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張曉晶:把握關鍵核心金融要素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發稿時間:2024-01-24 13:43:32   來源:《學習(xi) 時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金融強國應當基於(yu) 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一係列關(guan) 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這是繼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之後,再次強調建設金融強國,並進一步闡釋了金融強國的豐(feng) 富內(nei) 涵,明確提出金融強國的關(guan) 鍵核心要素,為(wei)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指明了實踐路徑。

  從(cong) 曆史演進規律把握金融強國的關(guan) 鍵核心要素

  從(cong) 荷蘭(lan) 、英國和美國等金融強國的曆史演進規律來看,金融強國一般具備以下關(guan) 鍵核心要素。

  第一,以強大的經濟基礎為(wei) 根基。“經濟興(xing) ,金融興(xing) ;經濟強,金融強。”強大的經濟基礎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基本前提。荷蘭(lan) 的金融強國建立在經濟特別是貿易強國的基礎上,通過大力發展商業(ye) 貿易積累財富,金融業(ye) 以服務國際貿易為(wei) 主並向海外拓展。英國的金融強國基於(yu) 工業(ye) 革命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世界工廠”地位,通過第一次工業(ye) 革命成為(wei) 世界主要的製造業(ye) 和工業(ye) 中心。美國的金融強國依賴於(yu) 強大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通過抓住第二次工業(ye) 革命契機,一躍成為(wei) 世界第一工業(ye) 強國和第一大經濟體(ti) 。強大的經濟基礎成為(wei) 吸引全球金融資源的有力支撐,並為(wei) 強大而穩定的貨幣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第二,以強大的主權貨幣和中央銀行為(wei) 支柱。強大的主權貨幣是金融強國的集中體(ti) 現。一國貨幣成為(wei) 國際儲(chu) 備貨幣,意味著本國的國家信用將會(hui) 成為(wei) 全球信用,儲(chu) 備貨幣國可以通過發行本國貨幣或本幣債(zhai) 務來動員全球資源“為(wei) 其所用”。更重要的是,由於(yu) 儲(chu) 備貨幣國控製了全球信用,其中央銀行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wei) 全球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全球影響力隨之增強。強大的貨幣與(yu) 強大的中央銀行相輔相成:強大的貨幣是本國中央銀行成為(wei) 全球中央銀行的前提,而本國中央銀行的有效管理則成為(wei) 強大貨幣的保證。

  第三,以強大的金融機構與(yu) 國際金融中心為(wei) 抓手。金融強國往往擁有多家係統重要性商業(ye) 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若幹家具有強大競爭(zheng) 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憑借其全球性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吸引國際投資者,進而掌握國際金融市場的定價(jia) 權和世界經濟資源配置權。17世紀荷蘭(lan) 之所以成為(wei) 海上霸主,得益於(yu) 阿姆斯特丹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英國以私有製中央銀行、跨國商業(ye) 銀行、國債(zhai) 發行和證券交易為(wei) 主要標誌的金融革命,助力其成為(wei) “日不落”帝國;倫(lun) 敦成為(wei) 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這些強大的金融機構以及穩居國際金融中心首位的紐約,是美國成為(wei) 金融強國的重要抓手。

  第四,以強大的金融監管和人才隊伍為(wei) 保障。強大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強國的重要保障。金融監管製度是在一次次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逐步確立起來的,每一次危機都迫使監管重點和監管方式進行調整變革,以適應金融環境變化的新要求。金融監管一方麵有利於(yu) 金融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避免脫實向虛;另一方麵則有利於(yu)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減少金融危機的破壞性,維護金融安全。同時,金融領域專(zhuan) 業(ye) 性強、複雜程度高、知識密集度高,打造一支堪當建設金融強國重任的人才隊伍至關(guan) 重要。美國憑借其發達的高等教育、開放的移民政策和鼓勵創新的社會(hui) 環境,吸納了大量高素質金融人才,為(wei) 其金融強國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實踐路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強國關(guan) 鍵核心要素的重要論述,既是對現代金融發展客觀規律的概括總結,更是為(wei)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實踐路徑指明了方向。

  第一,築牢經濟基礎,壯大綜合國力。金融強國應當基於(yu) 強大的經濟基礎。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經濟增長率一直居於(yu) 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就這一目標以及為(wei) 金融強國建設構築強大的經濟基礎而言,未來還需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激發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提升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第二,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強大的主權貨幣是金融強國的基石。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擴麵增量,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應繼續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製度安排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本外幣一體(ti) 化資金池試點。穩步推進中央銀行間雙邊本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合作,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促進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健全本外幣一體(ti) 化的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提高開放條件下跨境資金流動的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

  第三,加快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建設。金融強國離不開強大的中央銀行。要以現代中央銀行製度作為(wei) 重要支撐,助力實現穩經濟、調結構、穩物價(jia) 的平衡。繼續完善貨幣政策目標體(ti) 係,以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為(wei) 根本,更加重視經濟增長、充分就業(ye) 和“雙碳”目標等。完善貨幣政策工具體(ti) 係,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發揮國債(zhai) 收益率曲線在貨幣政策傳(chuan) 導和金融資產(chan) 定價(jia) 中的重要作用。增強中央銀行財務實力,為(wei) 依法履職提供堅實支撐。

  第四,構建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ti) 係。金融機構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重要微觀基礎。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ti) 係,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數量多達4000多家,5家大型商業(ye) 銀行入選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金融機構綜合實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但也存在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競爭(zheng) 力不強等問題。要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差異化發展定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you) 做強,當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的主力軍(jun) 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強化政策性金融機構職能定位,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ti) 經濟質效。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和主業(ye) ,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使金融服務更多下沉“長尾客戶”。

  第五,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變遷是金融強國興(xing) 衰的重要標誌,建設金融強國需要打造更具競爭(zheng) 力的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重視金融數字化轉型對業(ye) 務的支持和賦能作用,更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樞紐功能。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全麵製度型開放,拓展人民幣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更好滿足全球人民幣資產(chan) 投資者資產(chan) 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

  第六,全麵加強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強國建設的有力保障。必須切實增強金融監管震懾力和權威性,對重大金融風險製造者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處罰,讓金融監管真正“長牙帶刺”。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麵強化機構監管、行為(wei) 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宏觀調控部門、行業(ye) 主管部門、司法機關(guan) 、紀檢監察機關(guan) 等協同監管,健全權責一致的風險處置責任機製。

  第七,加快高質量金融人才隊伍建設。金融強國建設需要打造一支堪當重任的人才隊伍,保持純潔性、增強專(zhuan) 業(ye) 性並提升戰鬥力。新時代金融人才必須深化對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認識,擁護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理念。掌握金融業(ye) 及其相關(guan) 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專(zhuan) 業(ye) 技能,提高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經受嚴(yan) 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敢於(yu) 發聲亮劍,辦好金融發展和金融安全兩(liang) 件大事。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