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平共處到命運與共的曆史跨越
發稿時間:2024-07-30 16:10:41 來源:《求是》 作者:王毅
2024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6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格局深刻調整背景下,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為(wei) 促進國際社會(hui) 團結合作、推動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舉(ju) 行的一次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nei) 涵豐(feng) 富,貫通曆史,著眼未來,全麵闡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麵對世界百年變局,指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前進方向,發出了“全球南方”同世界各國人民共創美好未來的時代強音。這一重要講話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再宣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再升華,是中國與(yu) 世界共謀發展繁榮的再推進,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為(wei) 大黨(dang) 大國領袖的深厚世界情懷和強烈曆史擔當,凝聚了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發展成果,為(wei) 我們(men) 汲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曆史智慧、匯集解決(jue) 當今世界難題挑戰的共識提供了戰略引領和科學指南。
一、深刻揭示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的時代價(jia) 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全麵總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鮮明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財富,不僅(jin) 沒有褪色過時,反而煥發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值得悉心珍視、繼承、弘揚。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yi) 。
從(cong) 曆史邏輯看,這是順應世界多極化、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要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亞(ya) 非拉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風起雲(yun) 湧之際應運而生,體(ti) 現了新生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的正當訴求,匯聚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聯合自強的強大合力,推動了國際秩序改革完善的曆史進程,是國際關(guan) 係史上的偉(wei) 大創舉(ju) 。進入新世紀,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ti) 性崛起勢不可擋,“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影響力顯著提升,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潮流不可逆轉。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是充分反映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現實、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應有之義(yi) 。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活動論壇在北京舉(ju) 行。圖為(wei) “從(cong)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亞(ya) 洲智慧的時代價(jia) 值”分論壇。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攝
從(cong) 現實邏輯看,這是團結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迫切需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汲取熱戰教訓,衝(chong) 破冷戰陰雲(yun) ,超越“集團政治”、“勢力範圍”等陳舊狹隘觀念,倡導各國相互信任和友好合作,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jue) 爭(zheng) 端,有力促進了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今天,人類生活在同一個(ge) 地球村,各國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不論是烏(wu) 克蘭(lan) 危機、巴以衝(chong) 突等熱點問題,還是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全球性挑戰,世界上沒有哪個(ge) 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更不可能通過單打獨鬥或者搞陣營化“小圈子”解決(jue) 問題。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是推動各國團結合作,共迎挑戰、共創未來的必然選擇。
從(cong) 理論邏輯看,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的重要基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首次係統提出的國際關(guan) 係理論,強調國與(yu) 國關(guan) 係相互、平等的實踐要求,凸顯權利、義(yi) 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以尊重主權摒棄強權霸道,以平等互利超越叢(cong) 林法則,為(wei) 不同社會(hui) 製度國家建立和發展關(guan) 係提供了正確指導,為(wei) 國際關(guan) 係和國際法治樹立了重要標杆。當前,麵對形形色色的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強權霸淩行徑,人類社會(hui) 必須作出和平還是戰爭(zheng) 、繁榮還是衰退、團結還是對抗的曆史抉擇。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實現人類社會(hui) 更加安全、更加繁榮的和平共處的內(nei) 在要求。
從(cong) 實踐邏輯看,這是捍衛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治的現實途徑。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yu) 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高度契合,一經發表就迅速從(cong) 亞(ya) 洲走向世界,成為(wei) 1955年萬(wan) 隆會(hui) 議十項原則的基礎和20世紀60年代興(xing) 起的不結盟運動的指導原則,在1970年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的《國際法原則宣言》、1974年第六屆特別聯大通過的《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中得到明確采納,相繼載入一係列重要國際文件,成為(wei) 開放包容、普遍適用的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中國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wei)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以此為(wei) 指引妥善解決(jue) 同周邊國家的曆史遺留問題,成功推動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同183個(ge) 國家建立外交關(guan) 係、發展友好合作,並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載入憲法。新形勢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內(nei) 涵,沿著這條實踐證明正確、各國共同遵循的道路攜手前行,就能不斷書(shu) 寫(xie) 人類社會(hui) 更加美好的未來。
