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
發稿時間:2024-07-29 17:15:4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7月26日晚,第33屆夏季奧運會(hui) 開幕式在塞納河上拉開帷幕。
這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從(cong) “雙奧之城”北京,來到法國巴黎。
△2024年5月6日,中法元首互贈奧運火炬。
三支奧運火炬,成為(wei) 這場“接力”的生動詮釋——
5月6日,愛麗(li) 舍宮一層肖像廳,正在法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習(xi) 近平主席贈送給馬克龍總統北京雙奧火炬,馬克龍總統則以巴黎奧運火炬回贈。習(xi) 近平主席微笑著說:“法國是一個(ge) 體(ti) 育強國,我衷心祝願巴黎奧運會(hui) 取得成功。中方將派出高水平代表團赴法參賽。”
本屆巴黎奧運會(hui) ,是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境外參賽小項數最多的一屆奧運會(hui) ,405名運動員將參加30個(ge) 大項42個(ge) 分項236個(ge) 小項的比賽。
“世界各地奧運健兒(er) 齊聚五環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勵、突破極限、超越自我”,兩(liang) 年前北京冬奧會(hui) 圓滿落幕之際,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指出“這是世界人民的成功”。
中國體(ti) 育健兒(er) 榮耀出征巴黎奧運會(hui) ,與(yu) 世界各地選手再次齊聚五環旗下,共同演繹“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為(wei) 世界人民帶來溫暖和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拚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擔任本屆巴黎奧運會(hui) 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的乒乓球運動員馬龍,手握奧運五金第四次征戰奧運賽場。他表示,接過前輩們(men) 的接力棒,要將中華體(ti) 育精神傳(chuan) 播出去,在體(ti) 育強國建設的征程上,貢獻國乒的智慧和力量。
“人生能有幾回搏,拚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這樣勉勵體(ti) 育健兒(er) 。
2021年12月,單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比賽,中國單板滑雪選手蘇翊鳴一舉(ju) 奪冠,成為(wei) 第一個(ge) 中國單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冠軍(jun) 。在為(wei) 國爭(zheng) 光夢想的激勵下,他幾乎每個(ge) 訓練日都會(hui) 進行七八個(ge) 小時的高強度雪上訓練,有時一周能滑斷好幾塊雪板。
△2022年2月15日,2022北京冬奧會(hui) 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決(jue) 賽中,蘇翊鳴奪得冠軍(jun) 。
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這名00後小將摘得一金一銀,“翊”鳴驚人,少年的夢想終成現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他回信說:“你和中國冰雪健兒(er) 在冬奧賽場奮勇拚搏、超越自我,取得了優(you) 異成績。我向你們(men) 表示祝賀!為(wei) 你們(men) 點讚!”
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諄諄教誨,激勵著中國奧運健兒(er) 奮力前行。他們(men) 用自己的汗水和成績,生動詮釋著“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奮鬥精神。
△2024年5月16日,中國選手鄭好好出戰2024巴黎奧運會(hui) 滑板女子碗池資格賽。
11歲滑板少女鄭好好是本屆奧運會(hui) 中國代表團最年輕的運動員,剛剛小學畢業(ye) 就征戰國際賽場,她堅信“每次摔倒後爬起,就離夢想更近一步”;走出重傷(shang) 低穀的羽毛球運動員石宇奇再次向奧運會(hui) 最高領獎台發起衝(chong) 擊,盡管職業(ye) 生涯起起伏伏,他始終堅持“一關(guan) 一關(guan) 地闖過去”……
拚搏超越自我,奮鬥成就夢想。
9秒83!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田徑運動員蘇炳添在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打破亞(ya) 洲紀錄,成為(wei) 首位闖入奧運會(hui) 男子百米決(jue) 賽的中國人、亞(ya) 洲人。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閉幕後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大會(hui) 堂北大廳同體(ti) 育界的代表親(qin) 切會(hui) 麵。人群中,總書(shu) 記一眼就認出這個(ge) 載譽而歸的“亞(ya) 洲飛人”,並勉勵他說:“你雖然沒有拿牌,但是含金量絕不次於(yu) 一塊金牌,你打破了亞(ya) 洲人百米極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來到運動員中間,鼓勵大家力爭(zheng) 在競技上、道德上、風格上都拿最好的獎牌。
10年前,索契冬奧會(hui) 上,他對體(ti) 育健兒(er) 們(men) 說:“成績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更在於(yu) 體(ti) 現奧林匹克精神,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8年前,在會(hui) 見裏約奧運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全體(ti) 成員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我們(men) 不以勝負論英雄,同時英雄就要敢於(yu) 爭(zheng) 先、敢於(yu) 爭(zheng) 第一。”“隻要勇於(yu) 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沒有拿到金牌獎牌,同樣值得尊敬和表揚。”
