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老年人口近3億,銀發經濟如何開啟新藍海?

發稿時間:2024-04-22 15:03:51   來源:新華網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共同趨勢,也是我國今後較長時期的基本國情。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2.96億(yi) ,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

  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增進老年人福祉?怎樣滿足快速增長的多樣化養(yang) 老需求?如何布局銀發經濟新產(chan) 業(ye) ?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多地調研,探尋銀發經濟發展動力和前景。

  如何更好解決(jue) “銀發族”急難愁盼?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1號文”,聚焦銀發經濟,《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成為(wei) 我國首個(ge) 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zhuan) 門文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yi) ,專(zhuan) 家預計這一數字在2035年前後將突破4億(yi) ,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約5億(yi) ,發展銀發經濟是妥善解決(jue) 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guan) 鍵。另一方麵,我國銀發經濟規模目前在7萬(wan) 億(yi) 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wan) 億(yi) 元左右,潛力巨大。

  可以說,發展銀發經濟,既是實現老年群體(ti) 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也是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承載老年食堂、老年學堂、康養(yang) 娛樂(le) 等多元功能,提供中長期照料、短期托養(yang) 、居家照護等專(zhuan) 業(ye) 化照護服務……今年元旦,北京首家街道(鄉(xiang) 鎮)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紫竹院街道養(yang) 老服務中心投入運營。今年北京計劃建設100家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

  在康複室鍛煉,接受理療保健……前不久,改造升級後的廣東(dong) 東(dong) 莞東(dong) 城街道居家養(yang) 老“長者健康驛站”正式開放。街道負責人介紹,這裏通過在原有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基礎上升級改造,劃分出康複訓練區、中醫理療室等不同區間,進一步滿足社區老年人多樣化個(ge) 體(ti) 康複需求。

  解決(jue) 好老年人生活圈、身邊事的急難愁盼問題,是發展銀發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做飯太麻煩,吃飯將就一下;腿腳不方便,醫院能不去就不去;子女在外地,日常生活沒人照護……我們(men) 常常聽到老年人訴說諸多不便。

  在成都市武侯區“頤居通”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綜合信息平台,武侯區14.6萬(wan) 餘(yu) 名60歲以上老人的相關(guan) 信息匯聚成“關(guan) 愛地圖”,養(yang) 老助餐等點單需求實時滾動。

  “通過熱線電話或者小程序點單,老人們(men) 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助行等服務。”平台運營工作人員蔣冰介紹,平台已為(wei) 轄區老人進行居家養(yang) 老服務超過23.2萬(wan) 人次、助餐8.5萬(wan) 餘(yu) 人次。

  “9073”——這是中國老年人養(yang) 老模式基本構成,即約90%居家養(yang) 老、7%依托社區支持養(yang) 老、3%機構養(yang) 老。照顧好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的日常需求是重中之重。

  今年春節過後,山東(dong) 省東(dong) 平縣的李大爺用上了“家庭養(yang) 老床位”。工人上門給他家安裝了緊急呼叫按鈕、智能床墊、煙感報警器、床邊扶手,還送來了坐便椅、淋浴椅、四足手杖、感應小夜燈等老年用品。

  東(dong) 平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的標準是平均每戶補貼不超過3000元,一戶一策,對居家環境關(guan) 鍵區域進行適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及老年用品配備。

  “十四五”以來,山東(dong) 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1.3萬(wan) 戶,建設家庭養(yang) 老床位5.8萬(wan) 張。

  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48.28萬(wan) 戶,累計建設家庭養(yang) 老床位23.5萬(wan) 張,逐步完善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更好守護老年人幸福晚年。

  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在解決(jue) 老年群體(ti) 急難愁盼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宏觀室助理研究員韓瑞棟說,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家庭適老化、公共設施適老化、智能技術適老化等,經濟社會(hui) 的適老化轉型還將衍生出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

  發展銀發經濟,既關(guan) 乎民生需求,更孕育發展機遇。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康嘉婷博士分析,未來十年間,中國在銀發經濟領域的實踐探索將為(wei) 新興(xing) 經濟體(ti) 提供寶貴借鑒,即如何在妥善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同時,充分利用這一人口轉變帶來的機遇,最大限度挖掘老齡經濟發展的潛力,並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群體(ti) 需求。

  如何布局潛力產(chan) 業(ye) ?

