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結在《乘風踏浪》裏的民企發展小史
發稿時間:2024-05-27 16:43: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薛人偉(wei) 吳玥
從(cong) 解決(jue) 溫飽到創業(ye) 成功,從(cong) 成為(wei) “萬(wan) 元戶”到建立正規的工廠品牌,默默無聞的小攤販蛻變為(wei) 聲名赫奕的民營企業(ye) 家,這正是《乘風踏浪》中彭錦西的創業(ye) 故事。近日播出的電視劇《乘風踏浪》取材於(yu) 遼寧省興(xing) 城市泳裝商人的創業(ye) 奮鬥史,以喬(qiao) 杉飾演的彭錦西和楊子姍飾演的羅虹為(wei) 縮影的泳裝商人們(men) 依靠自己的商業(ye) 才能和堅毅品質,乘著改革開放的東(dong) 風,追隨時代浪潮幾經沉浮,成功帶領興(xing) 城泳裝邁向世界各地。
相比一般的時代劇而言,《乘風踏浪》在敘事方式上無疑是特殊的。該劇通過大量的喜劇元素中和了嚴(yan) 肅厚重的曆史氛圍,以主角樂(le) 觀坦然的心態衝(chong) 淡奮鬥路上的坎坷心酸,將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前赴後繼的民營企業(ye) 家們(men) 或光明或曲折的發展道路濃縮於(yu) 一個(ge) 泳裝商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曆程中,同時亦著大量筆墨描寫(xie) 與(yu) 他一同創業(ye) 的親(qin) 友的群像,刻畫出中國商人聰敏勤勉的形象,彰顯了中國商業(ye) 蓬勃興(xing) 旺的生機。
從(cong) 曆史發展的視閾縱向審視,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曆程可被劃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萌芽、崛起以及成熟。隨著劇中時間的推進與(yu) 政策的更新,彭錦西所代表的中國商人的形象在民營經濟的躍遷中逐漸豐(feng) 滿,其經營活動亦被賦予不同階段的時代特色。
第一階段:民營經濟萌芽,商人赴險如夷、揚帆起航
1976年,彭錦西作為(wei) 村中為(wei) 數不多考上大學的學生,卻因賣幹豆腐被秦升舉(ju) 報投機倒把而鋃鐺入獄的情節作為(wei) 切入點,讓觀眾(zhong) 得以管窺那個(ge) 年代對私營經濟的管製,時代氣息撲麵而來。
經過撥亂(luan) 反正,重新建立法律製度的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確定了發展民營經濟的新方向,提出“計劃經濟為(wei) 主,市場經濟為(wei) 輔”的經濟管理基本模式。在劇中,彭錦西服刑期間通過報紙了解到國家將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的方針,繼而堅定了從(cong) 商的信念。不過,當觀眾(zhong) 都認為(wei) 接下來的故事會(hui) 講述一個(ge) 生逢其時的企業(ye) 家的創業(ye) 史時,工商行政管理所所長譚有為(wei) 卻再次向觀眾(zhong) 傳(chuan) 達了當時的背景——各地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尚未落實,大部分民眾(zhong) 仍對從(cong) 商持觀望態度。隨後劇情再次發生反轉:在這種情況下,彭錦西卻以擲地有聲的“我不想等了”宣告自己的經商決(jue) 心。在譚所長的支持下,彭錦西說服了家人加入他的泳裝事業(ye) 。即使秦升故技重施刻意阻撓,彭錦西也並未放棄,而是巧用妙計化解危機,開啟了興(xing) 城泳裝產(chan) 業(ye) 的先河。
