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

文章

國資國企改革新布局

發稿時間:2024-09-11 14:59:23   來源:半月談網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進行了周密部署。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主力軍(jun)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有助於(yu) 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圍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指出,增強各有關(guan) 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前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圓滿收官,實現了“三個(ge) 明顯成效”預期目標: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和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資監管體(ti) 製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ye) 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站在新的起點,國有企業(ye)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將是關(guan) 鍵,尤其是前瞻性布局新質生產(chan) 力。《決(jue) 定》提出,健全國有企業(ye) 推進原始創新製度安排。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弛認為(wei) ,中央企業(ye) 在科技創新方麵有很大潛力。不少央企在特定領域內(nei) 有長期的技術基礎和積累,技術研發正不斷向前沿突破。未來央企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和顛覆性創新研究,開展更多關(guan) 鍵共性技術攻關(guan) ,有利於(yu) 不斷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把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擺在突出位置。2023年,央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32.1%,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這一比重到2025年要達到35%,搶抓產(chan) 業(ye) 發展新機遇,布局新賽道。與(yu) 此同時,國企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領域布局較多,需要利用新技術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步伐。

  明晰功能定位,優(you) 化布局

  《決(jue) 定》指出,進一步明晰不同類型國有企業(ye) 功能定位,完善主責主業(ye) 管理,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推動國有資本向關(guan) 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集中,向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中。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要按照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部署,推動建立國有企業(ye) 履行戰略使命評價(jia) 製度,促進公益類業(ye) 務的分類核算,做好企業(ye) 內(nei) 部分類核算和考評,更加科學地衡量各級企業(ye) 的效率和貢獻,推動企業(ye) 堅定服務國家戰略、有力維護國家安全。同時繼續在企業(ye) 內(nei) 部考核中充分體(ti) 現經濟增加值指標,不斷增強企業(ye) 價(jia) 值創造能力。

圖片

  國家電網遼寧朝陽供電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在安裝線上間隔棒 楊青 攝

  這些年,國企整合重組步伐加快。“南北車”重組,寶鋼“牽手”武鋼組建中國寶武,中遠中海運重組……國企重組改革也為(wei) 打破壟斷創造了條件。《決(jue) 定》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部分國有企業(ye) 的特殊性在於(yu) 其資源的壟斷性,因此需要更強調市場化經營,以市場化改革促進壟斷資源優(you) 化配置。《決(jue) 定》明確,推進能源、鐵路、電信、水利、公用事業(ye) 等行業(ye) 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zheng) 性環節市場化改革,健全監管體(ti) 製機製。

  能源、鐵路等行業(ye) 具有自然壟斷屬性,長期以來,這些領域國資規模巨大但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zheng) ,部分行業(ye) 還可能利用其壟斷優(you) 勢隨意擴張。專(zhuan) 家分析,接下來要對壟斷環節與(yu) 競爭(zheng) 環節進行分離,加快競爭(zheng) 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化競爭(zheng) 激發國有經濟的強勁活力。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企布局優(you) 化與(yu) 結構調整是今後5年國企改革的一條主線。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

  《決(jue) 定》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弘揚企業(ye) 家精神;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建立國有企業(ye) 履行戰略使命評價(jia) 製度,完善國有企業(ye) 分類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開展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

  深化改革就要動真碰硬,敢闖“深水區”。著眼於(yu)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的完善,要把加強黨(dang) 的領導與(yu) 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使國資監管效能切實增強。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表示,要進一步厘清各治理主體(ti) 的權責邊界,強化章程管理,健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dang) 的領導的製度機製,分層分類、動態優(you) 化黨(dang) 委(黨(dang) 組)前置研究事項清單,提升董事會(hui) 建設質量,深化落實三項製度改革,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ye) 。

圖片

  上海振華重工生產(chan) 的岸邊集裝箱起重機 龔兵 攝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ye) 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li) 莎認為(wei) ,考核指標應緊密圍繞企業(ye) 功能定位、行業(ye) 特點和承擔的重大任務,確保考核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涵蓋企業(ye) 的財務績效、市場競爭(zheng) 力、創新能力、社會(hui) 責任等多方麵,全麵反映企業(ye) 的價(jia) 值創造能力。

  與(yu) 此同時,國務院國資委還將完善主責主業(ye) 管理,強化政策協同,同時加強與(yu) 紀檢監察、巡視、審計等各類監督力量的貫通協調,把出資人監督問責與(yu) 幹部考察任用、紀檢監督執紀等結合起來,做強監督力量,建立穿透監管“縱向到底”的製度,讓監督真正“長牙”“帶電”,形成剛性約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