二、鮮明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新形勢下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好的傳(chuan) 承、弘揚、升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曆史的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向前奔跑,人類進步事業(ye) 在對時代之問的回答中一程接著一程向前邁進。70年前,中國領導人攜手印度、緬甸領導人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wei) 如何處理國與(yu) 國關(guan) 係這一重大命題給出了曆史答案。70年後的今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重大理念,為(wei) “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ge) 世界”給出了新的時代答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與(yu)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在努力目標、實現路徑、價(jia) 值遵循、實踐平台等方麵作出全方位、創造性豐(feng) 富拓展,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崇高目標,推動人類進步事業(ye) 邁出新的曆史跨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國與(yu) 國關(guan) 係注入嶄新內(nei) 涵,實現向彼此成就、同球共濟的曆史跨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一理念立足於(yu) 國與(yu) 國命運交織、休戚與(yu) 共的客觀現實,樹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範。當今世界已經成為(wei)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ti) ,共同挑戰、共同利益、共同責任把各國前途命運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時代要求我們(men) 以平等互利為(wei) 原則更主動謀求合作共贏,在和平共處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和合共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以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為(wei) 基本支撐,強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hui) 的平等一員,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應攜手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以踐行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為(wei) 普遍遵循,明確和平與(yu) 發展是我們(men) 的共同事業(ye) ,公平正義(yi) 是我們(men) 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men) 的共同追求,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為(wei) 建設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提供強勁動力,實現向建設人類共同家園的曆史跨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一理念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開辟了和平和進步的新境界。如何為(wei) 變亂(luan) 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促進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是國際社會(hui) 共同麵臨(lin) 的重大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以人類前途為(wei) 懷、以人民福祉為(wei) 念,主張以和平發展超越衝(chong) 突對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絕對安全,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防止文明衝(chong) 突,以生態建設嗬護地球家園,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指明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未來前途所在。在這一崇高目標指引下,中國攜手各國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搭建起世界上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開拓出一條通向共同發展的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提出並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各國共謀發展、共築安全、共興(xing) 文明匯聚廣泛共識,形成強大合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探索正確路徑,實現向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曆史跨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一理念著眼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曆史大勢,豐(feng) 富了發展和安全的新實踐。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shu) 寫(xie) ,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決(jue) 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yi) 和強權政治。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推動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主張確保各國都能在多極體(ti) 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遵守國際法前提下發揮應有的作用,確保世界多極化進程總體(ti) 穩定和具有建設性。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實現增長機遇的普惠、發展道路的包容,妥善解決(jue) 國家間和各國內(nei) 部的發展失衡問題,實現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共同繁榮、共同富裕。
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全球氣候挑戰,中國先後提出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等重要理念,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圖為(wei) 2023年12月14日航拍的位於(yu) 白尼羅河上的烏(wu) 幹達卡魯瑪水電站,這是由中國企業(ye) 參與(yu) 融資和承建的烏(wu) 幹達最大水電站。 新華社發 王劍/攝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順應了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指明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方向,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僅(jin) 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黨(dang) ,也是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黨(dang) 。新時代以來,中國團結各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走深走實,已經同數十個(ge) 國家和地區構建了不同形式的命運共同體(ti) ,推動在衛生健康、人與(yu) 自然、網絡、海洋等領域開展了命運共同體(ti) 建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得到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數十個(ge) 國際組織積極參與(yu)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獲得國際社會(hui) 熱烈響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已經從(cong) 中國倡議擴大為(wei) 國際共識,從(cong) 美好願景轉化為(wei) 豐(feng) 富實踐,從(cong) 雙邊到多邊、從(cong) 區域到全球、從(cong) 發展到安全、從(cong) 合作到治理,日益成為(wei) 引領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三、堅定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前進方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鄭重宣告,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jue) 心不會(hui) 改變,同各國友好合作的決(jue) 心不會(hui) 改變,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的決(jue) 心不會(hui) 改變。新征程上,中國願繼續同各國一道,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nei) 涵,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時代使命,為(wei) 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懈努力。
