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文章

沈傳亮: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

發稿時間:2024-07-19 14:08:34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沈傳(chuan) 亮

  當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關(guan) 鍵階段,改革站在了新的曆史關(guan) 口,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強調,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係統觀念等原則。新征程上,貫徹好“六個(ge) 堅持”重大原則,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製度保障。

  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在當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黨(dang) 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過去45年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中國之所以發展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就是因為(wei) 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就是因為(wei) 在黨(dang) 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實施改革開放。曆史和實踐都已經表明,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黨(dang) 中央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持續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dang) 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麵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繼續保持以黨(dang) 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hui) 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yan) 的標準管黨(dang) 治黨(dang)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中國曆史上不僅(jin) 喊出了為(wei) 人民服務、人民至上等口號,而且將此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長期堅持。因為(wei) 掌握科學理論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深刻認識到,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改革為(wei) 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時代我們(men) 進行的全麵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場就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就是為(wei) 了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或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召開72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涉及民生福祉的重要文件有100多個(ge) 。正是在全麵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我們(men) 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從(cong) 人民的整體(ti) 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注重從(cong) 就業(ye) 、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yang) 老以及生命財產(chan) 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ju) 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使改革能夠讓人民群眾(zhong) 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守正創新。我們(men) 所從(cong) 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全麵深化改革中“守正”,就是改革無論怎麽(me) 改,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等根本的東(dong) 西絕對不能動搖。全麵深化改革這些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諄諄教導,“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中國的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始終注意保持改革定力,改革才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前進。我們(men) 敢於(yu) 創新,力求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比如,河長製、湖長製的實行,不僅(jin) 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還讓越來越多的人喝上了幹淨水。比如,從(cong)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始,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後再推廣,目前已設立20多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為(wei) 確保我國的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提供有力支撐。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在守正的同時,敢為(wei) 天下先,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的統一,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銳意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麵創新。

  堅持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古人說:“凡將立國,製度不可不察也。”製度優(you) 勢是一個(ge) 國家的最大優(you) 勢,製度競爭(zheng) 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zheng) 。製度穩,則國家穩。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最根本的是因為(wei) 黨(dang) 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除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外,沒有任何一種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能夠在這樣短的曆史時期內(nei) 創造出我國取得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奇跡。當然,在堅定製度自信的同時,也要完善好、發展好這套製度。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召開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召開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作出全麵部署,提出明確要求。10多年來,我們(men) 圍繞製度建設這條主線,堅決(jue) 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各領域基礎性製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係統性重塑、整體(ti) 性重構,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麵完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繼續以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為(wei) 主軸,不斷加強頂層設計、總體(ti) 謀劃,堅持破立並舉(ju) 、先立後破,不斷築牢根本製度、完善基本製度、創新重要製度,為(wei)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提供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障。

  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法治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法治衰則國家衰。全麵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召開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和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全麵依法治國問題。經過艱苦努力,全麵依法治國取得重大成就,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總體(ti) 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加快建設,司法體(ti) 製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保障更為(wei) 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麵。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相輔相成、相伴而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yu) 法有據”。在全麵深化改革中,我們(men) 堅持改革決(jue) 策和立法決(jue) 策相統一、相銜接,努力做到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穿透力。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發揮法治引導、推動、規範、保障改革的作用。加強對相關(guan) 立法工作的協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繼續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協調,一方麵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wei) 法律製度,另一方麵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及時予以修改和廢止。

  堅持係統觀念。萬(wan) 事萬(wan) 物是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係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國是一個(ge) 發展中大國,仍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正在經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guan) 係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隻有堅持係統觀念,用普遍聯係的、全麵係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順利推進改革事業(ye) 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係統謀劃、整體(ti) 推進”,“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guan) 係、整體(ti) 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guan) 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guan) 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guan) 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guan) 係”,“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正因為(wei) 我們(men) 靈活運用正確的改革方法,才能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推動全麵深化改革勢如破竹、一路前行。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繼續堅持係統觀念,處理好經濟和社會(hui) 、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一係列重大關(guan) 係,不斷增強改革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更好推動進一步的全麵深化改革。

  上述六大原則,涉及全麵深化改革的領導力量、價(jia) 值取向、主軸主線、科學方法等,邏輯嚴(yan) 密、科學係統,是對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取得經驗的升華提煉,是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的新的豐(feng) 富和發展,構成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的原則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不僅(jin) 要準確理解六大原則的豐(feng) 富內(nei) 涵,還要把它貫穿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全過程,確保全麵深化改革行穩致遠,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