  銀發經濟涉及麵廣、產(chan) 業(ye) 鏈長、業(ye) 態多元。從(cong) 國際經驗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進入深度老齡化前後,都選擇通過發展銀發經濟,將人口老齡化結構勢能轉換為(wei) 內(nei) 需消費動能。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石鬆說,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可以通過激發老年人的消費需求、擴大銀發產(chan) 業(ye) 投資、豐(feng) 富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等為(wei) 經濟增長提供長期動力。

  我國銀發經濟正處於(yu) 起步階段。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張世昕說,現階段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主要集中在餐飲、護理、保健等基礎養(yang) 老服務方麵,而老年人多元化、差異化、個(ge) 性化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滿足,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獨居老人如何確保安全?在江蘇艾雨文承養(yang) 老機器人有限公司,一款智能養(yang) 老機器人提供新的可能:老人意外跌倒時智能報警,自動巡邏掌握老人動態,對上門的服務人員跟蹤錄像,在不同場景下為(wei) 居家養(yang) 老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務。

  老人居家健康如何管理?在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yu) 東(dong) 莞的研發製造基地裏,陳列著一個(ge) 個(ge) 體(ti) 形小、易操作的老年醫療器械,有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高頻振動排痰儀(yi) ,還有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空氣波壓力治療儀(yi) 等。公司總裁胡明龍介紹,正加快研發推出更多創新產(chan) 品,方便老人居家康複治療。

  一個(ge) 個(ge) “黑科技”老年用品,正加速湧入市場。

  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萬(wan) 億(yi) 元,產(chan) 品種類和數量也具備了一定規模。小到老年服裝服飾、智能監測儀(yi) ,大到多功能護理床具,緊扣老年群體(ti) 需求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進一步豐(feng) 富。

  各類經營主體(ti) 也在爭(zheng) 相布局。截至今年3月,17家央企、64家省屬國企已在智慧健康養(yang) 老、康養(yang) 旅遊、養(yang) 老金融、抗衰老產(chan) 業(ye) 、老年用品製造等關(guan) 鍵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截至2023年底,我國開展養(yang) 老相關(guan) 業(ye) 務企業(ye) 達49萬(wan) 餘(yu) 家。

  相關(guan) 國家的產(chan) 業(ye) 動向,是我國發展銀發經濟的重要借鑒。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人口發展研究室主任胡祖銓介紹,荷蘭(lan) 積極探索居家照護領域數字化應用,日本大力支持開發推廣護理機器人和輔助數字技術,英國推動銀發經濟基礎研究和商業(ye) 模式創新等。

  我國已明確提出,大力培育老年用品、智慧健康養(yang) 老、康複輔助器具、抗衰老、養(yang) 老金融、老年旅遊服務、適老化改造等潛力產(chan) 業(ye) 。

  滿足起身和平躺功能的助起沙發,無障礙電動高度可調廚房灶台,針對患吞咽咀嚼功能障礙人群的特殊食物……調研中,不少行業(ye) 企業(ye) 在加強服裝麵料、款式結構等適老化研發設計,推進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應用,瞄準新賽道,撬動大市場。

  “順應老年人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需求個(ge) 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發展趨勢,我國銀發經濟各領域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成為(wei) 培育產(chan) 業(ye) 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ti) 製與(yu) 管理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王皓田說。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hui) 變老。《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將銀發經濟定義(yi) 為(wei) :向老年人提供產(chan) 品或服務,以及為(wei) 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係列經濟活動的總和。這也意味著,發展銀發經濟兼顧“為(wei) 老”和“備老”,具有很強的前瞻性。

  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發展養(yang) 老金融業(ye) 務,豐(feng) 富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推動基因檢測、分子診斷等生物技術與(yu) 延緩老年病深度融合,發展抗衰老產(chan) 業(ye) ……國家對於(yu) 布局“為(wei) 老”產(chan) 業(ye) 作出明確部署。

