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動態

文章

北京著力構建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體係

發稿時間:2024-08-29 15:05:45   來源:人民網  

  “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給北京出了這麽(me) 一道題。北京奮力書(shu) 寫(xie) 答卷。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推動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ti) 係”。這為(wei) 北京這座擁有2180多萬(wan) 常住人口、1.6萬(wan) 平方公裏超大城市的建設發展,進一步明晰了方向。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繞不開超大特大城市治理這一世界級難題。北京的生動實踐中,有久久為(wei) 功的實幹篤行,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也有晝夜更新的城市數據:

  每一天,約2.4萬(wan) 噸蔬菜從(cong) 新發地市場送達北京的千家萬(wan) 戶,900多萬(wan) 人次穿梭於(yu) 北京的軌道交通,6萬(wan) 多件市民訴求直達北京市民熱線服務中心,萬(wan) 千建設者創造出上百億(yi) 元的GDP……由無數筋骨血脈支撐的這座超大城市,超乎想象的運行之繁、治理之艱,是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北京市委書(shu) 記尹力表示,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北京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努力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的強大力量,奮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

  大城之治,規劃引領。

  被譽為(wei) “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的中軸線,前不久申遺成功。作為(wei) 中軸線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關(guan) 鍵項目的慶成宮,是近年來曆史情況複雜、涉及問題較多的一個(ge) 征收項目。北京市西城區破難題、找出路,騰退工作有序推進。慶成宮整體(ti) 恢複曆史風貌,成為(wei) 中軸線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保護老城區,是北京作為(wei) 文化中心所承擔的一份職責。前些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立足北京“四個(ge) 中心”功能定位,不斷優(you) 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據此,北京新版總體(ti) 規劃出爐。

  這本規劃,改變著一座城。“都與(yu) 城”“舍與(yu) 得”“疏解與(yu) 提升”“核心與(yu) 兩(liang) 翼”等理念深刻融入城市治理,成為(wei) 新時代北京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

  規劃也是藍圖,鋪展出欣欣向榮的畫卷。

  人口角度看,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城鄉(xiang) 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裏;環境角度比,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實施綠化超過9200公頃,補建便民商業(ye) 網點7700餘(yu) 個(ge) ;再從(cong) 產(chan) 業(ye) 角度端詳,科技、商務、信息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新設經營主體(ti) 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北京確定了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製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用減量發展倒逼發展方式轉變,邁向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楊秀玲說。

  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以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超大城市。

  這得益於(yu) 規劃引領。“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同時深刻理解黨(dang) 中央更深層次的考量。規劃引領並非規劃“一條腿”走路,還體(ti) 現在規劃、建設、運營一體(ti) 化體(ti) 製機製的變革。這也正是改革進入深水區要啃下的一塊“硬骨頭”。

  過去有的地方,水是水、岸是岸,“九龍治水、各管一頭”,怎麽(me) 辦?靠改革破局。

  北京市朝陽區治理亮馬河,治水、修岸、亮化建築外立麵,“水岸共治”。濱水空間更新改造後,亮馬河被形容為(wei) 城市的一座“會(hui) 客廳”。

  過去有的地方,站是站、城是城,“各成一體(ti) 、銜接不暢”,怎麽(me) 辦?靠改革鋪路。

  從(cong) 地鐵6號線東(dong) 四站出來,幾處古樸建築映入眼簾。地下,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動脈;地上,商業(ye) 、餐飲等一應俱全。近年來,北京不斷強化站城融合,軌道交通與(yu) 城市更新相得益彰。

  大城之治,數字賦能。

  “以前下班最頭疼的是遇上堵車,現在時常一口氣過幾個(ge) 綠燈,感覺就像手裏握個(ge) ‘遙控器’。”不少北京市民都深有感觸。

  交通擁堵,很多大城市的通病。市民形容的“遙控器”,正是北京交通信號控製管理平台。目前,平台已完成100餘(yu) 條主幹道綠波帶的動態優(you) 化,助力整體(ti) 路網通行效率提升4.7%。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構建支持全麵創新體(ti) 製機製”。這些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紮實推進,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加快建設,“三城一區”(中關(guan) 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蒸蒸日上……今年以來,新建5G基站1.42萬(wan) 個(ge) ,新增公共智能算力超7000P(1P約等於(yu) 每秒1000萬(wan) 億(yi) 次計算速度),全市擁有備案上線大模型82款。這些數據,也讓城市治理的效能更高。

  城市更智慧。北京市海澱區,“城市大腦”聚合交通、生態、水、電等城市體(ti) 征指標,人工智能街區建設穩步推進。地下8米,北京市豐(feng) 台區電纜數字化隧道無人巡檢示範區,“機器狗”正對電纜進行巡檢監測。地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無人駕駛車隨處可見。經過4年建設,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已實現600平方公裏連片運行。

  城市更有韌性。今年汛期,北京全市累計降雨量已超去年同期,防汛工作有條不紊。投用測雨雷達,建成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運用城市全量管網數據進行模型計算……“智慧防汛”為(wei) 城市應對汛情提供支撐。

  “我們(men) 將緊緊圍繞智慧城市建設,錨定‘一區三中心’,統籌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深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更好支撐‘高效辦成一件事’,賦能城市精準精細治理。”北京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北京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沈彬華說。

  大城之治,人民為(wei) 本。

  北京市昌平區的回龍觀、天通苑兩(liang) 個(ge) 超大社區常住人口80多萬(wan) 。“我們(men) 曾自嘲是‘觀裏人’,裏麵很大,出口卻很小,像一個(ge) 罐子。”在回龍觀地區住了多年的居民說。

  “回天行動”計劃聚焦居民關(guan) 心的交通、學位、床位等難題,係統治理、精準發力,從(cong) 治“大城市病”轉向謀高質量發展。2018年以來,回天地區新增學位3萬(wan) 餘(yu) 個(ge) 、醫療床位2000餘(yu) 張、大型文體(ti) 設施4處,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升至96.3%。

  新城在生長,老城在更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調研過北京市東(dong) 城區草廠四條胡同。老城不能再拆,胡同怎麽(me) 保、怎麽(me) 用?申請式退租降低人口密度,環境整治、織補複建、文物修繕等同步開展。如今,居民對胡同的變化讚歎不已。截至目前,以胡同為(wei) 代表的全市5200餘(yu) 條背街小巷煥然一新。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在北京,接,當天受理75831件訴求;派,343個(ge) 街鄉(xiang) 鎮、100餘(yu) 個(ge) 市級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ye) 等隨時響應;辦,辦結數量、時長等指標實時更新……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記錄著群眾(zhong) 的關(guan) 切。

  5年來,從(cong) “吹哨報到”建立服務群眾(zhong) 的響應機製,到12345熱線牽引接訴即辦,再到“每月一題”推動“未訴先辦”的主動治理,北京下足繡花功夫,持續完善以市民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體(ti) 製機製。

  一針一線織出超大城市的溫度。610多個(ge) “口袋公園”,讓市民出門即景;1.8萬(wan) 個(ge) 普惠托位,助力“托得起”“放心托”;今年將新建100家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努力把普惠養(yang) 老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

  大城善治,北京精雕細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仍在探索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