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 金融改革紅利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發稿時間:2024-08-26 15:48:09 來源: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積極探索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金融本質的認識,不斷推進金融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積累了寶貴經驗,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加快完善中央銀行製度,暢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激勵約束機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對進一步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從(cong) 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改革提升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效率,到加強係統協同改革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再到以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蹄疾步穩,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金融改革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如何把新的改革部署落細落實?記者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采訪相關(guan) 經營主體(ti) 和行業(ye) 專(zhuan) 家,探尋金融改革紅利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動力的生動故事。
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提升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效率,帶動社會(hui)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7月22日,當月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較上一期下降10個(ge) 基點。7月26日,浙江昌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明輝就拿到了新利率下天台農(nong) 商銀行發放的300萬(wan) 元貸款:“每年能幫我們(men) 節省資金成本2.25萬(wan) 元。”
朱明輝介紹,公司正在研發促進粉末塗料綠色化的助劑,研發投入大,麵臨(lin) 資金周轉困難。今年6月,天台農(nong) 商銀行在走訪企業(ye) 過程中了解到昌明新材料的資金需求,為(wei) 公司製定了專(zhuan) 屬的金融方案,但就利率問題還需進一步洽談。
“希望拿到更低的利率,沒想到這麽(me) 快就實現了。”朱明輝說,7月22日當天,天台農(nong) 商銀行就第一時間聯係公司,快速開展貸前調查,並開通授信、審批綠色通道,不到4個(ge) 工作日貸款到位,及時助力企業(ye) 研發。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LPR改革不斷深化,推動市場利率變化更快傳(chuan) 導至經營主體(ti) 。截至今年6月末,浙江省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4.9%,利率較年初下降0.4個(ge) 百分點。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領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能夠更好發揮利率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關(guan) 鍵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不再對金融機構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實現了利率管製的基本放開。為(wei) 了進一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yu) 市場利率並軌,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LPR作為(wei) 各銀行新發放貸款定價(jia) 的主要參考,LPR由多家銀行根據最優(you) 惠客戶利率組團報價(jia) 所得,充分反映市場供求情況。
“貸款定價(jia) 錨由貸款基準利率轉變為(wei) LPR,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guan) 鍵一步。”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wei) ,改革後,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打破,LPR及時反映了市場利率下降的趨勢性變化,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行。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LPR改革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累計下行90個(ge) 和100個(ge) 基點。LPR改革後至2024年6月,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累計下降167個(ge) 基點至3.63%,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累計下降208個(ge) 基點至3.45%。
貸款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也不斷提高。2022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指導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利率自律機製成員參考市場利率變化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主要金融機構先後5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更大,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董希淼表示,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於(yu) 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增強支持實體(ti) 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
“推動存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引導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督促LPR報價(jia) 行繼續提高報價(jia) 質量,鞏固企業(ye) 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的成效。
加強係統協同改革,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建設金融強國,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金融業(ye) 加強係統協同改革,為(wei)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增添動力。
——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不斷健全。
“金融服務送上門來了。”廣東(dong) 省廣州市鍾落潭鎮龍崗村果度農(nong) 場負責人曾藝敏最近拿到了廣州白雲(yun) 民泰村鎮銀行的300萬(wan) 元貸款,購買(mai) 肥料及果樹的資金有了著落。
果度農(nong) 場裏,黃皮、荔枝、龍眼等水果相繼成熟,前來采摘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旺季供不應求。”曾藝敏想擴大經營,但前期投入已超千萬(wan) 元,再擴張資金缺口不小。這時,正在走訪的廣州白雲(yun) 民泰村鎮銀行鍾落潭支行業(ye) 務經理了解到曾藝敏的資金需求,經過實地調查後馬上為(wei) 其定製了金融服務方案,不到3天就發放了貸款。