  “銀發經濟發展離不開各年齡人群的共同參與(yu)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說,在未老階段進行財富儲(chu) 備、健康管理,在老年階段才能更好實現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

  形成合力打造“朝陽產(chan) 業(ye) ”

  銀發經濟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社會(hui) 力量投資布局意願偏低。產(chan) 業(ye) 起步階段,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導,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銀發經濟活力迸發。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璐說,要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推進“為(wei) 老+備老”“消費+投資”“解決(jue) 急難愁盼+培育潛力產(chan) 業(ye) ”等不同板塊和功能,構建支持銀發經濟創新發展的政策體(ti) 係。

  周邊環境清幽,院內(nei) 綠樹紅牆,老人在醫護人員照看下聊天、鍛煉,歡聲笑語不斷。湖南株洲智成養(yang) 老院,原本是一家工廠的職工醫院,工廠改製搬遷後閑置了八年,如今通過改造,建成有260個(ge) 床位的養(yang) 老院。

  在城鎮化率提高和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緊張,而養(yang) 老服務設施需求持續增加,用房用地等要素緊缺。

  新建居住區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yu) 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老舊小區要因地製宜補足配齊;支持利用閑置商業(ye) 、辦公、工業(ye) 、倉(cang) 儲(chu) 等存量場所改建養(yang) 老服務設施……《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專(zhuan) 門部署完善用地用房保障。

  據相關(guan) 統計,我國對養(yang) 老護理員的需求達到600萬(wan) 名,目前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僅(jin) 50萬(wan) 名。此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較低、流失率較高等問題也掣肘行業(ye) 發展。

  前不久,江蘇省評出該省也是全國首批養(yang) 老護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168名養(yang) 老護理師獲評初、中、副高級職稱。江蘇省民政廳養(yang) 老服務處處長林莉說:“職稱評審能打通養(yang) 老從(cong) 業(ye) 人員職業(ye) 上升通道,提升社會(hui) 認可度和獲得感,吸引更多專(zhuan) 業(ye) 化人才加入養(yang) 老隊伍。”

  南京中醫藥大學成立養(yang) 老服務與(yu) 管理學院並於(yu) 202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學院副教授彭翔注意到,社會(hui) 對養(yang) 老行業(ye) 的關(guan) 注更加深入,“招生時,家長和學生問養(yang) 老專(zhuan) 業(ye) 是幹啥的、工作好不好找等基礎問題比過去少了,更多關(guan) 心的是課程內(nei) 容、培養(yang) 模式”。

  拓寬人才來源渠道、提升人才素質能力、健全人才評價(jia) 機製、重視人才使用管理、完善保障激勵措施……今年1月,《關(guan) 於(yu) 加強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對外公布,這是我國首個(ge) 關(guan) 於(yu) 養(yang) 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綜合性政策文件。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表示,意見把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人才特別是養(yang) 老護理員短缺問題擺到突出位置,明確提出打破學曆、年齡、身份、地域等限製,在實踐中廣納人才、培養(yang) 人才、凝聚人才,燒旺人才“薪火”。

  在廣東(dong) ,廣州首個(ge) 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園揭牌,東(dong) 莞鬆山湖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依托生物醫藥、智能終端等產(chan) 業(ye) 基礎積極打造銀發經濟集聚區;

  在四川,成都溫江區逐步形成以老年產(chan) 品、保健食品為(wei) 支撐,老年關(guan) 愛、特色老年康複相結合的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格局,2023年吸引康養(yang) 旅居18萬(wan) 人次;

  在山東(dong) ,青島高新區重點培育以康養(yang) 為(wei) 特色的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康灣”……

  守護“夕陽事業(ye) ”,打造“朝陽產(chan) 業(ye) ”。形成各方合力,銀發經濟將迎來快速發展、成色十足的新階段。(記者陳煒偉(wei) 、嚴(yan) 賦憬、趙晨捷、葉珊、朱旭東(dong) 、董小紅、張海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