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為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發稿時間:2024-07-18 14:19: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記者 吳佳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成為(wei) 統領健康相關(guan) 領域改革發展的國家戰略,更好保障人民健康的製度性安排一項項紮實推進。

  其中,大力減輕群眾(zhong) 就醫的藥費負擔,一直是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的問題。自2018年12月以來,國家組織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以規模團購的優(you) 勢,換來產(chan) 品的優(you) 質低價(jia) ,節約的醫保基金用於(yu) 更多新藥好藥,人民群眾(zhong) 的“救命錢”得以更好利用。截至今年5月,集采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集采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jia) 超80%。

  大幅降低藥價(jia)

  集采常態化開展擠壓了虛高的藥品價(jia) 格水分,讓患者直接享受到政策紅利。湖南郴州市市民馬慧說:“我患有Ⅱ型糖尿病,剛確診時,每個(ge) 月買(mai) 胰島素得花800多元。2021年底,國家組織開展胰島素專(zhuan) 項集采,平均降價(jia) 48%。現在我使用的胰島素每天僅(jin) 花費10元左右,負擔輕了很多。”

  2018年至今,國家醫保局已組織開展9批藥品集采,覆蓋374種藥品,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開展4批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涵蓋心髒支架、人工關(guan) 節、人工晶體(ti) 及運動醫學類等產(chan) 品。每一次集采都讓一些價(jia) 格高但用量大的好藥、大牌藥大幅降價(jia) 。

  2021年起,國務院常態化製度化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優(you) 先納入臨(lin) 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市場競爭(zheng) 充分的品種,特別是藥品費用累計前80%的品種,逐步覆蓋國內(nei) 上市的臨(lin) 床必需、質量可靠的各類藥品,做到應采盡采,改革紅利進一步惠及更多患者。

  集采後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價(jia) 格大幅下降,質量卻不打折扣。國家醫保局此前對第二、三批國家組織集采藥品開展了臨(lin) 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研究課題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蘭(lan) 介紹,集采中選仿製藥的臨(lin) 床療效和安全性與(yu) 原研藥相當。此外,集采藥品落地後,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的仿製藥快速投入臨(lin) 床,迫使高價(jia) 原研藥降價(jia) 促銷。統計顯示,集采前,未過評仿製藥的使用量占了近50%的市場;集采後,這一比例降至5%以下。

  改善行業(ye) 生態

  降藥價(jia) 隻是第一步,帶量集采正成為(wei) 推動企業(ye) 、醫院、醫藥行業(ye) 改革的重要一環。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yu) 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表示,對藥企而言,由於(yu) 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行業(ye) 內(nei) 部進行了一輪企業(ye) 和產(chan) 品的洗牌,挑戰與(yu) 機遇並存;對醫院而言,打破醫藥銷售端的潛規則,將醫師收入合法化、陽光化,也對醫保支付率和醫院效益形成了新挑戰;對患者而言,集中采購使他們(men) 能夠以比較低廉的價(jia) 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減輕了經濟負擔,提升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采通過確保用量壓縮企業(ye) 銷售費用,通過及時回款降低企業(ye) 財務成本,在降低藥價(jia) 的同時確保生產(chan) 企業(ye) 有合理利潤,提高了企業(ye) 參與(yu) 的積極性。中標產(chan) 品越多、營銷轉型越徹底的企業(ye) ,獲益越多。在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中,愛爾康公司有8款人工晶體(ti) 產(chan) 品入選。“通過集采能夠打開更多醫院的準入,有助於(yu) 公司中長期的市場發展。”愛爾康中國手術產(chan) 品事業(ye) 部總經理張健表示,今後,公司將更注重內(nei) 部資源的全球聯動和人員培訓提升,進一步推動研發創新。

  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對醫藥行業(ye) 產(chan) 生正麵導向作用,促進產(chan) 業(ye) 分工更明確,加快了產(chan) 業(ye) 分類和轉型。“此次集采對於(yu) 目前國內(nei) 高端人工晶體(ti) 市場競爭(zheng) 來說非常關(guan) 鍵。”張健介紹,一些業(ye) 務比較單一的企業(ye) 可能因此失去競爭(zheng) 力,這將推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持續擴圍提質

  隨著集采常態化、製度化實施,眾(zhong) 多用量大、費用占比高的藥品不斷被納入集采,也給更多創新藥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創造了機會(hui) 。統計顯示,與(yu) 6年前相比,我國藥品銷售前20名榜單中,大量創新藥、治療性用藥進入,大批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用藥退出,推進我國患者用藥結構改善。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昌鬆介紹,將前8批333種集采藥品的采購總金額和總用量按年度統計後發現,國采仿製藥實現了“費降量增”;把2017年至2022年間談判成功的藥品累加,分年度統計采購總金額和總用量後發現,國談創新藥實現了“費量雙增”。仿製藥集采節約的金額60%騰給了國談創新藥。在集采影響下,加速創新布局已成為(wei) 醫藥行業(ye) 發展的一大趨勢,國家創新藥的數量將不斷攀升。

  國家醫保局結合不同品種藥品既往資金占用、臨(lin) 床考量等情況,不斷優(you) 化調整集采規則。第六批胰島素集采,是首次針對生物製品進行集采試水,在中標規則、承諾量等方麵都有較大變化;第八批、第九批集采在加強批件管理、中選產(chan) 品價(jia) 格聯動協同等方麵做出調整,進一步規範企業(ye) 行為(wei) 。每進入一個(ge) 全新領域,國家醫保局都采用“先試點後鋪開”及“小步快走”的模式,讓集采在短期內(nei) 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6月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質擴麵。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介紹,預計到今年底,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將累計達500個(ge) ,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的目標任務。隨著集采覆蓋麵擴大,規則不斷完善,配套政策協同發力,越來越多的患者將用上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藥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