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以高質量改革為高質量經濟社會發展增色添彩
發稿時間:2023-11-16 17:44:38
編者按:2023年11月12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指導,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中共淄博市委共同主辦,中共張店區委、張店區人民政府、淄博市委黨(dang) 校、淄博市委改革創新和決(jue) 策服務中心承辦的“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 以全麵深化改革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三個(ge) 導向’推動开云kaiyun官方落地落實暨淄博市強化‘有解思維’創新實踐現場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張店區召開。本文為(wei) 安徽省亳州市委政研室主任江濤的演講內(nei) 容。

亳州位於(yu) 安徽省西北部,古稱亳,別稱譙城,亳字拆分,由高字頭和宅字底組成,所以又稱“高宅之地”。亳州是三朝古都,也是中藥、白酒、道教的發祥地,誕生了老子、莊子、曹操、華佗等眾(zhong) 多名人,並被譽為(wei) “世界中醫藥之都”。作為(wei) 安徽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亳州市全麵實施“六一戰略”,始終堅持敢闖敢試,充分釋放改革創新活力,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辨識度的亳州實踐。
今天,我以《亳州市以高質量改革為(wei) 高質量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色添彩》為(wei) 題向大家作專(zhuan) 題報告,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展開闡述:一是高質量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義(yi) ;二是亳州市推進高質量改革的方法路徑;三是高質量改革為(wei) 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總體(ti) 部署和要求,重點就在於(yu) 把全麵深化改革作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以高質量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亳州市高度重視改革工作,把握改革方向,堅持頂格推進。五屆市委深改委第四次會(hui) 議上,市委書(shu) 記杜延安提出,以高質量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秦鳳玉接受采訪時表示,擦亮改革“金名片”,打造亳州新優(you) 勢。
近年來,亳州市始終堅持“三嚴(yan) 三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以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國有位置為(wei) 目標,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奮力跑出改革“加速度”、擦亮改革“金名片”。
每年實施200餘(yu) 項改革舉(ju) 措,打造了“互聯網+政務服務”、鄉(xiang) 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稅信通”、“退休一次辦”、社保待遇惠民補助“無感互認”、食品安全“兩(liang) 個(ge) 責任”、“數據惠民工程”等一批特色改革成果,多項改革在國家、省級層麵複製推廣,為(wei) 亳州跨越崛起注入了不竭動力。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2012年的811.12億(yi) 元,躍升至2022年的2101.5億(yi) 元。“十三五”期間GDP年均增長8.3%、居全省第1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9%、居全省第2位。連續5年在省對市全麵深化改革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陣,連續3年有創新做法獲評全省十大改革案例,2022年度改革信息工作位居全省第一,以高質量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用突顯。
