 破解?如何保障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舉(ju) 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有關(guan) 負責人回應相關(guan) 熱點問題。
多措並舉(ju) 促進青年、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ye) 促進機製”“完善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退役軍(jun) 人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將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以深化就業(ye) 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動力,持續促進就業(ye) 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如何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促進青年、農(nong) 民工就業(ye) ?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負責人宋鑫表示,推動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始終是重中之重。下一步,人社部門將以未就業(ye) 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攻堅行動為(wei) 抓手,在政策落實、招聘對接、能力提升等方麵持續發力。
他表示,將圍繞應屆未就業(ye) 畢業(ye) 生、登記失業(ye) 青年等建立實名工作台賬,對其提供集中服務。同時,對低保家庭、脫貧家庭、殘疾畢業(ye) 生以及長期失業(ye) 青年開展結對幫扶。
“近期,我們(men) 啟動了2024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ye) 生秋季專(zhuan) 場活動,國慶節後還將組織金秋招聘月等專(zhuan) 項服務,各地也將開展一批專(zhuan) 業(ye) 化、行業(ye) 性、區域性招聘活動。”宋鑫說。
促進農(nong) 民工就業(ye) 增收,意義(yi) 重大。目前,全國農(nong) 民工約3億(yi) 人,其中,外出務工農(nong) 民工1.9億(yi) 人。
宋鑫介紹,接下來將積極推進統籌城鄉(xiang) 就業(ye) ,進一步健全農(nong) 民工就業(ye) 支持體(ti) 係,重點從(cong) 完善外出務工機製、拓寬就近就業(ye) 渠道、鼓勵返鄉(xiang) 創業(ye) 增收、強化優(you) 先就業(ye) 幫扶等四方麵推進。
破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擴大就業(ye) 新空間
近年來,就業(ye) 市場對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加強技能人才培養(yang) ,是解決(jue) “有活沒人幹、有人沒活幹”並存的結構性就業(ye) 矛盾的重要途徑。
“下一步將突出技能提升,健全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製度。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和健康照護、養(yang) 老護理等重點行業(ye) ,緊盯新動能、新職業(ye) 技能人才缺口,引導勞動者積極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李忠說。
李忠介紹,接下來還將突出企業(ye) 主體(ti) 作用,推動技能強企;突出工學一體(ti) ,高質量發展特色技工教育;突出機製創新,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深入實施“新八級工”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研究推動擴大高技能人才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領域。
薪酬是轉變“重學曆、輕技能”觀念、增強技能崗位吸引力的關(guan) 鍵。李忠表示,將突出激勵保障,動態發布技能人才薪酬價(jia) 位信息,研究建立技能型人才最低工資分類參考指引,引導企業(ye) 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伴隨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職業(ye) 成為(wei) 了許多勞動者的新選擇。如何積極挖掘、培育新的職業(ye) 序列,擴大勞動者的就業(ye) 空間?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表示:“我們(men) 將圍繞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服務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和未來產(chan) 業(ye) 布局建設,持續動態調整職業(ye) 分類體(ti) 係,每年征集發布一批新職業(ye) 信息。同時加快新職業(ye) 標準和培訓基礎資源開發,大力促進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能力提升。”
加強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是重要的就業(ye) “蓄水池”。如何加強相關(guan) 勞動者權益保障,進一步促進勞動者體(ti) 麵勞動和高質量就業(ye) ?
盧愛紅表示,將持續提升就業(ye) 服務質量,落實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ye) 的政策措施,加強零工市場規範化建設;強化企業(ye) 用工指導,加強法律政策宣傳(chuan) 、用工行政指導和監督;優(you) 化完善社會(hui) 保險製度,擴大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範圍;暢通勞動者糾紛調解渠道。
社會(hui) 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社會(hui) 運行的穩定器。下一步如何深化社保領域的改革?
李忠介紹,重點將做好五方麵工作:
一是增強可持續性,夯實穩健運行的製度基礎。進一步完善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研究擴大年金製度覆蓋範圍的政策措施,在全國推開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擴大基金市場化投資運營規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體(ti) 係。
二是增強可及性,持續擴大社會(hui) 保險覆蓋麵。健全靈活就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新就業(ye) 形態人員社保製度,落實放開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戶籍限製政策,將更多人群納入保障範圍。
三是增強安全性,健全基金安全監管體(ti) 係。加強對基金運行的全鏈條監管,堅決(jue) 守護好老百姓的“養(yang) 老錢”“救急款”。
四是增強便捷性,持續優(you) 化經辦管理服務體(ti) 係。
五是增強規範性,加強法治建設。加大現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力度,及時完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