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密集召開 2024年拚經濟任務書出爐
發稿時間:2024-01-26 13:53: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廣東(dong) 、江蘇、浙江、上海、安徽……1月23日,成為(wei) 地方兩(liang) 會(hui) 集中召開的一天,多地在曬出2023年成績單的同時,也紛紛公布2024年重點任務。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從(cong)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看,各地拚經濟取向鮮明,不少省區市將2024年經濟增速目標設在5%至6%,“5”成為(wei) 一個(ge) 關(guan) 鍵數字。為(wei) 實現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著力挖掘和釋放內(nei) 需潛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成為(wei) 不少地方共同的發力方向。
GDP增速預期目標多在5%至6%
隨著多地進入“兩(liang) 會(hui) 時間”,備受關(guan) 注的地方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陸續揭曉。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西藏和海南2024年GDP增速預期目標最高,均為(wei) 8%左右,暫時並列榜首。
眾(zhong) 多省區市的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落在5%至6%,其中“5”成為(wei) 一個(ge) 關(guan) 鍵數字。具體(ti) 而言,重慶、四川、甘肅、寧夏、安徽五地均將GDP增速預期目標設為(wei) 6%左右;河北、遼寧、浙江、福建將預期目標定在5.5%左右;山東(dong) 、廣西、江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在5%以上;廣東(dong) 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為(wei) 5%;北京、上海、山西、江西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在5%左右。僅(jin) 天津經濟增速預期目標低於(yu) 5%,設在4.5%左右,但仍高於(yu) 該市2023年4.3%的經濟增速水平。
記者梳理發現,對比2023年經濟增長水平,目前有7個(ge) 省區市將2024年預期目標調高,4個(ge) 省區市的預期目標與(yu) 2023年持平。
對於(yu) 重慶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重慶市市長胡衡華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這是立足重慶發展階段性特征,統籌考慮增長潛力、現實條件和“十四五”目標要求,是“跳一跳、夠得著”的,體(ti) 現了自我加壓、主動作為(wei) ,力爭(zheng) 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更好結果。
釋放強大內(nei) 需市場潛力
圍繞“釋放強大內(nei) 需市場潛力”“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地方著墨頗多。
結合地方特色促進文旅消費,成為(wei) 2024年各地促消費、擴內(nei) 需的一大著力點。廣東(dong) 提出,積極發展夜間經濟,培育文娛旅遊、體(ti) 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提高“食在廣東(dong) 、遊在廣東(dong) 、購在廣東(dong) ”美譽度。四川表示,大幅提高旅遊綜合收入。支持規劃建設三星堆文化旅遊發展區,打造國道318“中國最美高原景觀大道”和綠色超級充電走廊,持續抓好稻城亞(ya) 丁世界級文旅新地標建設。
大宗消費是拉動消費增長的主引擎。查閱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大宗消費”成為(wei) 高頻詞。北京提出,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等大宗消費,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重慶表示,提振大宗消費,完善落實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智能家居、綠色建材等消費促進政策,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wei) 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專(zhuan) 家表示,進一步拉動文旅消費,需從(cong) 供給側(ce) 發力,借助新技術、新業(ye) 態拓展文旅消費新產(chan) 品、新空間,更好滿足多樣化、個(ge) 性化、品質化的文旅消費新需求。著力提振大宗消費,則既有利於(yu) 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也有利於(yu) 帶動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精準抓項目擴投資也成為(wei) 各地拚經濟的重頭戲。部分地區設定了較高的投資目標,如江蘇提出,突出抓好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點工程投資項目和450個(ge) 省重大項目。廣東(dong) 提出,全年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8個(ge) 、年度計劃投資1萬(wan) 億(yi) 元。此外,多地嗬護民間投資增長。廣東(dong) 表示,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示範項目和應用場景,讓民間投資進得來、退得出、有得投、投得好。四川表示,大力鼓勵民營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新建項目。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所長楊萍表示,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空間大、機遇多。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應對氣候變化等蘊含的大量投資機遇,為(wei) 民間投資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這一重要任務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得以體(ti) 現和貫徹。從(co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再到數字經濟、未來產(chan) 業(ye) ,地方布局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呈現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特點。
多地提及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重慶提出,將促進工業(ye) 投資放量,新實施1500個(ge) 技術改造項目,力爭(zheng) 全市工業(ye) 投資增長14%、技改投資增長15%。廣東(dong) 表示,支持食品飲料、家電家具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成為(wei) 多地謀劃布局重點。山東(dong) 表示,圍繞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商業(ye) 航天等領域,新培育10個(ge) 左右省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四川表示,重點布局和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培育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力爭(zheng) 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發展壯大數字經濟方麵,北京提出,統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大力建設數據基礎製度先行區,開展數據資產(chan) 入表,數據跨境便利化服務等綜合改革試點。山東(dong) 提出,落實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大會(hui) 部署,加力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夯實數字經濟底座,以數字變革新賽道引領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此外,各地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新增長極。廣東(dong) 表示,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chan) 業(ye) 。北京提出,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表示,產(chan) 業(ye) 政策依然堅持“實體(ti) ”為(wei) 重,在經濟“新”“舊”轉換的階段,增強發展新動能是關(guan) 鍵,因此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