從(cong) 人物形象的構建來看,譚有為(wei) 作為(wei) 國家幹部的代表,使抽象的國家公權力與(yu) 經濟發展方向具象化,將國家對於(yu) 民營經濟的態度濃縮於(yu) 譚有為(wei) 的行為(wei) 中。在這一階段譚有為(wei) 對彭錦西事業(ye) 的鼎力支持,實際上也代表了國家對於(yu) 萌芽階段的民營經濟的嗬護。就彭錦西而言,他自然是改革開放初期恒河沙數般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們(men) 的代表性角色,我們(men) 可以從(cong) 他的經曆中看到那個(ge) 年代中國商人是如何篳路藍縷,白手起家。
對彭錦西形象的塑造也體(ti) 現了民營經濟萌芽階段中國商人的赴險如夷與(yu) 守正創新。在個(ge) 體(ti) 經濟尚未恢複的年代,商人群體(ti) 的地位遠不如今日,大多從(cong) 事的都是與(yu) 泳裝類似的服裝、飼料、食品等小生意。然而,正是這千萬(wan) 個(ge) 體(ti) 工商戶成為(wei) 了開拓者。立足於(yu) 時代的風口,他們(men) 勇敢放棄了“鐵飯碗”,不懼風險白手起家,以膽識和魄力踏出了一條致富之路,開創了民營經濟的新時代,彭錦西的創業(ye) 故事也就此拉開序幕。
第二階段:民營經濟崛起,商人聰慧勤勉、審時度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來到了火熱的1980年代。在1980年至1990年期間,國家逐步出台了各項政策,助力個(ge) 體(ti) 工商戶拓寬個(ge) 體(ti) 經濟道路。1988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確了私營經濟的法律和經濟地位。“彭錦西們(men) ”終於(yu) 得逢其時,民營經濟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邁入了不斷崛起的第二階段。
在劇情設計上,這一階段著諸多筆墨講述了彭錦西創業(ye) 過程中的艱難挫折,並描繪他見招拆招,在市場競爭(zheng) 中獨占鼇頭的方法妙計。在政策放開的前提下,競爭(zheng) 無處不在,彭錦西麵對的挑戰主要來自商業(ye) 市場。他審視了消費受眾(zhong) 的需求,通過敏銳的市場嗅覺抓住了時尚潮流的變化趨勢,對泳裝設計進行了改良,從(cong) 而大幅提高了彭家泳裝的銷量。當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時,彭錦西計算了相關(guan) 的成本和利潤,當機立斷決(jue) 定雇傭(yong) 工人、擴大生產(chan) 。賈為(wei) 民開始從(cong) 事泳裝生意後不斷壓低價(jia) 格,彭錦西羅虹夫婦便選擇拓展其他市場,低價(jia) 購入賈為(wei) 民的泳裝再高價(jia) 賣出至北戴河。彭錦西從(cong) 因投機倒把鋃鐺入獄的學生,終於(yu) 轉變為(wei) 大浪淘沙後存活下來的企業(ye) 家之一,在他身上已經可以看到市場經濟推行至今著名企業(ye) 家身上都具備的聰慧勤勉、審時度勢。
在沒有規製的情況下,競爭(zheng) 往往會(hui) 不斷升級,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zhong) 期待看到彭錦西與(yu) 賈為(wei) 民之間更多複雜的商業(ye) 競爭(zheng) 情節。然而,盡管對於(yu) 此類商戰內(nei) 容的刻畫逐漸增多,賈、彭二人間的交鋒卻逐漸脫離了商業(ye) 領域正常的市場競爭(zheng) 範疇。賈為(wei) 民用次品調換彭錦西的泳裝,以及彭錦西與(yu) 家人整蠱賈為(wei) 民等劇情不僅(jin) 未能表現經濟發展時期以質取勝的市場風向,也使得對於(yu) 商人審時度勢的形象的刻畫不夠深入。此外,這一階段還出現了許多彭家家人之間的爭(zheng) 執矛盾,意圖通過增加衝(chong) 突的方式推進節奏。但從(cong) 實際效果來看,劇情從(cong) 商業(ye) 競爭(zheng) 陡然轉為(wei) 家長裏短,後又重新將鏡頭轉向彭錦西與(yu) 氨綸廠家和中興(xing) 商廈的產(chan) 業(ye) 合作,整體(ti) 劇情的銜接略顯突兀,導致劇情進展也稍顯拖遝。
