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劉尚希:基於國家治理的新一輪財稅體製改革

發稿時間:2024-04-08 13:48:09   來源:清華金融評論  

  財稅體(ti) 製是國家長治久安的製度保障。研究我國的財稅體(ti) 製,要在堅持我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全麵把握財稅體(ti) 製問題的時代性,放到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大背景下來考慮。財稅體(ti) 製改革並非政策上的修修補補,也不是隔靴搔癢,而是要展開一場事關(guan)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變革,是一次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的製度創新與(yu) 係統性重構。

  關(guan) 於(yu) 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需要探討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問題。一是從(cong) 三個(ge) “有利於(yu) ”看財稅體(ti) 製改革的整體(ti) 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財稅體(ti) 製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明確事權、改革稅製、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於(yu)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yu) 建立公平統一市場、有利於(yu)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現代財政製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財力與(yu) 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ti) 製,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liang) 個(ge) 積極性”。這三個(ge) “有利於(yu) ”實際是化解經濟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通過財稅體(ti) 製的係統性改革和重構來夯實國家治理基礎,為(wei) 我國發展的可持續注入確定性。這必須要有整體(ti) 思維,樹立一盤棋思想。

  二是財稅體(ti) 製改革事關(guan)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是否穩固。當前,我國財稅體(ti) 製及其改革的目標和路徑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去財稅體(ti) 製改革主要是基於(yu) 經濟維度,其總目標是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促進經濟發展,旨在化解短缺經濟衍生的係列風險,其改革路徑是放權和分權,目標具有單一性。而當前的財稅體(ti) 製改革是基於(yu) 國家治理的要求,其總目標是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促進高質量發展,旨在防範化解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可持續的風險,其改革路徑是治權,通過財稅來約束公權,保障民權。

  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實現物質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不可或缺的條件。財政作為(wei) 國家治理的基礎與(yu) 重要支柱,財稅體(ti) 製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先決(jue) 條件。國家治理視角下的財稅體(ti) 製改革應有新的方式,要整體(ti) 、協同地推進,必須構建“一體(ti) 兩(liang) 翼”的框架,即以中央與(yu) 地方財政關(guan) 係為(wei) “體(ti) ”,以預算製度、稅收製度為(wei) “兩(liang) 翼”,避免財稅體(ti) 製改革陷入“碎片化”。先進的製度需要先進的管理手段、工具與(yu) 技術支撐,財稅體(ti) 製改革須重視現代財政的基礎設施建設,避免陷入“小馬拉大車”、先進製度難操作的境地。

  基於(yu) 國家治理的財稅體(ti) 製改革,可考慮從(cong) 以下五個(ge) 方麵著手:一是在中央—地方兩(liang) 級治理框架下推進新一輪財稅體(ti) 製改革。二是按照“一體(ti) 兩(liang) 翼”框架協同整體(ti) 推進,防止單兵獨進和改革中的“合成謬誤”。三是著眼公共風險的變化提升財政宏觀管理能力,防控公共風險的隱性聚集。四是健全與(yu) 現代財政定位相匹配的組織架構。五是以數字化為(wei) 基礎強化現代財政製度的技術支撐。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係統化的重構與(yu) 改革,任重而道遠,與(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之路相伴,這也意味著,現代財政製度的構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服務於(yu) 國家發展與(yu) 改革的財政,也將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而不斷變革與(yu) 完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