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書寫新的綠色奇跡——新中國成立75周年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綜述
發稿時間:2024-09-19 09:26:44 來源:新華社 作者:記者高敬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謀劃開展一係列具有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我國生態文明之路越走越篤定、越走越寬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書(shu) 寫(xie) 新的綠色奇跡。
築牢祖國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夏天,山西省右玉縣蒼頭河畔,紅旗口村的30多畝(mu) 集體(ti) 林地裏綠樹成蔭,前來露營的遊客紮起帳篷,盡享綠色生態之美。
新中國成立初期,地處毛烏(wu) 素沙漠邊緣的右玉縣林木綠化率不足0.3%,群眾(zhong) 飽受風沙之苦。70多年來,右玉縣幹部群眾(zhong) 持續不斷植樹造林,林木綠化率提高到57%,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昔日沙地不僅(jin) 種出一片片綠蔭,更“種”出了當地百姓的好日子。
在內(nei) 蒙古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正漸漸披上綠裝。新華社記者連振 攝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的森林覆蓋率僅(jin) 8.6%,風沙肆虐、水土流失等影響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上世紀50年代,黨(dang) 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號召“綠化祖國”。
1978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在西北、華北、東(dong) 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的戰略決(jue) 策,曆時73年分三個(ge) 階段八期工程進行,要在祖國北方建設一道綿亙(gen) 萬(wan) 裏的綠色長城。
40多個(ge) 寒來暑往,“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4.8億(yi) 畝(mu) ,治理退化草原12.8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重點治理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
同時,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等,讓荒山披錦繡,沙漠變綠洲。
如今,我國在世界範圍內(nei) 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麵積“雙減少”。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02%,成為(wei) 全球“增綠”的主力軍(jun) 。
75年來,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不斷重塑,億(yi) 萬(wan) 人民為(wei) 建設一個(ge) 山川秀美的家園而不懈努力。
為(wei) 便利孩子們(men) 利用暑假進行自然研學,廣東(dong) 省肇慶市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設置了一條“小小科學家成長之路”主題自然教育體(ti) 驗徑和一條以“自然森林”為(wei) 主題的自然教育探索徑,讓孩子們(men) 更加親(qin) 近自然、了解自然。
這個(ge) 保護區設立於(yu) 1956年,是我國第一個(ge) 自然保護區,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生物多樣性得以保護。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chan) 、地質公園、海洋公園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處。
進入新時代,我國持續推進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實施52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紮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長江十年禁漁,推進典型海洋生態係統保護修複。
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2013年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如今我國正在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ti) 係。
目前,我國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祖國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築牢。
汙染防治成效日益彰顯
9月7日是“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在今天的首都北京,人們(men) 發現隨手一拍就能得到“美顏藍”“漫畫雲(yun) ”。
近年來我國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麵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北京空氣治理成效明顯,被聯合國環境署譽為(wei) “北京奇跡”。
回首來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ye) 從(cong) 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孕育,上世紀70年代正式拉開帷幕。1973年,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hui) 議,生態環境保護開始擺上國家重要議事日程。
改革開放激發了發展活力,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一段時間內(nei) 成為(wei) 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從(cong) 確立保護環境為(wei) 基本國策,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再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應對生態環境挑戰,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科研力量,重點治理太湖、巢湖、滇池三大湖泊,大力治理酸雨等汙染問題。
2024年8月12日北京天氣晴好,遊客從(cong) 景山上拍攝遠處的北海公園。新華社記者李鑫 攝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帶領億(yi) 萬(wan) 人民向汙染宣戰。
2013年,“大氣十條”——《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出台。中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個(ge) 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國家。
在城市,公交車不再拖著“黑尾巴”,新能源汽車加速奔跑;在農(nong) 村,北方地區數千萬(wan) 的家庭告別散煤取暖,用上更清潔的取暖方式;在工廠,超低排放改造讓燃煤電廠更加清潔,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清潔燃煤發電基地……
經過持續攻堅,2023年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共203個(ge) ,占比達到約六成。藍天白雲(yun) 成為(wei) 常態,我國成為(wei) 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2022年,全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達9014億(yi) 元,而20世紀80年代初期每年僅(jin) 有25億(yi) 至30億(yi) 元。
河湖麵貌實現根本性改善,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023年,長江幹流連續4年、黃河幹流連續2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家園更加健康美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城鄉(xiang)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能力,減少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如期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目標。
天更藍、水更清、地更淨,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
今年9月10日,國家公園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審議。這是我國首次從(cong) 國家層麵針對國家公園專(zhuan) 門立法。
法律製度,是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力量。經過數十年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ti) 係和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
從(cong) 1978年首次將“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寫(xie) 入憲法,到1989年環境保護法通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逐步進入法治化軌道。
進入21世紀,國家頒布了一係列的環境保護法律、自然資源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地方性環境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等。
2023年,四川成都市金牛區新橋社區社區河長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巡府河。新華社記者江宏景 攝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要求用最嚴(yan) 格製度最嚴(yan) 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
製定修訂環境保護法及30餘(yu) 部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特別是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引入按日連續罰款、查封扣押、限產(chan) 停產(chan) 、行政拘留、公益訴訟等措施,被評為(wei) “史上最嚴(yan) ”的環境保護法。如今,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ti) 係已經涵蓋大氣、水、土壤、噪聲等汙染防治領域以及長江、濕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態係統和要素,生態環境法治體(ti) 係得到完善。
印發實施《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及幾十項具體(ti) 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製度、空間規劃體(ti) 係、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麵節約製度、資源有償(chang) 使用和生態補償(chang) 製度、環境治理體(ti) 係、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ti) 係、生態文明績效評價(jia) 考核和責任追究製度等基礎製度,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製度體(ti) 係基本形成。
牢牢牽住責任製這個(ge) “牛鼻子”,建立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河湖長製、林長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等製度,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ye)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的責任體(ti) 係更加嚴(yan) 密健全,全黨(dang) 全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增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引領下,錨定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鍥而不舍、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必將書(shu) 寫(xie) 出新的綠色奇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