第三階段:民營經濟成熟,商人乘風破浪、扶搖直上
法律雖具有滯後性,但並不會(hui) 缺位。在金黃色的1990年代,為(wei) 了整治層出不窮的市場亂(luan) 象,政府對市場經濟主體(ti) 開展了標準化、體(ti) 係化管理。正如黨(dang) 的十三屆三中全會(hui) 所指出的“把明後兩(liang) 年改革和建設的重點突出地放到治理經濟環境和整頓經濟秩序上來”,各地針對私營企業(ye) 的不法行為(wei) 也出台了相應的對策。例如溫州於(yu) 上世紀90年代開展的打擊假冒偽(wei) 劣行動,大量民營企業(ye) 經過整改的洗禮後煥發出新的生機。類似的故事在國內(nei) 其他地區也屢見不鮮,我國現在的大量行業(ye) 巨頭也都是由當時這些民營企業(ye) 蛻變而來。
在劇中,該階段政府的監管與(yu) 整治與(yu) 民營經濟有序發展的關(guan) 係,被彭錦西根據政府要求對工廠違規經營行為(wei) 開展自我糾正的劇情巧妙地展現出來。彼時政府的監管及時啟動,彭錦西的錦虹泳裝廠作為(wei) 興(xing) 城泳裝的領頭羊,在嚴(yan) 格監管的背景下同樣麵臨(lin) 諸多問題:因羅現耍小聰明將電線裝反,工廠被供電局判定為(wei) 偷電行為(wei) 而遭到處罰;屋漏偏逢連夜雨,彭錦西為(wei) 節省布料導致生產(chan) 出的泳裝與(yu) 國外品牌尼奧的設計雷同,被黑心商販買(mai) 走偽(wei) 裝成尼奧售賣,錦虹泳裝廠在打假活動中被查封。此時譚所長見彭錦西於(yu) 歧路徘徊,勒令其認真整改。
不過也可以看到,在本階段,劇情本應著重表現在有關(guan) 部門嚴(yan) 格監督規製下,中國商人克服艱難險阻,刀刃向內(nei) 、披荊斬棘地探索自我革新之路。然而,彭錦西僅(jin) 僅(jin) 通過聘請年輕設計師更改泳裝設計,便使得棘手的侵權問題迎刃而解,該設計甚至還斬獲了國際大獎,直接幫助彭錦西打通了全球市場。彭錦西整改成功的過程過於(yu) 一帆風順,未能完全展現當時民營企業(ye) 在政策變化的時代風口上下求索的艱難曲折。
故事的尾聲,隨著1993年《公司法》出台,彭錦西也建立了自己的企業(ye) 與(yu) 正規化工廠,與(yu) 秦升冰釋前嫌後,帶領興(xing) 城泳裝走出了國門。暫不論劇情的演繹是否存在瑕疵,我們(men) 仍能從(cong) 彭錦西的創業(ye) 故事中窺見當時千萬(wan) 民營企業(ye) 的縮影:“彭錦西們(men) ”到中流擊水,在國家政策的助推下,不僅(jin) 實現個(ge) 人成就,也同時助力國家經濟建設,正是好風憑借力,得以直上青雲(yun) 。我國民營企業(ye) 家所秉持的乘風破浪、扶搖直上的精神,也在劇情的最後得到了較好的詮釋。
齊心協力、攻堅克難,這便是古往今來商業(ye) 模式的本色與(yu) 中國商人的形象。《乘風踏浪》將時代的脈搏具象化於(yu) 底層人物的奮鬥中,書(shu) 寫(xie) 了改革開放後波瀾壯闊的民營經濟繪卷。在當今,中國商人仍葆有那個(ge) 風雲(yun) 年代中商人的底色,這種品質激勵著世世代代的從(cong) 商者腳踏實地、兢兢業(ye) 業(ye) ,在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作者單位:華東(dong) 政法大學營商環境法治保障研究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