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化金融體製改革的幾點認識
發稿時間:2024-08-14 14:09:51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胡海峰
金融領域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的關(guan) 鍵環節。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提出要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並對金融體(ti) 製改革作出前瞻性、係統性的頂層設計,這是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的重要舉(ju) 措。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持續增強金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不斷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
第一,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是完善宏觀調控製度體(ti) 係的關(guan) 鍵環節。要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以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為(wei) 主要手段,圍繞國家發展規劃、重大戰略促進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價(jia) 格等政策協同發力,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實現宏觀政策舉(ju) 措的靈活性、協調性、配套性,優(you) 化各類增量資源配置和存量結構的調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作用,增強政策合力,促進經濟總量平衡、結構優(you) 化、內(nei) 外均衡。同時,加快完善中央銀行製度,暢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完善基礎貨幣投放和貨幣供應調控機製,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加強外匯市場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此外,加快完善金融監管體(ti) 係。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是防控風險的重中之重。加快製定金融法,建立風險早期糾正硬約束製度,築牢有效防控係統性風險的金融穩定保障體(ti) 係。切實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讓金融監管真正“長牙帶刺”、有棱有角,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都納入監管,全麵強化機構監管、行為(wei) 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實現監管全覆蓋。強化監管責任和問責製度,加強中央和地方監管協同,穩妥有序推進房地產(chan) 、地方政府債(zhai) 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機製,構建產(chan) 業(ye) 資本和金融資本“防火牆”,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第二,完善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體(ti) 製機製。當前,我國金融體(ti) 係規模已經很大,但融資結構極不合理,存在“錢多本少”“耐心資本”不足等問題。金融結構不合理是服務實體(ti) 經濟不到位的重要根源。要以金融體(ti) 係結構調整優(you) 化為(wei) 重點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打造適應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金融鏈,疏通資金進入實體(ti) 經濟的渠道,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融資服務。一是構建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通過防風險、強監管,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深化常態化退市機製,支持長期資金入市,樹立理性投資、價(jia) 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nei) 在穩定性長效機製。完善大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行為(wei) 規範約束機製。完善上市公司分紅激勵約束機製。健全投資者保護機製。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規則對接、標準統一。二是構建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我國金融機構門類齊全,關(guan) 鍵是要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錯位發展、優(you) 勢互補,在服務實體(ti) 經濟上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國有大型金融機構要完善優(you) 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ti) 製,落實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管理責任,優(you) 化考核評價(jia) 。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ye) 製度做優(you) 做強,健全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激勵約束機製,當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主力軍(jun) 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兼並重組,實現減量提質,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為(wei) 本地民營企業(ye) 、小微企業(ye) 、“三農(nong) ”服務。政策性金融機構要聚焦服務國家戰略,主要做商業(ye) 性金融機構幹不了、幹不好的業(ye) 務。發揮好保險業(ye) 經濟減震器和社會(hui) 穩定器的功能,發揮好各類商業(ye) 保險補充保障作用。三是構建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導金融機構為(wei) 科技型企業(ye) 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標準和產(chan) 品體(ti) 係,擴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的研發、投資、推廣運用。完善中小微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融資支持政策製度,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融投入,讓普通民眾(zhong) 以合適的價(jia) 格享受到及時、有尊嚴(yan) 、方便、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加大對健康產(chan) 業(ye)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銀發經濟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有針對性地豐(feng) 富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供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大力發展數字金融,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和競爭(zheng) 力。
第三,構建支持創新的科技金融體(ti) 製。高質量發展強調的是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讓創新成為(wei) 驅動發展新引擎。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為(wei) 此,需要加快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ti) 製,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金融支持,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提高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便利性,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術攻關(guan) 風險分散機製,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ti) 係。
第四,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金融高水平開放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抓手。我們(men) 要通過製度型開放為(wei) 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guan) 規則,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yu) 金融業(ye) 務試點,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穩慎拓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優(you) 化合格境外投資者製度。推進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體(ti) 係建設,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ti) 係,豐(feng) 富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強化開放條件下金融安全機製。支持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建設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提升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積極參與(yu) 國際金融治理,推動和引領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新興(xing) 領域國際規則標準製定,提高我國在國際金融規則標準製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確保我國牢牢掌握大國博弈金融主動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