去年以來,我們(men) 創新了“選、培、用”工作機製。在“選”上下功夫,每年從(cong) 各單位創新工作中選擇一批可能會(hui) 在全國、全省產(chan) 生影響的做法,或者通過調研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作為(wei) 改革突破點。選好突破點後,給予更多的關(guan) 注,加強調度推進,對於(yu) 部門推進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幫助協調解決(jue) 。在“培”上下功夫,對於(yu) 需要遠期推進才能出效果的改革,設為(wei) 改革觀察點,給予重點培育,在適當的時候打造成改革典型。同時,在“用”上下功夫,一個(ge) 好的改革不是成為(wei) 典型就結束了,而是要用好改革成果,發揮示範作用。每年我市榮獲的全國、全省典型案例,都會(hui) 印發給各單位,激發各單位改革創新主動性。
具體(ti) 可以總結為(wei) 三個(ge) “作為(wei) ”:一是積極作為(wei) ,做實改革任務謀劃。認真履行改革辦職能,堅持問題導向,以人民為(wei) 中心,將改革謀劃工作作為(wei) 推動全年改革的有力抓手。既做好上級改革任務承接,又做好符合亳州實際的原創性改革計劃。2023年全市實施93項改革,其中自主謀劃50項,超過50%。“新春第一會(hui) ”後,各單位積極踴躍,大膽創新,共報送了92項自主謀劃改革創新舉(ju) 措。“一把手”親(qin) 自抓改革謀劃積極性不斷提高,形成全市上下抓改革的濃厚氛圍。
二是主動作為(wei) ,做實改革任務推進。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履行深改委參謀助手職責,形成深改委會(hui) 議調度機製,完善以改革觀察點為(wei) 主體(ti) 的常態化工作推進機製,形成深改委委員提示單製度,確保改革推進嚴(yan) 密性、嚴(yan) 肅性。特別是今年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自選定了9項改革突破點,堅持以上率下,親(qin) 自推動改革,打造亮點品牌。
三是善於(yu) 作為(wei) ,做實改革成果推廣。從(cong) 小處著眼,從(cong) 全局謀劃,平時注意觀察,注重係統總結,把基層好的經驗做法提煉上來,把確有成效的改革推廣出去,打造了一係列亳字號品牌改革。聯合宣傳(chuan) 部門形成改革經驗靠前宣介,聯合安徽日報社圍繞重要會(hui) 議形成改革專(zhuan) 版,聯合兩(liang) 辦信息科建立信息互聯互通機製,多個(ge) 改革經驗做法獲得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批示肯定,多個(ge) 創新做法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誌簽批,一大批改革報道見睹國家級、省級主要媒體(ti) 。
通過全市上下共同的努力,亳州市各領域改革多點突破、多點開花,在民生、營商環境、社會(hui) 治理、黨(dang) 的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領域創新實施了一批高質量的特色亮點改革,為(wei) 高質量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色添彩。
一、實現群眾(zhong) 幸福生活底色更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亳州市始終聚焦群眾(zhong) 所需所盼,堅持“小切口”惠及“大民生”,用心用情用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民聲呼應,“一號”亳(撥)通即辦。深度推進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改革創新,先後整合155部政務服務類座機電話等投訴渠道,覆蓋446家市縣區單位,搭建“一號響應、一網通辦”的“民聲呼應、亳(撥)通即辦”一體(ti) 化服務平台,實現群眾(zhong) 足不出戶,一個(ge) 渠道解決(jue) 問題。17年來,累計受理訴求超380萬(wan) 件。二是政務服務“一鍵申報”,“碼上”就辦好。實施“一鍵申報”改革,依托“城市大腦”基礎能力和數據資源,以數據調取代替群眾(zhong) 手工填報,實現企業(ye) 群眾(zhong) 不需提交任何材料就能辦成事。截至目前,已實現市縣兩(liang) 級2965個(ge) 政務服務事項“一鍵申報”“智能申報”,事項占比56.1%。三是待遇領取“無感互認”,群眾(zhong) 免申“有感盡享”。創新開展城鄉(xiang) 居民領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補助“無感互認”改革,用數據共享應用的數字化手段解決(jue) 群眾(zhong) 領取待遇時“自證生存”的難題。這一創新舉(ju) 措全國領先,並在安徽全省推廣。改革實施後,全市已發放社會(hui) 保險待遇和惠民政策補助資金36.28億(yi) 元,群眾(zhong) 享受到“零跑腿”的待遇領取。四是“退休一次辦”一次就辦成。創新開展“退休一次辦”改革,將養(yang) 老保險待遇申領、醫保、公積金提取等多個(ge) 其他事項聯動辦理,減少申報材料26份、蓋章8次,辦結時限壓縮70%以上,目前已在全省推廣。
