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黨(dang) 建設

文章

堅持黨的全麵領導

發稿時間:2024-07-31 15:51: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沈傳(chuan) 亮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強調,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係統觀念等原則。其中,“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排在首位,是重中之重。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提出,“堅定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dang) 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麵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對此,要認真學習(xi) 領悟、深入理解把握、堅決(jue) 貫徹落實。

  深刻認識黨(dang) 的領導地位

  黨(dang) 的領導地位是人民的選擇、曆史的選擇。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wei) 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zheng) 以後,中國逐步成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wei) 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誌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yi) 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運而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百餘(yu) 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開創於(yu) 改革開放新時期。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目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充滿勃勃生機,成為(wei) 振興(xing) 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的中流砥柱。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總結概括了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變革,強調“我們(men) 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

  黨(dang) 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其嚴(yan) 密的組織、嚴(yan) 明的紀律和強大的信念,始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正是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才能成功應對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化危機。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

  總結把握運用寶貴經驗

  kaiyun官方地址開放的成功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以“九個(ge) 必須堅持”深刻總結寶貴經驗。其中第一條就是“必須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40多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通過提供科學理論指引、精心謀劃頂層設計、健全領導體(ti) 製機製等,成功領導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並取得巨大成就。

  提供科學思想指引。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誌作為(wei) 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提出“不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有力指導推動了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圍繞新時代為(wei) 什麽(me) 要全麵深化改革、怎樣全麵深化改革等重大問題,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精心謀劃頂層設計。全麵深化改革是係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ti) 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guan) 聯性、係統性、可行性研究。改革開放後,黨(dang) 的曆屆三中全會(hui) 都在研究改革,注重做好頂層設計。隨著改革的深入,各類矛盾日益錯綜複雜,改革各環節各方麵聯動性更強,更需要統籌推進,對頂層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和黨(dang) 的建設改革緊密聯係、相互交融,任何一個(ge) 領域的改革都會(hui) 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領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麵改革措施相互牽扯,全麵深化改革就很難推進下去,即使勉強推進,效果也會(hui) 大打折扣。新時代以來,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十九屆三中全會(hui) 、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都鮮明體(ti) 現了黨(dang) 是如何通過頂層設計來引領改革的。

  健全領導體(ti) 製機製。黨(dang) 領導改革開放,還體(ti) 現在不斷健全體(ti) 製機製方麵。20世紀80年代初,設立國家經濟體(ti) 製改革委員會(hui) 。1998年,國家經濟體(ti) 製改革委員會(hui) 改為(wei) 國務院高層次的議事機構。2013年12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第一次在黨(dang) 中央層麵設置專(zhuan) 司改革工作的領導機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擔任組長。該小組負責改革總體(ti) 設計、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督促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統一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推進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黨(dang) 的十九屆三中全會(hui) 後,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wei) 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擔任委員會(hui) 主任。進一步加強黨(dang) 對全麵深化改革工作的領導,完善科學領導和決(jue) 策、有效管理和執行的體(ti) 製機製,有力推動了改革向縱深發展。

  進一步提高黨(dang) 的領導水平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曆史性成就。曆史和實踐表明,黨(dang) 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必須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新時代新征程,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要聚焦提高黨(dang) 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提高黨(dang) 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

  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yan) 的標準管黨(dang) 治黨(dang) 。這種改革的精神和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偉(wei) 大實踐是我們(men) 黨(dang) 敢於(yu) 自我革命的集中體(ti) 現。要始終保持以黨(dang) 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hui) 革命的高度自覺,完善黨(dang) 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ti) 係,進一步健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體(ti) 係,不斷推進黨(dang) 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dang) 始終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

  堅持黨(dang) 中央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黨(dang) 中央領導改革的總體(ti) 設計、統籌協調、整體(ti) 推進。在完善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落實機製的同時,積極鼓勵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決(jue) 定》提出,“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把社會(hui) 期盼、群眾(zhong) 智慧、專(zhuan) 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圍繞解決(jue) 突出矛盾設置改革議題,優(you) 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製”。這體(ti) 現了改革決(jue) 策科學化的要求,是提高黨(dang) 的領導水平的有效路徑。

  深化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黨(dang) 的領導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體(ti) 係日益健全、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得到強化。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進一步提出深化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強調“加強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增強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完善黨(dang) 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製”等,從(cong) 多維度激勵幹部開拓進取、幹事創業(ye) ,調動全黨(dang) 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深入推進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曆史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一些黨(dang) 員、幹部缺乏擔當精神,鬥爭(zheng) 本領不強,實幹精神不足,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反腐敗鬥爭(zheng) 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決(jue) 定》強調“健全政治監督具體(ti) 化、精準化、常態化機製”“綜合發揮黨(dang) 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完善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製”“完善黨(dang) 和國家監督體(ti) 係”等,對於(yu)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強化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和監督責任,具有重要意義(yi) 。這些有力舉(ju) 措有效實施,一定能確保黨(dang) 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證。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室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