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發稿時間:2024-04-03 10:55:17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中央金融委員會(hui) 辦公室 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hui)

  在領導金融工作的實踐中,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馬克思主義(yi) 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金融本質的認識,借鑒吸收各國金融發展經驗,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持續推進我國金融事業(ye) 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其基本要義(yi) 是: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wei) 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內(nei) 涵豐(feng) 富、意義(yi) 重大,標誌著黨(dang) 對金融本質規律和發展道路的認識達到新境界,是中國金融發展的開拓創新之路、自信自立之路、行穩致遠之路、長治久安之路,我們(men) 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深化,使這條路越走越寬廣。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最本質特征是黨(dang) 的領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金融事業(ye) 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在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金融服務需求等方麵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取得重要進展,金融業(ye)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wei) 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推動新時代新征程金融事業(ye) 發展,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dang) 對金融工作的全麵領導,這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根本保證,是我們(men) 的最大政治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

  旗幟鮮明講政治,牢牢把握金融事業(ye) 發展正確方向。一是要把牢政治方向。金融是“國之大者”,決(jue) 不能在方向問題上犯錯,必須堅守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堅決(jue) 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二是要站穩政治立場。金融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必須堅決(jue) 站穩人民立場,切實把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提升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作為(wei) 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要涵養(yang) 政治生態。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把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為(wei) 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抓好抓實,堅持激濁和揚清並舉(ju) ,嚴(yan) 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jue) 防止搞“小圈子”“拜碼頭”“搭天線”,嚴(yan) 格防止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到黨(dang) 內(nei) 。四是要增強政治能力。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善於(yu) 從(cong) 政治上看問題,善於(yu) 把握政治大局,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範政治風險,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金融工作的全麵領導,切實提高金融治理效能。從(cong) 體(ti) 製機製看,黨(dang) 中央決(jue) 定組建中央金融委和中央金融工委,設立中央金融辦,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完善黨(dang) 領導金融工作體(ti) 製機製的重大戰略舉(ju) 措。堅持和加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要發揮好中央金融委的作用,關(guan) 鍵是做好統籌協調把關(guan) ;發揮好中央金融工委的作用,關(guan) 鍵是切實加強金融係統黨(dang) 的建設;發揮好地方黨(dang) 委金融委和金融工委的作用,關(guan) 鍵是落實屬地責任。從(cong) 責任體(ti) 係看,要嚴(yan) 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製度,健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實督辦機製,壓實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主要負責同誌“第一責任人”責任,按照中央垂直管理和地方屬地管理責任劃分,分級負責,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壓實責任。從(cong) 基層黨(dang) 建看,金融係統單位層級多、分布廣、所屬單位類型多樣,一些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薄弱,規範與(yu) 小、散、弱並存,黨(dang) 建網絡還有“空白點”。根據金融行業(ye) 特點,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擴大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的有效覆蓋,選優(you) 配強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全麵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從(cong) 幹部隊伍看,要全麵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堅持黨(dang) 管幹部、黨(dang) 管人才,嚴(yan) 格按照“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標準,發現、培養(yang) 、使用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為(wei) 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勇於(yu) 自我革命,將金融係統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推向縱深。勇於(yu) 自我革命是我們(men) 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標誌。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自覺把“九個(ge) 以”的實踐要求貫徹到金融係統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全過程各方麵,把嚴(yan) 的基調、嚴(yan) 的措施、嚴(yan) 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一是堅持不懈糾“四風”,堅決(jue) 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大興(xing) 務實之風、清廉之風、儉(jian) 樸之風。二是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學習(xi) 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紀律處分條例》為(wei) 契機,組織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三是在鏟除腐敗問題產(chan) 生的土壤和條件上持續發力、縱深推進,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持續保持懲治金融腐敗高壓態勢。四是狠抓“地毯式”巡視整改,把巡視整改作為(wei) 管黨(dang) 治黨(dang) 、改進工作、落實責任的重要抓手,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融入班子隊伍建設。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根本目標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國家興(xing) 衰,金融有責。金融強國應當基於(yu) 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等六個(ge) 關(guan) 鍵核心金融要素。新時代新征程做好金融工作,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深刻認識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黨(dang) 中央站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刻把握建設金融強國的精髓要義(yi) 和實踐要求,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

  從(cong) 宗旨觀念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金融強國建設不僅(jin) 要看紙麵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必須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牢牢站穩人民立場,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更加注重金融發展的普惠性,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金融發展成果。這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與(yu) 西方金融發展道路的顯著區別,也是黨(dang) 領導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金融強國與(yu) 西方金融強國的顯著區別,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根本體(ti) 現。