二、實現企業(ye) 發展環境成色更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亳州市不斷加大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力度,推動政府職能向減審批、強監管、優(you) 服務轉變,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改善。一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創新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對符合條件的惠企政策全部按“免申即享”方式兌(dui) 現。實現獎補資金企業(ye) “免申”、平台“智審”、資金“直達”,已累計上線“免申即享”政策1404項,通過平台發放獎補資金4億(yi) 元、惠及企業(ye) 9680家。二是經營主體(ti) 全生命周期一網通辦。以優(you) 化結構、激發活力為(wei) 導向,聚焦市場經營主體(ti) 誕生、發展、退出全生命周期,創新市場經營主體(ti) 開辦“集成辦”、轉型“一次辦”、注銷“快速辦”的一網通辦模式,為(wei) 市場經營主體(ti) “自由出生、健康成長、有序退出”營造便捷規範的營商環境。2023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場經營主體(ti) 6.21萬(wan) 戶,同比增長51.68%。三是全國首創“稅信通”聯合激勵機製。2021年,在全國首創“稅信通”聯合激勵機製,23個(ge) 政府部門聯合為(wei) A級納稅人推出40項激勵措施,包括下調貸款利率、優(you) 惠各類保費、優(you) 先發放政策獎補資金等,讓信用能“兌(dui) 換”真實的物質和精神激勵。2022年在全國稅務係統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調查中位居全國前列;連續三年納稅指標在省對市營商環境考評中全省領先。四是推行工業(ye) 項目分幢登記,不斷釋放工業(ye) 企業(ye) “沉睡”資產(chan) 。推行工業(ye) 項目分幢登記,工業(ye) 用地上房屋可以辦理一本或分幢辦理多本不動產(chan) 權證,釋放工業(ye) 企業(ye) “沉睡”資產(chan) ,提高工業(ye) 企業(ye) 貸款的靈活性及便捷性,有效解決(jue) 工業(ye) 企業(ye) 不動產(chan) 抵押融資難、貸款難問題。
三、實現社會(hui) 治理水平特色更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完善公共安全應急響應體(ti) 係。”亳州市在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方麵不斷探索,打造出多個(ge) 亮點品牌,讓群眾(zhong) 安全感“看得見、摸得著”。一是建立“一鎮一委一站”城鄉(xiang) 基層火災防控組織架構。創新建立“一鎮一委一站”城鄉(xiang) 基層火災防控組織架構,實現了“四有”,即有策議事、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錢辦事。經驗做法得到了應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該做法已在全省推廣。二是數字“全域感知”賦能社會(hui) “智”理。堅持用數據說話、決(jue) 策、賦能,激發“全域感知”數據價(jia) 值,構建以“城市大腦”“數據中心”為(wei) 載體(ti) 的新型基礎設施智能管理平台,建立匯集112.41億(yi) 條數據的15個(ge) 數據庫,調用次數超61.02億(yi) 次,廣泛應用於(yu) 營商環境、民生熱點、城市管理等多領域創新場景,讓群眾(zhong) 盡享“數字紅利”。三是公開電話號碼情係基層。麵向社會(hui) 公布了81位市縣負責同誌手機號碼,完善“清單+閉環”工作流程。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帶頭接聽群眾(zhong) 和企業(ye) 來電,已交辦群眾(zhong) 來電反映訴求1.95萬(wan) 件,辦結1.91萬(wan) 件,其中群眾(zhong) 表示滿意和理解的達到93%。四是築牢防溺水多維立體(ti) 防線。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傳(chuan) 統“人防+物防”的基礎上,強化數字賦能,發揮警用無人機、AI智能視頻監控和警報係統等“技防”支撐作用,築牢多維度立體(ti) 化全方位防溺水工作防線。共建設防溺水監測預警係統監控點位639個(ge) ,全市溺亡事件起數、溺亡人數同比大幅下降80%和87.5%。
四、實現黨(dang) 的建設工作本色更純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以我們(men) 的政治優(you) 勢來引領和推進改革,調動各方麵積極性。”亳州市以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堅持用黨(dang) 的建設成果服務一方百姓、潤澤一方土地。一是紀檢監察協作區建設領跑全國。2018年,為(wei) 解決(jue) 鄉(xiang) 鎮紀檢力量薄弱、“熟人效應”明顯等問題,亳州市堅持不增加機構、職數、編製,每4至5個(ge) 鄉(xiang) 鎮(街道)設立1個(ge) 協作區,全市全覆蓋建立26個(ge) 協作區,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一線、向群眾(zhong) 身邊延伸。