“實現快速批貸,不僅(jin) 靠金融科技提升風控水平,還要依靠進村入戶、主動問需。”廣州白雲(yun) 民泰村鎮銀行總行行長宋海躍介紹,依靠貼近鄉(xiang) 村的優(you) 勢,堅持支農(nong) 支小的定位,廣州白雲(yun) 民泰村鎮銀行通過在白雲(yun) 區19個(ge) 行政村設立“百千萬(wan) 工程”金融服務站,工作人員走訪農(nong) 戶590餘(yu) 戶,將銀行“窗口”送到企業(ye) 、村民“門口”,將一家一戶的資金需求、信用狀況轉化為(wei) 一個(ge) 個(ge) 金融服務的精準方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金融管理部門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的定位和功能,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堅守宗旨、回歸本源,找準定位、優(you) 勢互補。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不斷做優(you) 做強,當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主力軍(jun) 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堅守支農(nong) 支小市場定位;政策性金融聚焦服務國家戰略,主要做商業(ye) 性金融幹不了、幹不好的業(ye) 務;保險機構不斷拓展和豐(feng) 富保險保障的內(nei) 涵和外延,充分發揮保險業(ye) 經濟減震器和社會(hui) 穩定器功能……
“完善金融機構的定位,要始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目標,以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金融服務需求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金融機構功能,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ye) 績觀和風險觀,平衡好功能性與(yu) 營利性的關(guan) 係。”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表示。
——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持續優(you) 化。
“聯係‘養(yang) 老管家’,不到兩(liang) 小時,康複師就上門了。”近日,北京居民楊淑榮體(ti) 驗到了居家養(yang) 老的便利。今年,楊淑榮投保了平安人壽保險,並由此享受到了“保險+居家養(yang) 老”的服務新模式。查看症狀、監測評估、製定個(ge) 性化康複訓練方案……康複師一係列專(zhuan) 業(ye) 操作過後,楊淑榮下單了康複套餐,定期預約康複師上門服務。
“一方麵豐(feng) 富麵向中老年客群的保險產(chan) 品,另一方麵探索‘保險+’模式,從(cong) 提供單一保險產(chan) 品到同步供給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養(yang) 老服務。”平安人壽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楊錚表示,深化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改革,才能更好貫徹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保險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的日益完善推動保險業(ye) 更好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hui) 穩定器功能。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為(wei) 1.64億(yi) 戶次農(nong) 戶提供保險保障,大病保險覆蓋人群達到12億(yi) 人,保險業(ye) 積累的養(yang) 老準備金超過6萬(wan) 億(yi) 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超過2萬(wan) 億(yi) 元。
我國金融業(ye) 已形成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等種類齊全、競爭(zheng) 充分的金融體(ti) 係。不隻在保險業(ye) ,各個(ge) 金融領域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不斷完善,滿足實體(ti) 經濟和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銀行業(ye) 擴大新市民金融服務供給,推出一係列專(zhuan) 屬信貸產(chan) 品支持新市民就業(ye) 創業(ye) ;期貨品種注冊(ce) 製全麵落地,期貨品種不斷“上新”,130多個(ge) 品種全麵覆蓋農(nong) 產(chan) 品、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公募基金行業(ye) 有序開展費率機製改革,持續降低服務成本……
此外,存款貸款、支付清算、理財投資、信息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普惠性持續走在世界前列。
——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加快構建。
智能電動兩(liang) 輪車、全地形車、智能割草機器人產(chan) 品暢銷,帶動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50%……近日,九號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半年報業(ye) 績亮眼。“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3.49億(yi) 元,同比增長超18%,我們(men) 將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技術用於(yu) 兩(liang) 輪車等產(chan) 品,更為(wei) 智能化的產(chan) 品備受市場青睞。”九號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持續的科技創新是公司業(ye) 績增長的主要動力,在科創板上市後,更多資金支持、更好營商環境讓企業(ye) 能夠更加心無旁騖地搞創新、抓經營。
科創板更為(wei) 包容和多元化的上市標準下,帶著紅籌企業(ye) 、上市時未盈利、雙重股權結構多重屬性的九號公司順利登陸科創板,在資本市場支持下更好激發創新活力。今年是科創板成立5周年,像九號公司一樣,一批在原有製度下無法登陸A股市場的“硬科技”企業(ye) 在科創板上市,為(wei) 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添能蓄力。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54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ye) 、8家特殊表決(jue) 權架構企業(ye) 、7家紅籌企業(ye) 、20家采用第五套標準企業(ye) 在科創板上市。
先後設立科創板和北交所、股票發行注冊(ce) 製走深走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助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截至2023年末,非金融企業(ye) 境內(nei) 股票餘(yu) 額為(wei) 11.4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5%;2023年末,債(zhai) 券市場餘(yu) 額15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1%,穩定成為(wei) 實體(ti) 經濟融資的第二大渠道。
“各市場之間彼此互相聯係、互為(wei) 支撐,成為(wei)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的發力點。”董希淼表示,下一步應繼續深化以信息披露為(wei) 核心的注冊(ce) 製改革,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ti) 係,持續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尤其要大力發展服務於(yu) 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股權融資市場。
建立健全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ti) 係、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ti) 係……各項金融改革協同發力、形成合力,向著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這一目標不斷邁進。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加快書(shu) 寫(xie) 金融“五篇大文章”
河水清澈、草木茂盛,走進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河道兩(liang) 岸綠意蔥蘢。如今,這片綠意正在加快向沿岸企業(ye) 延展。
