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經濟2023:解難題、穩預期、拓新局
發稿時間:2023-12-18 14: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建新 劉舒淩
前三季度新設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數量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民營企業(ye) 進出口額同比增長6.1%、民間固定資產(chan) 投資降幅收窄……麵對世界經濟波動下行、國內(nei) 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2023年中國民營經濟持續展現韌性與(yu) 活力。
解難題:關(guan) 鍵時刻“拉一把”
2023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疫情產(chan) 生的“疤痕效應”仍待消除,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尚在,民營企業(ye) 麵臨(lin) 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利潤率下降、轉型升級難度增大、融資難融資貴未解等突出困難。
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xing) 國際智庫理事長李誌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表示,戰勝困難、恢複增長,既需要充分發揮企業(ye) 家精神、轉型創新,也需要政府部門關(guan) 鍵時刻伸手“拉一把”,從(cong) 營商環境整體(ti) 優(you) 化到財政、金融、稅收等精準發力,為(wei) 民營企業(ye) 提供多方麵政策支持體(ti) 係。
海內(nei) 外均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官方密集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如暢通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渠道、清理拖欠企業(ye) 賬款專(zhuan) 項行動、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等。
以大數據、雲(yun) 計算為(wei) 驅動的91科技集團,今年陸續在重慶、成都、深圳建立分支機構。集團董事長許澤瑋介紹說,受益於(yu) 減稅降費政策和“放管服”改革,企業(ye) 稅負大幅降低,增加了現金流,也降低了製度性交易成本。
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10月就今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複記者提問時介紹說,一個(ge) 麵向5.9萬(wan) 戶小微企業(ye) 開展的調查顯示,企業(ye) 生產(chan) 訂單情況、經營情況總體(ti) 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1.5個(ge) 百分點。
穩預期:“1+N”與(yu) 政策統籌
“中國經濟的難點主要在民營經濟,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在民營經濟,未來新的增長點也在民營經濟。”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zhuan) 家莊聰生回應中新社記者,抓好民營經濟,就是抓住中國經濟的“牛鼻子”。其中最重要工作,是穩定企業(ye) 家的信心,穩定其市場預期。
方針政策穩定、營商環境公平、政府部門守信、個(ge) 人財產(chan) 安全,無不關(guan) 係到民營企業(ye) 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預期。
今年7月,被外界視為(wei)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綱領性文件”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呈現鮮明的‘1+N’的特點。”李誌起認為(wei) ,《意見》屬於(yu) 新時代民營經濟的頂層設計,各個(ge) 部委分別出台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麵政策,從(cong) 上至下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政策措施如何切實落地,是民營企業(ye) 家關(guan) 注重點。
“下一步,要在政策統籌上下功夫,增強宏觀政策一致性。”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潘士遠分析,中央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為(wei) 進一步提升宏觀政策一致性、針對性與(yu) 有效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民營經濟工作涉及範圍廣、行業(ye) 領域寬、政策鏈條長、工作環節多。海內(nei) 外觀察家分析該局職責,多認為(wei) “統籌”“協調”是關(guan) 鍵詞,這意味著未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將更為(wei) 注重各方協作、發揮政策合力,推動各項重大舉(ju) 措早落地、見實效。
拓新局:創新轉型,應變求變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民營企業(ye) 借助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ou) 勢,依靠生產(chan) 要素投入驅動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民營企業(ye) 也要應變、求變。
今年10月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3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ye) 創新狀況報告》顯示,民營企業(ye) 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9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ye) 。越來越多中國民營企業(ye) 意識到,不具備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很難在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
從(cong) 事衛浴產(chan) 品研發製造的九牧集團,目前在全球已設有16個(ge) 研發中心、15家高端數智工廠,與(yu) 30多個(ge)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合作,加速全球化布局。“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積極修煉‘內(nei) 功’。”集團董事長林孝發向記者介紹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ye) 從(cong) 小到大、由弱到強,一直在激烈競爭(zheng) 中求生存、謀發展。麵對當下複雜的內(nei) 外部市場環境,對內(nei) 優(you) 化資源配置,對外開拓市場、把握機遇,潘士遠說,民營企業(ye) 真正發揮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生力軍(jun) 的作用。
2023年,扛住多重困難,中國民營企業(ye) 化壓力為(wei) 動力,正在為(wei) 下一階段的蛻變和新生積蓄起關(guan) 鍵能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