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建設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係
發稿時間:2023-12-04 15:01:0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潘功勝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是我國金融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次重要會(hui) 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金融工作,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人民銀行把深入學習(xi) 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精神作為(wei) 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貫徹落實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會(hui) 議各項決(jue) 策部署,全麵推動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ti) 係,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金融工作的正確方向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guan) 經濟興(xing) 衰和國家安危,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金融工作會(hui) 議時隔6年再次召開,從(cong) “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更名為(wei)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進一步凸顯了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金融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圍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強調“八個(ge) 堅持”,堅持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根本保證。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於(yu) 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領航掌舵,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區域性和係統性金融風險”;在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服務實體(ti) 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作出部署,強調要“強化監管,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在黨(dang) 的十九大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打好三大攻堅戰作出部署,強調“要堅決(jue)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黨(dang) 的二十大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ti) 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ye) 發展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深化了我們(men) 黨(dang) 對金融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為(wei) 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在複雜嚴(yan) 峻的環境下,不斷破解金融高質量發展中的體(ti) 製機製難題,必須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近年來,我國金融業(ye) 快速發展,規模大、活力強。與(yu) 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不高,融資結構有待優(you) 化,一些企業(ye) 低效占用了大量金融資源。金融亂(luan) 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穩妥處理金融領域突出問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完善黨(dang) 管金融的體(ti) 製機製,切實把黨(dang) 的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金融治理效能。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根本宗旨,有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和實體(ti) 經濟穩定增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千招萬(wan) 招,管不住貨幣都是無用之招。”中國人民銀行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必須平衡好短期與(yu) 長期、穩增長與(yu) 防風險、內(nei) 部均衡與(yu) 外部均衡的關(guan) 係,始終保持穩健性,管好貨幣總閘門,為(wei) 穩定物價(jia) 、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ye) 、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滿足實體(ti) 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目前,我國銀行體(ti) 係貸款餘(yu) 額超過200萬(wan) 億(yi) 元,社會(hui) 融資規模餘(yu) 額超過300萬(wan) 億(yi) 元;近年來,我國每年貸款新增20萬(wan) 億(yi) 元左右,社會(hui) 融資規模新增30多萬(wan) 億(yi) 元。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優(you) 化新增貸款投向,這三個(ge) 方麵對支撐經濟增長的意義(yi) 本質上是相同的。
加強與(yu) 財政、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服務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繼續用好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企業(ye) 技術進步專(zhuan) 項再貸款、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等,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製造、綠色發展、普惠養(yang) 老等領域健康發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主動適應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重大轉型,戰略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產(chan) 市場風險水平,防範房地產(chan) 市場風險外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製房地產(chan) 企業(ye) 合理融資需求,維護房地產(chan) 市場穩健運行。為(wei) 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ti) 係,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動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利率是重要的生產(chan) 要素價(jia) 格,直接影響消費、投資、國際收支等,利率水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yu) 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堅持以我為(wei) 主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宏觀調控和跨周期設計的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與(yu) 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效能,促進降低企業(ye) 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發揮好利率自律機製作用,維護市場競爭(zheng) 秩序。
統籌內(nei) 外均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今年以來,美元利率水平高企,全球避險情緒上升,推動美元指數升至2003年以來較高水平,帶動非美元貨幣對美元集體(ti) 貶值。得益於(yu) 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對非美元貨幣有所升值。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增強匯率彈性,更好發揮人民幣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讓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jue) 定性作用。根據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形勢,穩定市場預期,堅決(jue) 對市場順周期、單邊行為(wei) 進行糾偏,堅決(jue) 對擾亂(luan) 市場秩序行為(wei) 進行處置,堅決(jue) 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推動穩妥化解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金融風險。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ti) 可控,金融機構經營整體(ti) 穩健,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chan) 規模在金融係統的占比都很小。中國人民銀行將更好履行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職能,配合有關(guan) 部門和少數高風險機構相對集中的省份製定實施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案,進一步壓降高風險機構數量和風險水平,多渠道補充資本。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等關(guan) 係,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金融風險,依法保護最廣大儲(chu) 戶、中小投資者和被保險人的利益。
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ti) 係建設。完善金融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製,加強金融風險源頭管控,對金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製。強化存款保險專(zhuan) 業(ye) 化、常態化風險處置職能,豐(feng) 富存款保險風險處置措施和工具。完善中國特色外匯儲(chu) 備經營管理製度,維護外匯儲(chu) 備資產(chan) 安全和規模穩定。推動金融穩定立法,健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製度。
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化解工作。總的看,我國政府債(zhai) 務水平在國際上處於(yu) 中遊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債(zhai) 務負擔較輕。地方政府債(zhai) 務主要用於(yu) 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有實物資產(chan) 支持,對當地經濟發展有正外部性。大部分債(zhai) 務集中於(yu) 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勢頭強勁的省份,有能力自行化解債(zhai) 務。對於(yu) 少數債(zhai) 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按照中央部署,在地方政府承擔融資平台債(zhai) 務風險化解主體(ti) 責任的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指導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平等協商的原則,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zhai) 務風險,嚴(yan) 格控製新增債(zhai) 務,健全債(zhai) 務風險防範長效機製,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zheng) 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ti) 係
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落實中央銀行獨立財務預算管理製度,增強中央銀行財務實力,為(wei) 依法履職提供堅實支撐。完善廣泛覆蓋、高效安全的現代支付體(ti) 係。健全覆蓋全社會(hui) 的征信體(ti) 係,推進我國征信市場發展。
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強化大型商業(ye) 銀行主力軍(jun) 作用,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本源和主業(ye) ,健全公司治理和內(nei) 部管理,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在規模、結構、區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加強債(zhai) 券市場製度建設,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提高債(zhai) 券市場市場化定價(jia) 能力和市場韌性,進一步優(you) 化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推動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經過10多年發展,人民幣已成為(wei) 我國跨境收付第一大幣種。要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完善境外人民幣市場建設,提升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穩步擴大金融市場製度型開放,拓展境內(nei) 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根據黨(dang) 中央統一部署,積極參與(yu) 國際金融治理和合作,務實做好中美、中歐金融工作組工作,提升我國在重大國際金融規則、標準製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鍛造忠誠幹淨擔當的幹部人才隊伍
持續強化政治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在政治上、業(ye) 務上、作風上、廉政上達到更高標準、落實更嚴(yan) 要求、作出更優(you) 表率。堅決(jue) 提高政治站位,將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wei) 第一議題,堅決(jue) 落實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堅持不懈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全麵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
有力推進組織建設。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斷提升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建設的整體(ti) 效能。加強幹部選育管用工作,發現、培養(yang) 、使用守紀律、敢擔當、能力強、群眾(zhong) 認可的幹部,努力營造幹事創業(ye) 、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持續建設一支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以高質量黨(dang) 建推動金融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確保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堅決(jue) 扛起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嚴(yan) 負其責、嚴(yan) 管所轄,把嚴(yan) 的基調、嚴(yan) 的措施、嚴(yan) 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求真務實,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提升幹事創業(ye) 的責任心和敢打硬仗的作風,提高專(zhuan) 業(ye) 能力和水平。加大腐敗懲治力度,堅持懲治震懾、製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ti) 發力。
持續深化中央巡視和審計整改。常態化長效化推進中央巡視整改,確保改到位、改徹底。一體(ti) 推進內(nei) 外部巡視、審計、信訪、有關(guan) 監督檢查等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強化廉政建設,改進內(nei) 部管理,規範對外履職。
(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行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