  從(cong) 目標導向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需要適應社會(hui) 主要矛盾變化,更好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需要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應對氣候變化等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金融的關(guan) 鍵支撐。同時,金融強國建設也隻有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進程中才能實現。金融係統必須把建設金融強國作為(wei) 投身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具體(ti) 方式和直接體(ti) 現,把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根本目的,堅決(jue) 以實際行動響應和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

  從(cong) 係統觀念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內(nei) 在邏輯是堅持係統集成、整體(ti) 推進。建設金融強國是由諸多領域、諸多環節、諸多層麵構成的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要善於(yu) 從(cong) 整體(ti) 上、全局上認識問題,自覺摒棄孤立、片麵、靜止的觀點,將金融強國建設置於(yu) 國內(nei) 與(yu) 國際、經濟與(yu) 金融、中央與(yu) 地方等關(guan) 係中通盤考慮、整體(ti) 推進。金融事權主要在中央,但是各地也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立足一域謀全局,把自己擺進金融強國建設的大局中來。一些地方如果管不住風險,不僅(jin) 會(hui) 搞垮轄區內(nei) 金融生態、大傷(shang) 經濟元氣,還可能直接影響全國穩定大局。金融強國建設的主力軍(jun) 是金融係統,但離不開非金融部門的協同配合和支持,離不開各地的齊抓共管。

  從(cong) 問題導向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緊迫任務是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推進金融強國建設,要錨定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分階段持續推進。當前做好金融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一步一個(ge) 腳印地解決(jue) 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一體(ti) 把握、一體(ti) 推進、一體(ti) 落實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三項重點任務。如果監管不到位,風險就會(hui) 四處蔓延,多年的發展紅利一夜之間被吞噬掉,不要說高質量發展,連發展都談不上;隻有監管到位了、風險防住了,才能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反過來又會(hui) 為(wei) 防風險、強監管提供更好環境和更堅實的資源保障。

  從(cong) 自信自立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黨(dang) 在領導人民長期奮鬥的實踐中,曆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jue) 心,是我們(men) 黨(dang) 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自信就是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堅定信念,既不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自立就是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辦好,把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設金融強國必須堅定“四個(ge) 自信”,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使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從(cong) 胸懷天下把握金融強國建設的國際格局是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我們(men) 黨(dang) 曆來強調樹立世界眼光,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在融入世界發展中不斷發展壯大自身,同時又以自身發展不斷推動世界發展。建設金融強國不是搞霸權主義(yi) 、掠奪主義(yi) ,而是堅持合作共贏原則,堅決(jue) 反對金融政治化、武器化圖謀,堅決(jue) 反對金融霸權和以鄰為(wei) 壑的金融政策,始終致力於(yu) 維護世界各國共同的金融發展利益和金融安全,負責任地參與(yu) 國際金融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

  深刻認識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根本任務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主題,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內(nei) 在要求。當前我國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不高,金融亂(luan) 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距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差距。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金融自身高質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金融變革全局。新發展理念深刻回答了關(guan) 於(yu) 發展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係列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指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隻有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才能有效破解一係列結構性、周期性、體(ti) 製性問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越是形勢複雜,越要從(cong) 新發展理念中找方向、強定力;越是矛盾交織,越要從(cong) 新發展理念中找思路、尋辦法;越是困難重重,越要從(cong) 新發展理念中找動力、求突破,用新發展理念破解各類矛盾和問題,引領開創金融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以穩妥有效風險防控守護金融安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告誡全黨(dang) 要時刻牢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luan) ”,創造性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強調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放到突出位置。金融風險隱蔽性、突發性、傳(chuan) 染性強,易引發社會(hui) 風險、政治風險,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切實防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和蝴蝶效應。要堅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妥處存量;強化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嚴(yan) 防增量,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以嚴(yan) 密過硬監管保障金融穩定發展。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比如,生態治理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社會(hui) 治理強調共建共治共享。金融治理也是如此,各方麵要齊抓共管,金融管理部門和宏觀調控部門、行業(ye) 主管部門、司法機關(guan) 、紀檢監察機關(guan) 都有相應職責。必須全麵加強金融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wei) 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實現監管全覆蓋;推動金融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動真碰硬、嚴(yan) 密有效;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ye) 就必須管風險,健全兜底監管機製;強化“對監管的監管”,壓實監管責任。

  以優(you) 質高效服務夯實金融發展根基。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營利性的雙重特性,金融機構要在服務實體(ti) 經濟中實現自身價(jia) 值、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獲取合理回報。必須堅持把服務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根本宗旨,切實加強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you) 質金融服務。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優(you) 化科技金融服務體(ti) 係,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促進普惠金融提質增效,加快養(yang) 老金融發展步伐,推動數字金融健康發展。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大對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的金融支持,為(wei)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以係統協同改革構建現代金融體(ti) 係。我國經濟發展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麵在供給側(ce)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是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ti) 係、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ti) 係、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ti) 係、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ti) 係,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全麵提升金融體(ti) 係適應性、競爭(zheng) 力和普惠性。

  以更高水平開放增強金融發展動力。“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通過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要以製度型開放為(wei) 重點,增強開放政策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積極參與(yu) 國際金融治理。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必須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切實增強自身競爭(zheng) 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努力實現開放與(yu) 安全的動態平衡。

  以嚴(yan) 格公正法治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luan)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確保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新時代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加強金融領域重要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加快補齊新興(xing) 領域製度短板,用好司法解釋、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等填補製度空白,加大金融法製執行力度,嚴(yan) 懲各類違法違規行為(wei) 。

  以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匡正行業(ye) 風氣。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優(you) 秀的金融文化能夠塑造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正確價(jia) 值觀,產(chan) 生內(nei) 在激勵和約束作用,而腐朽的金融文化則放大人性投機、貪婪的弱點。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等“硬實力”建設,也要提升價(jia) 值觀、行為(wei) 規範等“軟實力”。必須積極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引導金融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樹立正確價(jia) 值觀,要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要以義(yi) 取利,不唯利是圖;要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要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要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wei) ,以優(you) 秀文化助推金融事業(ye) 發展。

  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要科學處理好若幹重要關(guan) 係

  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需要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能力,統籌兼顧、係統謀劃、整體(ti) 推進,科學處理好一係列重大關(guan) 係。

  守正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守正創新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立場觀點方法。守正,就是要明確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就是要堅持根本性的大原則、大道理,就是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創新,就是要保持思想敏銳性和開放度,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要堅持守正與(yu) 創新的辯證統一,深刻認識政治性與(yu) 市場化不矛盾,把金融工作的政治邏輯與(yu) 經濟邏輯統一起來。

  破與(yu) 立的關(guan) 係。破和立是解決(jue) 不同性質、不同階段矛盾的方式,關(guan) 鍵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實現整體(ti) 推進和重點突破、頂層設計和實踐探索相統一。當前重點是要先立後破,堅持統籌兼顧,把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用科學合理的新機製、新經驗、新規則打造新的增長動能;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jue) 地破,及時破除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體(ti) 製機製,防止立而未破。隨著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對看準了的改革,要下決(jue) 心推進,重點突破,爭(zheng) 取早日取得成效;對涉及麵廣泛的改革,要加強頂層設計,整體(ti) 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對看得還不那麽(me) 準的改革,可以先進行試點,摸著石頭過河,尊重基層首創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勇於(yu) 開拓,取得經驗後再推廣。

  全局與(yu) 局部的關(guan) 係。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但並不是局部的簡單相加和組合,它統帥局部,高於(yu) 局部,隻有對局部產(chan) 生影響的才叫全局。金融工作牽涉麵非常廣,必須樹立全局觀念,想問題、辦事情,要從(cong) 全局著眼、立足整體(ti) 、統籌全局,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不打小算盤、不搞小聰明。必須堅持係統觀念,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提高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能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

  戰略與(yu) 策略的關(guan) 係。戰略是從(cong) 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的判斷和決(jue) 策,就是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但實施戰略的環境條件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必須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隨機應變、臨(lin) 機決(jue) 斷,在因地製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中把握戰略主動。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必須正確運用戰略和策略,把謀勢和謀事統一起來。比如,防範化解風險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既要堅持預防為(wei) 先、標本兼治、穩妥有序、守住底線,這是戰略考量;又要把握好風險處置的時機、節奏,及時排除風險隱患,避免處置風險的風險,這是策略考量。

  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yi) 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hui) 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yu) 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既要持續優(you) 化資源配置,促進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做大蛋糕”創造更高效率;又要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分好蛋糕”維護社會(hui) 公平。

  遠和近的關(guan) 係。處理好應急和謀遠的關(guan) 係,把謀當下和謀長遠結合起來。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也要努力去做。既要立足當前抓好眼下金融領域重點工作,解決(jue) 我們(men) 麵臨(lin) 的緊迫問題,積極穩妥消除突出風險隱患;又要著眼長遠,舉(ju) 一反三,彌補法律短板,推動深層次的體(ti) 製機製改革,努力解決(jue) 產(chan) 生風險的體(ti) 製性、結構性問題。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men) 要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堅決(jue) 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奮發作為(wei) 、銳意進取,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