△2022年1月25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hui) 見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
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前夕,習(xi) 近平主席向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闡釋自己的“金牌觀”:“比起這次中國運動員拿幾塊金牌、獎牌,我更在意它給我們(men) 今後注入的動力和活力。”
競技體(ti) 育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奧林匹克不隻有冠軍(jun) ,每一個(ge) 拚搏者都是奧運英雄。
“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麵發展。”2022年2月5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歡迎宴會(hui) 上致辭 指出。
實現人的全麵發展,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yi) 。
△2024年7月24日,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水邊鎮一濕地公園休閑廣場,老年人在打太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體(ti) 育作為(wei) 健康中國和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推動新時代中國體(ti) 育事業(ye) 取得曆史性發展。
3.46億(yi) 人!這是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之時至2021年10月,全國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人數。巴赫主席為(wei) 之動容:“中國實現了超過3億(yi) 人從(cong) 事冰雪運動目標,這是前所未見的偉(wei) 大成就,將成為(wei) 本屆冬奧會(hui) 向中國人民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重大貢獻,也將從(cong) 此開啟全球冰雪運動的新時代。”
△2024年4月27日,滑冰愛好者和市民在北京國家速滑館參加滑冰運動。
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習(xi) 近平主席有著更深遠的考量。在2017年的一次會(hui) 見中,他對巴赫主席說:“我們(men) 將以北京冬奧會(hui) 為(wei) 契機,推動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全麵平衡發展,推進全民健身事業(ye) ,不斷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發展體(ti) 育運動,增強人民體(ti) 質”是我國體(ti) 育工作的根本方針和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出,體(ti) 育強國的基礎在於(yu) 群眾(zhong) 體(ti) 育。
全民健身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明確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改革完善競技體(ti) 育管理體(ti) 製和運行機製……一個(ge) 個(ge) 有效舉(ju) 措出台,折射的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2024年7月20日,貴州省榕江縣舉(ju) 行“村超”比賽。
今天,廢舊廠房化身體(ti) 育園區,“15分鍾健身圈”遍布城鄉(xiang) ,“多鍛煉、少生病”越來越成為(wei) 一種社會(hui) 共識。從(cong) “村超”“村BA”“村排”到各地的龍舟賽,激發了億(yi) 萬(wan) 人民的體(ti) 育熱情。群眾(zhong) 體(ti) 育動力澎湃,成為(wei) 中國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的新的注腳,成為(wei) 自信昂揚、積極向上的新時代中國的生動寫(xie) 照。
“體(ti) 育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個(ge) 縮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這種拚搏精神恰恰是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一種體(ti) 現。”
△巴黎埃菲爾鐵塔附近的巴黎奧運會(hui) 沙灘排球賽場看台
此時此刻,奧運五環閃耀巴黎。塞納河畔,一場場精彩的角逐即將上演。
從(cong) 索契冬奧賽場,到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從(cong) 考察南京青奧會(hui) 運動員村到多次赴北京冬奧會(hui) 比賽場館……在習(xi) 近平主席的奧運足跡中,不難發現中國始終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堅定追求者、行動派。
“我真希望給習(xi) 主席頒發一枚金牌!”巴赫主席在一次接受媒體(ti) 采訪時由衷讚歎,“就推動奧林匹克運動而言,習(xi) 近平主席是當之無愧的冠軍(jun) 。”
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中國矢誌不渝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ti) 育精神,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yun)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程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