累計處置問題線索8760件、立案2393件。趙樂(le) 際同誌多次給予批示肯定。二是深化“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提升組織生活質效。創新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即每月10日組織黨(dang) 員講一次“微型黨(dang) 課”、看一部警示教育片、每季度參加一次社會(hui) 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黨(dang) 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組織生活質效。已連續舉(ju) 辦六屆“全體(ti) 黨(dang) 員講微型黨(dang) 課”比賽,登台授課黨(dang) 員累計50萬(wan) 餘(yu) 人次,受眾(zhong) 356萬(wan) 人次;製作警示片74部,黨(dang) 員集中觀看470多萬(wan) 人次。三是打造“黨(dang) 建領航·益企蓬‘亳’”品牌。製定《“黨(dang) 建領航·益企蓬‘亳’”項目服務清單》,建立ABCDE類名錄,25家市委非公工委成員單位,量身定製惠企政策項目清單100條。舉(ju) 辦“黨(dang) 建領航·益企蓬‘亳’”惠民惠企優(you) 環境服務集市活動,41家涉企單位集中“擺攤”,現場提供138項特色項目“一站式服務”,助力非公企業(ye) 黨(dang) 建強、發展強,該做法在全省推介。
五、實現三農(nong) 領域改革亮色更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迫切需要改革增動力、添活力。”乘著新時代的東(dong) 風,亳州市各項涉農(nong) 改革順勢而行,點燃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新引擎。一是“一戶一塊田”改革全國領先。2013年夏季,率先全麵啟動戶均“一塊田”改革,又先後探索出全村“一塊田”、全村“兩(liang) 塊地”、“一村兩(liang) 作區”等改革模式,破解農(nong) 村耕地“細碎化”難題。“一戶一塊田”改革獲得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改革開放40周年40案例,相關(guan) 做法在中央改革辦《改革情況交流》刊發。二是實施“秸稈變肉”工程,促進一二三產(chan) 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養(yang) 殖傳(chuan) 統、交通區位、秸稈資源等優(you) 勢,下大力氣做好“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在全省率先開展“秸稈變肉”工程,通過組建“牛專(zhuan) 班”、備足“牛用地”、啟動“牛賽道”等一係列工作機製,促進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2023年上半年,亳州市肉牛規模養(yang) 殖場276個(ge) ,增長46.4%;肉牛存欄10.9萬(wan) 頭,增長28.4%;出欄6.2萬(wan) 頭,增長70.4%。該項工作獲省委主要負責同誌批示肯定。三是構建“企業(ye) +職業(ye) 農(nong) 民+農(nong) 戶”三位一體(ti) “股權聯盟”新體(ti) 係。通過引進全國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示範帶動,構建“股權聯盟”體(ti) 係,凝聚企業(ye) 、職業(ye) 農(nong) 民、農(nong) 戶三方力量,形成“資金、技術、土地”三種生產(chan) 要素優(you) 化配置、資源互補的股權架構,實現地權變“股權”、農(nong) 民變“股民”、工廠變“職場”,形成“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企業(ye) 增效、農(nong) 業(ye) 增值、農(nong) 村增益”的多贏局麵。“股權聯盟”實施以來,實現畝(mu) 均增收165元,平均年節支增收650餘(yu) 萬(wan) 元。
近年來,亳州市從(cong) 小切口出發,還推出了“普惠金融示範區”、食品安全“兩(liang) 個(ge) 責任”、“亳州老鄉(xiang) ,請您回家”助力青年學子創業(ye) 、“1234”醫保服務模式、“執行110”、工業(ye) 項目“四證齊發”、營商環境問題“碼上監督”、“民聲呼應·暖心走訪”等改革創新舉(ju) 措,從(cong) 方方麵麵激發出改革活力,助推經濟社會(hui) 發展,形成了改革、發展、穩定的良性互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亳州市將堅持用好全麵深化改革這個(ge) 關(guan) 鍵一招,把握時與(yu) 勢,匯聚智與(yu) 力,不鬆懈、不停步、再出發,以無比堅毅的改革意誌、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奮進在新一輪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的“春天裏”。
友情鏈接: