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頻獲國際“信任票”
發稿時間:2024-06-03 14:21: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記者 劉亮
中國經濟再次獲得國際機構投出的“信任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宣布,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較此前預測高出0.4個(ge) 百分點。除了IMF,近期還有不少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上調經濟增長預期
IMF代表團於(yu) 5月16日至28日來華訪問,評估中國經濟狀況和政策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訪問結束後,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透露,上調預期主要基於(yu) 中國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強勁增長態勢以及政府近期推出的有力政策措施。
她特別指出,中國已采取多項措施來引導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轉型,包括最近宣布的為(wei) 保障性住房提供貸款支持的政策。她還稱,中國政府推行的更全麵的一攬子政策,不僅(jin) 針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也覆蓋了多個(ge) 經濟領域,這些政策將為(wei) 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認為(wei) ,盡管當前IMF尚未形成正式文字報告,但從(cong) 初步公開的反饋看,IMF對當前中國經濟印象不錯,後續還可能會(hui) 根據中國二季度經濟表現調整增長預期。她認為(wei) ,中國需進一步采取措施,推動社會(hui) 消費與(yu) 投資信心恢複,為(wei) 經濟增長再續動力。
頻獲國際“信任票”
除了IMF,不少國際機構亦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這反映出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的韌性進行了重估。
近期,花旗銀行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從(cong) 4.6%上調至5%,高盛從(cong) 4.8%上調至5%,星展銀行從(cong) 4.5%上調至5%。聯合國經濟和社會(hui) 事務部、歐盟委員會(hui) 等近期對中國經濟預期亦有不同程度上調。
國際機構為(wei) 何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增長態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認為(wei) ,與(yu) 美歐高利率抑製經濟增長不同,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持續向好,貨幣和財政等政策有力有效,且宏觀調控還有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空間,這為(wei) 中國經濟持續恢複提供了寬鬆的有利環境。同時,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地位與(yu) 韌性,為(wei) 中國經濟增添動力,也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穩定支持。這些因素都支撐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樂(le) 觀預期。
經濟增長動能持續積蓄
需看到,國際機構的“信任票”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沒有壓力。正如吉塔·戈皮納特指出,中國政府需要持續出台有效措施來化解房地產(chan) 行業(ye) 風險,需謹慎關(guan) 注地方政府債(zhai) 務和小型金融機構的脆弱性等。
中國近期已開足馬力,推出係列有力舉(ju) 措。溫彬分析指出,從(cong) 政策效果看,已出台政策有望緩解中國經濟的潛在風險。尤其是5月以來,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如期發行,一係列穩地產(chan) 措施陸續出台,包括需求端的降低首付比例、房貸利率下限以及公積金貸款降息等,經濟增長動能進一步蓄積。他認為(wei) ,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疊加外需韌性仍存,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經濟新動能也在加碼發力。劉英指出,中國在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新技術發展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大力支持新型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以及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這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僅(jin) 提升了中國技術水平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也為(wei) 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力。
除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劉英還強調,當前中國大力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綠色化、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升級。近期,中國力推的設備更新是拉動消費重要一環,其規模達數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級別。在她看來,設備更新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這種更新改造不僅(jin) 有助拉動消費增長,長遠來看也將有助於(yu) 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