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恒山

文章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發稿時間:2024-06-18 14:19:14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ju) 足輕重。要一以貫之抓好黨(dang) 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ju) 措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xie) 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ju) 足輕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hui) ,對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dang) 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ju) 措的貫徹落實”。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西部大開發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xie) 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西部地區包括12個(ge) 省區市,總麵積占全國約72%,在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總人口約3.8億(yi) 、占全國約27%,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腹地和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促進民族團結的主要陣地和維護邊疆安全穩定的重點區域。我們(men) 黨(dang) 一直重視西部地區發展,於(yu) 世紀之交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西部地區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為(wei)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把脈定向、擘畫藍圖。2019年3月,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七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黨(dang) 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來,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取得重大成效。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重點防護林體(ti) 係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實施力度進一步加大,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和濕地保護修複穩步推進,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雙縮減”。“長江十年禁漁”紮實實施,黃河“幾字彎”流域治理穩步展開,三江源、祁連山等重點區域綜合治理有效推進,長江幹流、黃河幹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實現24年不斷流。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加快建設,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強。

  高質量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在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立足比較優(you) 勢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基礎上,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成渝、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西部科學城建設高水平推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打造了一批“國之重器”。在關(guan) 乎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提升,重要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能力不斷增強。

  開放型經濟格局加快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中國—東(dong) 盟信息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等標誌性工程快速推進。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舉(ju) 辦一係列國際貿易會(hui) 議或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開放平台支撐進一步強化。《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落地實施,帶動西部地區進出口貿易加速提升。

  基礎設施條件大為(wei) 改觀。道路方麵,一批橫連東(dong) 西、縱貫南北的國家骨幹通道建成投用,通達度、暢通性和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水利方麵,黃河幹流防洪工程、沿黃四大水庫灌溉工程等建成投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紮實推進,農(nong) 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能源方麵,西氣東(dong) 輸、西電東(dong) 送等跨省區能源通道建設穩步推進,已投產(chan) 項目總體(ti) 運行平穩。通信方麵,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城市農(nong) 村“同網同速”成效明顯,邊遠地區信息網絡覆蓋水平不斷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新時代以來,西部地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一道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同時,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事業(ye) 不斷發展。2023年,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wan) 元,與(yu) 東(dong) 部地區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2012—2023年,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0.7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26.9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比重由19.6%提高到超過21%。

  同時要看到,受曆史基礎、地理區位、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西部地區發展仍麵臨(lin) 不少困難和挑戰,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必須抓住機遇,強化舉(ju) 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

  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需要處理好的重要關(guan) 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ti) 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把握和處理一些重要關(guan) 係。

  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西部地區生態資源豐(feng) 富,擁有大麵積草原、森林等生態資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保護好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關(guan) 係西部也關(guan) 係全國,關(guan) 係當前也關(guan) 係長遠,必須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路子。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歸根結底取決(jue) 於(yu) 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的有機協調和向好遞進。

  處理好與(yu) 時俱進和堅守特色的關(guan) 係,堅持發揮比較優(you) 勢,不斷提升區域競爭(zheng) 力。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西部地區發展要牢牢把握機遇,積極利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最新成果,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同時堅持從(cong) 區域實際出發,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因地製宜、自主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上,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也不能簡單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視為(wei) 低端產(chan) 業(ye) ,要將自身優(you) 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處理好基礎條件建設和經濟結構提升的關(guan) 係,堅持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良好的經濟結構對於(yu)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經濟結構的優(you) 化提升有賴於(yu) 一係列基礎條件的支撐和保障,最重要的是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和高效運轉的體(ti) 製機製。西部地區在這方麵具有巨大潛力。應以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建設為(wei) 重點,全麵提升西部地區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同時,著力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促進資源要素的高效協同配置,避免市場分割和低水平重複。

  處理好挖掘內(nei) 部潛力和承接外部勢能的關(guan) 係,堅持內(nei) 外聯動,構建開放發展格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feng) 富,市場回旋空間大,發展潛力足。通過加強分類指導和製度建設等,把區域內(nei) 各方麵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內(nei) 部創造力。要將西部大開發放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定位思考,加強與(yu) 其他區域板塊和重點地區的合作;深度參與(yu)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充分發揮各類載體(ti) 與(yu) 平台作用,實現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

  處理好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關(guan) 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zhong) 。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yu) 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ti) 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推動經濟發展和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縮小城鄉(xiang) 區域差距等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補齊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為(wei) 導向紮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貴在真抓實幹、擔當作為(wei) 。要一以貫之抓好黨(dang) 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ju) 措的貫徹落實,緊緊圍繞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比較優(you) 勢,加強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穩步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推進重點行業(ye) 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延伸鏈條並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促進農(nong) 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轉型升級。依托數字技術,進一步把山水生態、民族民俗、邊境風光等特色優(you) 勢轉化為(wei) 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探索發展現代製造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合理謀劃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以建設美麗(li) 西部為(wei) 導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強化重點生態工程的實施力度。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繼續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推進國家公園體(ti) 係建設,加快構建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深化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汙染防治,強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節能降碳改造,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和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

  提高對內(nei) 對外開放水平。依托產(chan) 業(ye) 轉移與(yu) 承接等途徑,深化與(yu) 東(dong) 中部和東(dong) 北地區的合作,推動西北地區與(yu) 西南地區合作聯動,促進成渝、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重慶、四川、陝西等內(nei) 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建設,完善沿邊地區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布局,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

  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內(nei) 生動力和借力外部資源都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基礎製度。落實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保護各種所有製經濟的合法權利,公平公正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財政政策服務。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zheng) 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強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形成數據同步、措施統一、標準一致的信用監管協同機製。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旅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等重大工程的規劃建設。加強航空口岸和樞紐建設,積極發展通用航空。合理規劃建設一批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幹治理工程和大型灌區工程,因地製宜實施中小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做大做強一批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強管網互聯互通,提升“西電東(dong) 送”能力。加強礦產(chan) 資源規劃管控和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國家級礦產(chan) 資源開采和加工基地。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建設步伐。

  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健全就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和就業(ye) 促進機製,多渠道推動外出務工和本地就業(ye) 創業(ye) 。以強化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文化服務等的保障能力為(wei) 重點,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有機結合,強化以工補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以企扶村,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有效銜接,加大對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堅決(jue) 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作者為(wei)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hui) 顧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