堅持相互尊重,為(wei) 各國友好合作鑄就堅實根基。尊重各國不同的曆史文化傳(chuan) 統和發展階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製度模式,反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yu) 人,反對搞陣營對抗和各種“小圈子”,反對強迫別國選邊站隊。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積極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致力於(yu) 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爭(zheng) 取中美關(guan) 係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夯實中俄新時代全麵戰略協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密切中歐高層往來和戰略溝通,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ti) 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guan) 係格局。堅持親(qin) 誠惠容理念和與(yu) 鄰為(wei) 善、以鄰為(wei) 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實親(qin) 誠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致力普遍安全,為(wei) 維護和平安寧貢獻積極力量。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以對話解爭(zheng) 端,以協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共擔維護和平責任,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作為(wei) 在和平與(yu) 安全問題上紀錄最好的大國,將繼續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探索和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jue) 之道。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四個(ge) 應該”、“四個(ge) 共同”、“三點思考”為(wei) 根本遵循,堅持勸和促談,推動烏(wu) 克蘭(lan) 危機政治解決(jue) 。在巴以問題上堅定主持公道、維護正義(yi) ,全力爭(zheng) 取加沙地區立即、永久停火,倡議召開更具權威性的國際和會(hui) ,全麵落實“兩(liang) 國方案”。在朝鮮半島、伊朗核、緬甸、阿富汗等問題上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推動開放合作,為(wei) 實現共同繁榮打造強勁引擎。推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普惠包容共贏方向發展,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決(jue) 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著力破解阻礙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結構性難題,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中國將堅定推進高水平、製度型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落地見效,辦好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鏈博會(hui) 等開放合作平台,謀劃實施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重大舉(ju) 措,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wei) 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發展重回國際議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攜手各國人民共同走上現代化的坦途大道。
倡導包容互鑒,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能。推動不同文明平等對話、交流互鑒,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讓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真正成為(wei) 各國人民共同接受並普遍踐行的國際共識。中國將推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用好文明對話國際日、“讀懂中國”國際會(hui) 議、“良渚論壇”等平台,同世界各國增進文明溝通對話,加強治國理政交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地方、民間、青年等領域交往。中國已同24個(ge) 國家實現全麵互免簽證,對16國實施單方麵免簽,將不斷提升外籍人士來華便利,為(wei) 中外友好交往搭建更多橋梁。
2023年11月30日,第十一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文藝晚會(hui) 在雲(yun) 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舉(ju) 行。來自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6國的藝術工作者表演了風情濃鬱的文藝節目。圖為(wei) 節目《共有的家》。 新華社記者 胡超/攝
堅定攜手共進,為(wei) “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匯聚強大合力。積極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促進“全球南方”開放包容合作重要倡議,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始終與(yu) 所有南方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加快落實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項舉(ju) 措,辦好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推進中阿共同構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動中拉關(guan) 係提質升級,深化同太平洋島國合作,堅定推動“全球南方”發展振興(xing) ,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並肩前行。
秉持公道正義(yi) ,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方案。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維護聯合國權威和作用,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持續提升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全球治理架構更為(wei) 均衡有效。中國將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完善,支持聯合國未來峰會(hui) 達成順應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願望的“未來契約”,積極參與(yu) 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圍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凝聚更多共識,推動完善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新疆域治理規則。深化擴員後的“大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支持巴西、秘魯舉(ju) 辦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會(hui) 議,不斷壯大全球治理的“南方力量”。
鑒往以知來,循道而致遠。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沒有完成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正在進行中。以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為(wei) 起點,中國將同世界各國一道汲取曆史智慧、展現時代擔當,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崇高目標勇毅前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