拆除模板、基坑回填、設備驗收……位於(yu) 河道南岸的浙江富鋼集團有限公司內(nei) ,一條綠色生產(chan) 線正在緊鑼密鼓地搭建。“這條特殊合金鋼材產(chan) 線已基本完成主體(ti) 設備施工,投產(chan) 後不僅(jin) 能提升產(chan) 品質量和產(chan) 能,而且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000多噸,減排二氧化碳8000多噸。”富鋼集團工程部部長張鍾奕介紹,綠色產(chan) 線得到了綠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湖州銀行的2億(yi) 元綠色貸款讓企業(ye) 加快碳減排技術改造的腳步。
“含綠量就是含金量,我們(men) 通過ESG評級體(ti) 係、碳效評價(jia) 模型評定該產(chan) 線改造項目的含綠量,讓綠色金融更精準地滴灌節能減排項目。”湖州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方鋒傑說,這一項目貸款運用了碳減排支持工具,通過優(you) 惠利率為(wei) 企業(ye) 節約融資成本200萬(wan) 元。
“碳減排支持工具為(wei) 我們(men) 發展綠色金融增添動力。”方鋒傑介紹,去年,隨著碳減排支持工具的延續和擴圍,湖州銀行被納入政策實施範圍,激勵銀行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製度體(ti) 係以及產(chan) 品服務。截至目前,湖州銀行已利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的低成本資金發放碳減排貸款超20億(yi) 元,帶動碳減排超過12萬(wan) 噸。
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國人民銀行創設的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傾(qing) 斜的重要激勵機製。去年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wei) 此提供了有力抓手。
“為(wei) 了激勵金融機構更快優(you) 化信貸結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創新業(ye) 務,在原有再貸款的基礎上,以優(you) 惠利率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設立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金融機構優(you) 化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激勵,為(wei) 金融機構短期可能增加的一些經營成本給予一定補償(chang)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從(cong) 運行機製看,部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采用“先貸後借”模式,即先由商業(ye) 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選擇、自擔風險,向企業(ye) 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然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商業(ye) 銀行的申請和實際貸款情況,發放再貸款。“不僅(jin) 有利於(yu) 精準滴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實施過程中設計的‘先貸後借’機製還縮短了貨幣政策傳(chuan) 導鏈條,使結構性信貸資金直達實體(ti) 經濟,提高了貨幣政策傳(chuan) 導的有效性。”董希淼表示。
新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處於(yu) 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以及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持續支持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持續引導擴大涉農(nong) 信貸投放和小微、民營企業(ye) 貸款投放,並降低融資成本……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ti) 係不斷完善。截至今年3月末,經過整合優(you) 化,共10項工具存續,工具總量達7.5萬(wan) 億(yi) 元,約占中國人民銀行總資產(chan) 的17%,支持領域實現了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蓋。
激勵約束工具配套逐步完善,頂層設計也不斷優(you) 化。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信貸市場司,牽頭推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同時牽頭製定《關(guan) 於(yu) 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開展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持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等,推動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製度設計更加健全,政策框架更加牢固。
機製發力,政策給力,引導金融機構優(you) 化融資結構,為(wei) 經營主體(ti) 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不斷創新和豐(feng) 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踐。
科技金融助力科技創新動能更強。過去5年,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貸率從(cong) 14%提升至47%,科創票據累計發行超過8000億(yi) 元。
綠色金融帶動節能減排效率更高。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yu) 額34.7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8.5%。綠色債(zhai) 券累計發行3.71萬(wan) 億(yi) 元。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引導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超1.1萬(wan) 億(yi) 元,帶動年度碳減排量近2億(yi) 噸。
普惠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力度更大。截至今年6月末,本外幣民營經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8.1%;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7%,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1.6%。
養(yang) 老金融促進養(yang) 老服務供給更足。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支持範圍擴大至公益型、普惠型養(yang) 老機構運營,居家社區養(yang) 老體(ti) 係建設等。
數字金融賦能金融服務質效更優(you)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指導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累計推出280餘(yu) 項惠民利企創新應用,在賦能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防控金融風險等方麵發揮積極作用。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拓展至17個(ge) 省份,基於(yu) 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預付資金管理、供應鏈金融、小微企業(ye) 服務等產(chan) 品層出不窮。
“過去5年,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年均增速大幅高於(yu) 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融資成本處於(yu) 曆史低位。”中國人民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行長潘功勝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強與(yu) 行業(ye) 管理部門協同合作,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續性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加強政策頂層設計,製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總體(ti) 方案,細化政策舉(ju) 措,強化正向激勵,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能力。(記者 趙展慧)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