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力更好惠及民生

發稿時間:2024-06-17 15:39:01   來源:人民網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聚焦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明確提出加強醫改組織領導、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等7個(ge) 方麵的工作任務。6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介紹有關(guan) 情況。

  以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為(wei) 重點,加強“三醫”數據共享和業(ye) 務聯動

  今年的醫改重點任務,提出要探索建立醫保、醫療、醫藥統一高效的政策協同、信息聯通和監管聯動機製。

  “醫保、醫療、醫藥密不可分,共同為(wei) 人民健康保駕護航,需要相關(guan) 部門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使醫改更加直接惠及民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醫療是群眾(zhong) 看病就醫、保健康複的核心內(nei) 容,與(yu) 群眾(zhong) 關(guan) 係最直接、感受最具體(ti) 。醫保基金是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保命錢”,也是醫療服務和醫藥產(chan) 品的重要籌資來源。醫藥作為(wei) 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手段,直接關(guan) 係服務的質量安全、能力和水平。

  在政策協同方麵,要加強黨(dang) 對深化醫改的全麵領導,突出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創新“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跨部門工作機製,使製定的各項改革政策目標一致、措施協同、落地有聲,提升治理的整體(ti) 效能。

  在信息聯通方麵,要把“三醫”數據共享和業(ye) 務聯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費用一站式結算、電子病曆規範查詢、遠程醫療、異地就醫等業(ye) 務應用場景為(wei) 重點,切實提高協同治理、運行評價(jia) 等決(jue) 策和服務能力。

  在監管聯動方麵,治理醫藥領域損害群眾(zhong) 健康權益的現象和問題,需要標本兼治,強化部門聯動,全鏈條加強監管,形成“三醫”標準統一、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的監管格局,通過建立健全聯合執法、聯合懲戒製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

  繼續大力推進醫藥集中帶量采購

  《重點任務》提出,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質擴麵,深化醫療服務價(jia) 格、醫保支付方式、公立醫院薪酬製度改革等。

  李斌介紹,將深入總結歸納三明及其他典型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研究起草進一步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政策文件,對全國推廣三明等地醫改經驗進行再部署、再強化、再提升,擴大示範效應。

  在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提質擴麵方麵,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黃華波說,2024年將繼續大力推進醫藥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在集采品種選擇上強調統籌協調。重點在國家和地方兩(liang) 個(ge) 層麵開展工作,做到國家和地方互為(wei) 補充,持續擴大集采覆蓋麵。

  黃華波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集采製度,鞏固深化集采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zhong) ,從(cong) 3個(ge) 方麵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提高地方聯盟采購係統性和規範性,將條件具備的省級聯盟采購提升為(wei) 全國性聯盟采購,牽頭省份在報量管理、協議量執行、非中選產(chan) 品掛網等關(guan) 鍵環節明確規則,參與(yu) 省份做好係統協同。二是加強集采執行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國家組織集采聯合采購辦公室和省際聯盟采購的牽頭省份將認真履職,監督監測集采中選結果執行情況。三是加強監督管理,發揮醫保基金飛行檢查作用。

  “集采工作開展以來,國家藥監局始終將中選產(chan) 品作為(wei) 重中之重,持續加強監管。這是為(wei) 醫改守好藥品質量安全的底線。”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說,國家藥監局強調實行監管全覆蓋,對國家集采中選藥品、醫療器械,實行生產(chan) 檢查和產(chan) 品抽檢“全覆蓋”,並持續開展專(zhuan) 項行動,注重強化智慧監管,持續加強部門聯動。總體(ti) 上看,我國集采中選產(chan) 品質量整體(ti) 保持穩定可靠。

  提升基層能力,使更多常見病在縣域內(nei) 得到較好診治

  “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分級診療製度建設、落實分級診療的重要環節和主要抓手,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方便群眾(zhong) 就近看病、看好病具有重要意義(yi) 。”李斌介紹,今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在提升基層能力方麵,首先,要提高自身水平。加強中心衛生院能力建設,提升設備配備水平和醫療服務綜合能力,重點加強兒(er) 科、呼吸科、口腔科、康複科等短板科室建設。全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以促進人員、技術、服務、管理下沉為(wei) 重點,增強縣域整體(ti) 服務能力,使更多常見病、多發病能夠在縣域內(nei) 得到較好診治。

  其次,要給基層派“外援”。組織城市三級醫院支援縣級醫院,城市二級及以上醫院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支援鄉(xiang) 鎮衛生院,鄉(xiang) 鎮衛生院支援村衛生室,通過“組團式”幫扶,建立名醫工作室、師帶徒等多種方式,切實促進基層服務能力提升。

  第三,要培養(yang) 骨幹人才。今年,將為(wei) 中西部鄉(xiang) 鎮衛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的農(nong) 村訂單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持續開展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著力提升基層骨幹人員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和傳(chuan) 染病的識別、處置等能力。指導各地推進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專(zhuan) 項招聘和編製等待遇保障工作,吸引大學生村醫穩定服務農(nong) 村。

  在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麵,以省份為(wei) 單位,持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等一攬子行動方案,督促地方落實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進一步指導11個(ge) 綜合醫改重點省份率先探索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重點任務》還提出,開展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試點。國家疾控局副局長沈洪兵介紹,近期,國家疾控局會(hui) 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聯合印發了試點工作方案,並率先在黑龍江、廣東(dong) 、海南、重慶等地啟動了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的試點工作。下一步,將指導試點地區立足實際、積極穩慎、循序漸進,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做好總結評估,推動試點工作深入開展。(本報記者楊彥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